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耘 《瞭望》1988,(42)
在开放改革的大背景下,当前的文坛,真可以说是个多元竞争的文坛。各种各样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在这个如花似锦的文艺舞台上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从总体上看,这无疑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种文学现象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些主张怎么舒服就怎么写的人陆续写了一些纯属表现个人特殊感受,不但与广大群众的冷  相似文献   

2.
敬畏小草     
几个小孩在秋天的草地上玩耍,一个小孩说,小草真可怜,只能让我们踩在脚下;一个小孩说,小草太软弱,揪它也不发脾气;一个小孩说,小草就是小么,哪有我们人强大呢。玩着玩着,他们便点起了火,看着一大片金黄色的草地慢慢变成了黑呼呼的土地时,几个小孩子竟然拍着手欢叫起来。  相似文献   

3.
刘家驹 《各界》2014,(6):59-61
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书,目前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出版计划已得到总政宣传部的批准,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的一天,在海城县牛庄公社,一个小孩吃苞米时把苞米粒呛进了气管里。小孩紫胀着脸,一阵接着一阵剧烈地咳嗽,当送到医院时,发紫的嘴唇不再抽搐,僵直的四肢不再乱挥,软瘫地耷拉下来——小孩窒息了。这时,只见一个大夫俯下身去,捏住小孩的鼻子,嘴对嘴地向小孩口腔里吹了十几口气,这十几口气竟象仙气一般,使已经窒息三分多钟的小孩又缓缓地反馈出了一点气息,接着又慢慢恢复了有规则的自主呼吸,青紫的嘴唇和脸色开始出现红润,“哇”地一声哭叫,小手又乱挠起来。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4日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团队力压其余十几位买家,以2816.5万美元(约1.72亿元人民币)轻松拍得毕加索创作于1950年的人物肖像作品《两个小孩》.1948年毕加索刚刚完成了他的名作《和平鸽》,因此《两个小孩》也被许多媒体认为是他巅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唉,法院办案真难啊!” “就是么,某些领导干部今天写个条子,明天打个电话,叫咱们怎么独立审判!” 在平日的采访中,记者时常听到一些审判人员这样抱怨。 对于这个问题,究竟应当怎么看?日前,记者走访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成乐。 并非想象中法官那种冷峻、威严的神态——王成乐身穿便装,胖胖的脸庞带着微笑,显得温和、憨厚。只有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现出法官的深沉和机敏。他今年57岁,从1948年起就从事政法工作。1973年调到省高级人民法院,曾任刑一庭庭长、司法行政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院长等职;1983年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7.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小说《平凡的世界》怎么看不出好?”我和他们一样,更多的时候安于读者身份.早听说《平凡的世界》拥有大量读者,且深受喜爱,那这些新读者怎么回事? 猜测他们觉得不好的原因—— 篇幅太长,路遥追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小说写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发生在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整部小说都在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的变化.是真正地,贴着地面写,这样写好不好?  相似文献   

8.
我的朋友是一个书画爱好者。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好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用板桥体写的四个大字:难得糊涂,下面并标有座右铭三个小字。 我单刀直入地责问他怎么好用“难得糊涂”当座右铭?他说:“糊涂”,并不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无  相似文献   

9.
周原 《瞭望》1986,(26)
杜甫在《石壕吏》中写的“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和《水浒传》上多次提到的孟州道,指的都是现在焦作市属的孟县。从古诗的记载来看,以前这里可能是个颇为荒凉的地方,要不孙三娘怎么敢坐在十字坡前,卖人肉包子呢? 孟县在一九五八年曾有过“小麦王”的称号,现在它的小麦产量还比较高。但它是个高产穷县,一九八○年全县平均每人的纯收入才只有一百二十元。一九八三年孟县的农业才开始改革,改革当年见了成  相似文献   

10.
还其人之道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在鲁国做官。当他受命治理亶父这个地方时,很担心鲁国国君听信小人的谗官,使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施政方针行事。于是在赴任前向国君辞行时,他请求鲁君派两名亲信官吏,同他一起到亶父去。宓子贱到了亶父,召亶父的官吏前来拜见,让那两个随他一道来的国君近臣做记录。两个人刚要写,宓子贱便从他们旁边拉扯他们的胳膊。两人怎么也写不好字,宓子贱便大怒。两个官吏  相似文献   

11.
贾珍居丧     
山阿棉 《各界》2013,(7):78-79
《红楼梦》多写居家琐事,怎么吃饭,用的什么筷子,谁和谁一桌吃,都有讲究。也写了几件大事,除了贯妃省亲,就是两次丧事,婚事反倒写得草草。为什么这么大张旗鼓地写丧事呢?因为丧事在古代特别隆重,历时久,排场大,花钱跟烧钱一样,  相似文献   

12.
多读勤写     
新的时期,新的任务,新的职工队伍,要求企业政工干部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读会写,则是基本要求之一,很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多读勤写,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都是强调读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写的重要意义的。鲁迅先生说:“文章怎么写,我说不出,因为自己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说他的写作也“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可见读和写是紧相关联,互为条件的,而读写的第一个环节则是读,多读书是写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嗐摸个啥哟     
阅历大概是注意力的指南针。我在读韦君宜的《思痛录》时,对她的丈夫杨述特别注意。她说杨述青年时代下笔千言,“但是,到后来他在党内工作的时间越长,地位越高,写东西便越来越谨慎,文字也越来越短,思想越来越不放开了。”怎么会不放开呢?因为他习惯于“摸精神”。摸到精神以后就按所摸的来行文,不越雷池一步,文章“索然寡味”。韦君宜说得这样严重,也许有亲者严的成份在里面,然而韦君宜所说的地位越高越写不出好文章的现象则是大量的。“文革”前,我就有那么一位同杨述地位旗鼓相当的顶头上司——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的副部长。我们小青年常在背后议论他不会写文章。中年的同志说他会写:“不会写,50年代怎么当省报总编?”话虽在理,可我们总是见不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来信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下雨天,生产队里开会。一个缠过足的老太太一颠一颠地走到我面前,悄悄地问我:“你会不会写字?”这问题问得奇怪,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可能不会写字。不过看老太太问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那么,你会不会写信?”我又点点头。老太太的眼睛一亮,有点迟疑地问道:“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她说着,从大襟上衣的胸口里拿出两封捏得皱巴巴的信,“我儿子写了两封信来,我想给他回个信。你帮帮我,好吗?”这样的要求,在我是力所能及,我便答应了她。老太太的儿子在外地干活,写了两封信给她。两封信相隔有半年,写得很简短,内容只是  相似文献   

16.
程青 《瞭望》1998,(Z1)
七十不改其乐●程青撰文曾任《世界文学》主编的高莽可说是个全才,他不仅能译、能写,还擅画。有个关于高莽的笑话,一位读者写信给《世界文学》编辑部,说中国这么大,你们怎么找个画家当主编?其实从四十年代起,高莽就开始翻译和研究俄罗斯文学和艺术,他用“乌兰汗”...  相似文献   

17.
张锋 《侨园》2013,(2):72
年终岁尾,不少单位要写年终总结,可有人并不愿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只是为了"交差"。"交差"现象林林总总,不外乎以下几个类型:一是照本宣科型。上级怎么说,下级就怎么干,看似对上级精神"认真落实",实际成了照本宣科的"交差"。二是明哲保身型。不少人信奉明哲保  相似文献   

18.
小孩对人,有一种简单而基本的两分法:好人还是坏人。比如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一个陌生角色,首先就要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当看到诸如武松遭陷害,关公走麦城,三毛进了巡捕房,岳飞上了风波亭,总之坏人气焰嚣张,好人岌岌可危之时,就不免要缠住大人喊叫:“解放军叔叔怎么还不来啊!”解放军叔叔真是好样的,他们济危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来信     
张扬 《党政论坛》2008,(2):46-47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中国历史上无法省略的一个镜头:1978年12月的一天,在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一间破草屋里,副队长严宏昌正在主持一个秘密会议。在昏暗的煤油灯下,21个农民面对一张契约,18人郑重地按下指印,3人盖了私章。契约上歪歪斜斜地写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这份“大包干契约”,现存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农村的伟大改革,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