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中国在联合国建立及当前改革中的作用和责任卞晓鹏今年10月24日,联合国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国际社会要求顺应未来发展之趋势,对联合国锐意改革,以反映国际政治新态势。联合国的改革势在必行。回顾一下中国对联合国建立的历史作用,谈谈对它改革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人类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种新秩序的建立又需要一个怎样的联合国?为此,联合国于2000年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 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此次盛会中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江泽民主席提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形势下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并提议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第22个国际志愿者日,上午,由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共同主办的“迎奥运,促和谐,做志愿者——中国2007年国际志愿者日庆祝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寄语中国2511万注册志愿者,中国志愿者代表还向全社会发出了“服务1小时”的倡议。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孕育并成就了联合国这一战后最大、最有影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在联合国的成立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联合国的成立为战后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分歧的机制和场所,而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也自此取得了为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5.
3月5日,国际狮子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国际狮子日”活动。600多名狮子会成员出席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到会发言。 国际狮子会会长卡吉特·荷布南南德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狮子会与中国合作开展的“视觉第一中国  相似文献   

6.
最近,联合国改革成了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2004年9月23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联合国的改革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提出"联合国目前已经处在关键的岔路口",并将2004年命名为"联合国改革年"。五十余载改革路联合国改革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联合国成立后不久,改革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7.
10月12日,在华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并观摩了即将于本月赴海地执行任务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训练。中国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在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培训中心会见了安南,并介绍了中国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情况。杨焕宁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重视并支持联合国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指导下,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正在培训更多的合格的维和警察,时机成熟时,将向现有和未来的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遣更多的维和警…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处主任艾罗、朕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常驻代表兼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贺尔康及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驻华使节。朱副总理就中国的减灾工作及减灾国际合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艾罗、贺尔康等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秘书长、副秘书长和日、德国家领导人对开展这一活动,在联合国1990年1—2月出版的英文刊物上发表了以下看法。一、联合国 (一)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发表了题为“国际减灾十年向联合国挑战”的文章,向全世界发出号召。他指出: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世界环境日因此被联合国确立。联合国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唤起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政治上提高各方对环保事务的重视并采取环保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琪 《人权》2010,(2):54-59
在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方面中国虽然是一个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自1988年中国正式改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立场以来,中国做出了日益增多的贡献,这一点受到了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本文拟就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立场、其60年来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纽约时间8月8日,在台湾当局的唆使下,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第56届联大审议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妄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公然践踏,更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无可争辩的事实。30年前,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在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区域间犯罪与司法研究所自1988年以来,先后在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有关受害问题的国际调查(中国1993年参加了这项调查),得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结论,对国际预防犯罪的对策和警察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调查报告撰写出来后,本文作者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出版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相关英文调查报告,从受害问题、报案率、未报案原因、对警察的满意程度、对违法犯罪的担心、家庭防盗方面的预防措施、对刑罚的看法等7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4,(5):31-31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8月28日高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此举表明:中国正在加快立法进程.保护日益庞大的海外人员群体的安全。保护我国公民人身安全已经成为我们批准国际条约和加入国际组织时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3年2月1日至5日,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第四次“国际减灾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150余名代表,除22名科技委员会专家和8名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外,还邀请了23个国家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代表及13个联合国有关机构、政府组织的代表,印度政府派出66名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中国国际减灾  相似文献   

16.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减轻干旱风险国际研讨会6月27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共同举办的减轻干旱风险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主任萨尔瓦诺以及来自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联合国机构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期间,各位专家和代表针对干旱减灾国际、区  相似文献   

17.
王成 《民主与法制》2010,(16):41-43
2010年6月29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高票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这一权威国际司法机构中的首位中国籍女法官,填补了中国籍法官史久镛辞职后出现的空缺。  相似文献   

18.
许厚德 《中国减灾》1999,9(3):58-60
1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防灾的收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2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认为确定国际减灾日主题并组织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各行各业民众的减灾意识,使他们能够抵御他们的国家和社区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每年不同的主题,组织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地方的减灾能力,以及增强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广大范围对减灾的承诺。每年的主题活动在当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达到高潮。1999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日全球统一是10月13…  相似文献   

19.
国际     
《时事报告》2013,(1):61
巴勒斯坦获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2012年11月29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以138票赞成、9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联大决议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民恢复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6,(2):F0003-F0003
2005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联合国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殖民主义,推动裁减军备,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现在联合国活动范围几乎涵盖了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成为世界上有广泛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