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下岗和再就业,是当前国企改革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思想疏导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环节。怎样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三到位”。 1.下岗失业不失志的思想疏导要到位 下岗了,失业了,但不能失志。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不但对自己的再就业无济于事,反而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给  相似文献   

2.
邓瑾 《公民导刊》2004,(5):13-15
有失就有得,但这个“得”不会“从天而降”,奢望“天上掉馅饼”的人是永远不会有这种“得”的。罗江南说得好:“下岗是残酷的,但我们不能选择。”面对下岗。将下岗视作新的起点,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罗江南用自己下岗、再创业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绚 《当代广西》2005,(13):40-40
下岗失业对流动党员是个非常大的转折,难免会产生思想波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不稳定情绪。针对流动党员的这种情况,要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变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下岗不失志,企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有进行改革企业才有出路的大道理。平时,在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时,要热情接待这些流动党员,还要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组  相似文献   

4.
改革震撼着每个下岗职工的心。许多人丢掉铁饭碗后,陷入迷茫与失落的空间。而她并没有因此彷徨,她变压力为动力,下岗不失志,实干铸就人生的辉煌。她就是固始的女强人,县人大代表、固始添源酒业饮品厂厂长刘学芳。1989年,刘学芳下岗了,丢掉了端了20年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5.
当个称职的“官”,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当个下岗失业人员的贴心人,让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通过自己的工作去体现;当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公仆,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杨晓光  相似文献   

6.
陆海燕 《半月谈》2005,(9):46-47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用这句话来形容刘丽华最合适不过。十几年前.下岗失业的她用50元钱创办吉林市船营区华丰塑料厂。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十几年后。当初的下岗女工己经成长为一个自信自强的女企业家。刘丽华用勇敢和坚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我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于2003年底下岗,至今尚未安置工作。目前,我想自己搞点经营活动,不知能否享受哪些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读者:李某李先生: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们结合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一起答复如下:一、国家规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显著的转变,企业富余人员下岗问题日益凸现在我们面前。今年初,我们就此采取访谈和问卷形式,对下岗职工心态作了多层面解读。下岗心态面面观武义全县有一定规模的76家国有、集体企业现有职工10206人,其中下岗职1017人,占职工总数9.9%。调查中发现,对下岗泰然处之的不到20%,80%的下岗职工认为自己下岗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走向社会,重新就业,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善待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也要善待自己。因此,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善待下岗职工,下岗失业人员也必须努力改变择业观念,调整心态,积极自谋职业,开创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王云霞同志是潢川县九届政协委员,现系个体“王牌车行”经理。5年前潢川县塑料厂下岗女工王云霞,下岗不失志,逆境求生,白手起家创办了“王牌车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短短5年,迅速发展为拥有流动资金30多万元、年销售额98万元、年创利税6万元的豫东南...  相似文献   

11.
这并不是一个凭空杜撰的话题,而是当前又一个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掀起后与另一个时髦的名词“职工下岗”经新闻的结合而产生的思考。《雷锋战友下岗后》(见1998年3月8日(经济日报行版)一文报道:河南邓州市有560名曾“和雷锋一起Xi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雷锋先进事迹”的“雷锋战友”,陆续退伍后“处处事事以战友雷锋为榜样,传播实践雷锋精神”,被人们誉为“编外雷锋团”。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经历了下岗、失业。再就业,在考验面前,他们不失军人本色,无愧于“雷锋战友”这一称号。乍一看文,的确应理解为…  相似文献   

12.
【人物检索】池念群,女,50岁,原福建省通信广播工业公司职工。下岗后,四处找工作,当过小工,干过杂活,也曾自己开过毛衣加工店,现为福州市晋安区茶园街道环南社区专职党支部书记、"春风行动"联络员。1993年,在同一单位的丈夫下岗了,他下岗后在社区为居民修理家电,上门安装水电等,收入极不稳定,此时我暗自庆幸,自己保住了工作。时间来的太突然了,因单位不景气,1994年3月我也下岗了,当时我刚满40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失业、下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面对严重的失业、下岗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一些学者的见解引起了笔者对一些问题的深思:1、失业、下岗产生的都是负效应吗?2、能否把失业、下岗归咎干科学技术进步?3、失业是改革的结果吗?4、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我国失业、下岗问题之根本吗?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失业、下岗产生的都是负效应吗?根据经济学家胡鞍钢的统计显示,199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589万人…  相似文献   

14.
谈自重     
所谓自重,简单说,就是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古话说:“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可见自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要一生遵守的底线。因为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共产党人自当有更严格的自重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下岗后,靠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创办了电讯公司,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安排了10多名下岗待业人员,请看——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近来笔者有机会到我省部分下岗职工较多的国有企业与下岗职工座谈,听他们述说自己下岗的种种原因,其中,还有他们的焦虑和呼声……  相似文献   

17.
我看到一些报纸、刊物刊登一些令人鼓舞的信息:×××下岗后,收入已达几十万元;×××下岗后,成了大款;我也听到广播电台不断播放令人羡慕的消息:×××下岗后成了大老板,令人刮目相看;×××下岗后挣了不少钱,出国旅游去了;我也看到一些电视台不断播放令人高兴的喜讯:×××下岗后发大财,开办了自己的工厂,等等。 通过把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关于下岗职工的信息、消息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得出一些概念性的结论:职工下岗准能发大财,谁想发财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7日,对于夫妻双双下岗六年,靠出卖体力维持生活的巴图一家来说,是家庭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这天,他们拿到了开行内蒙古分行4万元的下岗贷款,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因下岗无收入保障,困难时100元钱都没人敢借给他们,一下子能拿到这么多的贷款,他们激动得哭了。4万元贷款,意味着他们下岗失业艰难的生活从此结束。巴图再不用去摩托修理部打工了,凭他的技术,可以自己开修理部养家糊口,妻子也不用去洗衣店打工挣钱了。巴图是开行内蒙古分行实施社会瓶颈领域——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首位获得者,象他们这样因企业转制夫妻下岗的家庭很多…  相似文献   

19.
《湖北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发表了《雷锋是否也该下岗》,笔者对此提一点商榷意见。人们的观念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和洗刷,思想不断更新,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成果之一。然而,在对待“下岗”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认为,下岗是对自己个人价值的否定,是单位领导对自己个人能力的否定,有的甚至认为是“好人没有好报”。其实,下岗,从改革的深层次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的一种进步。首先,下岗是科学技术这个特殊的生产力进步的结果。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20.
人生有许多不如意,沟沟坎坎只要咬咬牙挺过去,前面就是蓝蓝的天。本文主人公章云英女士刚下岗时,也曾一度被迷惘和失落的心情笼罩着,然而她没有呆在家中怨天尤人。回想自己下岗两年来走过的路,她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