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台县是浙江省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农”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县以发展和谐生态村来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2005年初,在总结前几年村庄整治成效基础上,天台县提出了要从当年开始在全县农村开展以“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生态村建设。一年来,我县共投入资金3646万元,初步建成初级型和谐生态村36个,硬化村内道路29.4万平方米,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1.76万人,新增绿化面积38.2万平方米,拆除农村旧屋3.58万平方米。和谐生态村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2.
天台是全省25个欠发达县之一,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全县有597个行政村,其中339个村无分文收入。但就是这样一个山区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部署下,以“和谐生态村”建设为载体,以“三改五化”(即改水、改厕、改路,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到2006年底,已有110个行政村通过初级型和谐生态村验收,其中7个村通过省、市级小康示范村验收。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6,(12):66-66,F0003
诸暨市地处浙江省中北部,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总人口105.59万。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4.66亿元,人均GDP达到3753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7.19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7位。自2003年新农村建设工程开展以来,诸暨市按照“市级主导、镇乡主抓、村级主体”的工作思路,通过典型示范、先进引路,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强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共启动村庄环境整治的347个行政村中,有150个已基本完成整治,累计有17个村被命名为省、绍兴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个村被命名为绍兴市环境整治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名…  相似文献   

4.
2003年,衢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百千工程”)建设,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1012个整治村建设,并把其中109个示范整治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施这项工程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建设,发挥了这项工程在建设农村新社区中的“四个工程”“、四个促进”作用。百千工程作为“龙头工程”,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施“百千工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7):64-65
常山县是一个山区县。全县7镇7乡342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其中80%以上都在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农村公路落后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2003年,省交通厅在全省启动了交通“六大工程”。常山县政府当年就制定了乡村康庄工程实旋意见,加大政财投入支持通村公踏建设。2004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康庄工程提前两年即在2005年年底前达到省定“双百”目标,并及时制定了加快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两年来,在全县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条条农村公路尤如游动的飘带伸向全县各个角落。到2005年…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4,(6):29-31
建设美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安吉县率先探索、领先示范。2003-2007年,根据省委“千万工程”部署,安吉县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共完成202个行政村和1073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培育了29个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2008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187个行政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179个,创建覆盖面达到95.7%,其中建成精品村164个,12个乡镇实现创建全覆盖。省委夏书记多次对安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安吉再上新台阶。我们认真贯彻省委及夏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更高标准,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主要做法是:一、坚持五化五同步,不做盆景做风景。不做“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坚持大景区理念,变点上盆景为全县风景,促一时一地美景成市民生活常景。  相似文献   

7.
吴小曼 《新东方》2009,(5):24-27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2006年1月,海南省人大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要建成文明生态村。时至今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经在琼州大地星火燎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文明生态村”从一个全新的概念转变为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的“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8.
如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强基工程”建设?海安县委着眼新的实践,研究新的举措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全力推进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的“十村示范、百村先行、村貌整治”农村全面小康工程建设,构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局面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徐俊钐 《浙江人大》2023,(10):40-41
<正>“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这是20年前外省人士考察浙江村镇后的评价。“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这是现在的浙江。如今,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庄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农村人居环境测评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改变始于久久为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起,浙江省政府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相似文献   

10.
锐词     
《群众》2023,(12):72-72
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浙江启动“千万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06,(3):I0002-I0003
秀英区委结合该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区120个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了“一整治、一规范、一促进”主题活动。“一整治”即加强农村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文明生态村建设步伐,提高文明生态村质量,巩固和拓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一规范”即规范农村村务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3,(1):66-67
近年来,平阳县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突出重点精品区块培育,逐步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到2011年底,全县有14个行政村创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精心谋化2009年,平阳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优美乡村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江、两岸、三中心"的优美乡村行动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3.
李建新  吴坚 《今日浙江》2006,(17):21-22
省委书记习近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的这几年,是我省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最大、农村面貌变化最快、农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也是我省“三农”工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实践充分表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的攻坚工程、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工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与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完全吻合的,确实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工程的作用,体现了浙江新农村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昌江新建14个文明生态村和完善7个文明生态村,在2007年建成文明生态村全省率先取得过半的基础上,文明生态村建设又继续提速,共建成文明生态村119个,占全县总数的65%,受益群众11.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2.5%。  相似文献   

15.
义亭镇地处义乌市西南部。近年来,通过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农村环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了43个村的脏乱差治理、改水、改路、净化、美化等创建活动,其中有30多个村被评为市级以上“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生态村、绿化村。  相似文献   

16.
金华市自2003年实施百强农业龙头企业工程、5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农村新五保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五大”工程和千里清水河道整治、百库保安、绿色通道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等“五小”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策以来,特别是2006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实施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提升行动、生活宽裕富民行动、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村容整洁推进行动、管理民主构建行动等“五大”行动,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有力、部门单位协力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合力共建的新格局,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7.
刘宁 《今日海南》2006,(3):13-13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我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五年多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还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多年来,浙江广袤的城乡大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农业和农村工作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活力.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顺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思路政策,确定总体布局,推进工作部署.至2007年,经过5年的努力,对全省10303个建制村进行了整治,并把其中的1181个建制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在此基础上,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作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  相似文献   

19.
孙占民  葛岭 《今日浙江》2003,(20):16-17
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是一项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当生态立省的蓝图已经绘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的号角在浙江大地吹响之时,德清县按照“村美、户富、  相似文献   

20.
吴康 《政策瞭望》2006,(9):35-36
开展村庄整治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部署以来,通过县委、县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庆元县村庄整治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到2005年底,庆元县累计启动建设示范村9个,环境整治村90个,完成示范村建设5个,基本完成环境整治村46个,村庄整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314万元。村庄整治建设使欠发达地区农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