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碑     
“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有这样一段感人的事迹:登封市人民为表达对任长霞同志“打恶除霸”的感激之情.要在登封市嵩山广场为任长霞立“功德碑”,任长霞闻讯立即赶到广场制止,群众又执意将碑立在公安局内。等送走立碑群众后,任长霞就立即叫民警把碑拆了。群众发现后动情地说:“任局长虽把石碑拆掉了,可她拆不掉立在俺老百姓心中的口碑”。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14日20时40分,年仅40岁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在侦破案件途中不幸因公牺牲。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生于郑州;1983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曾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十大女杰”、 “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40余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学习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指出,全国广大公安干警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温家宝指出,全体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杨治安 《共产党人》2004,(20):51-51
党的好干部、公安一级英模任长霞.关心群众疾苦,打击黑恶势力,做了无数好事,登封市的老百姓感激她,特地刻了功德碑:“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要把它竖在市中心的嵩山广场上,任长霞赶去了:“立碑,那不中!”群众坚决不同意,石碑就立在公安局的背静地方,但群众前脚走,任长霞后脚就命令“拆掉”?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13日,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殉职一周年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0集电视剧《任长霞》。这部以任长霞事迹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任长霞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有读者来信说,在观看《任长霞》时,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任长霞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2004年4月因公殉职,年仅40岁。生前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女杰”、“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1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为何任长霞的离去令登封14万人哭声震天?为何观看《任长霞》让我们泪流满面、萦怀不去?  相似文献   

5.
霞映神州     
任长霞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她在人民警察的光荣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自己执法为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全国广大公安干警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清正廉洁,惩恶扬善,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全体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向任长霞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任长霞》,让我感动,让我思考,也让我长久地回味。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上任不久的任长霞看到一些公安人员因喝酒而耽误工作时,她便大声斥问:你配做公安吗?之后,她在动员群众揭发黑社会组织头目房聪的犯罪行为时,当面向乡亲们表示:“房聪的案子要办到底,老百姓要有一点不满意,我就不配当这个公安局长。”从斥问别人配不配,到衡量自己配不配,任长霞心里时刻想的是作为一个人民公安肩头的责任。配不配?问得好。登封公安局在任长霞的声声斥问中,“严警风,强素质,树形象”,工作时间喝酒的戒了酒,办案拖拉的不拖了,不愿碰硬的也都啃上了…  相似文献   

7.
赵继贤 《奋斗》2004,(9):7-7
任长霞自加入公安队伍以来,她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这一系列业绩的取得,源于任长霞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颜红 《兵团党校学报》2004,(3):F003-F003
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以来,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军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谈论这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女儿的感人事迹,表达着对这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的不尽哀思.  相似文献   

9.
这些天。人们都在被她的故事感动着、鼓舞着。也在为她的英年早逝悲伤着、祈祷着。任长霞。一个普通的名字。成为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本刊特约记者张大奎不辞辛劳。深入到任长霞的同事、亲人中间进行采访。了解到任长霞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鲜活真实、同样可歌可泣的亲情生活。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09,(10):8-11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 这些名字总让我们刻骨铭心,他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相似文献   

11.
为官一任,如何保持一个人民公仆的优良品质,成为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言道:“当官一阵子,事业一辈子。”我们不是封建官僚,而是人民公仆,当官,说到底就是为了百姓做事。“君自民间来,莫忘民间事”,当是一种本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做好人难,做官的要求就更高,做一个好“官”就更难。同样都是官,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铸就丰碑,历史铭记,人民赞颂;成克杰、胡长清、李真……昙花一现,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12.
任长霞,这位令人崇敬的公安局长的名字,随着新闻媒体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她那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动人心魄的感人壮举,足以使人们流下动情之泪。透过她的人生轨迹,最让人动容的是她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情”。 任长霞常说:作为党的干部,就“要肩负起党的重托,不负人民的信任”。为了践行这一诺言,她对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怒发冲冠,拍案厉喝。而对人民则柔情似水,  相似文献   

13.
在固始县,有一位深受民警和百姓喜爱的被当地老百姓誉为“贴心局长”的公安局长,他就是曾获得全国“任长霞式公安局长”称号的固始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杨久隆。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在破案途中因遭遇车祸不幸牺牲后,登封14万群众倾城为其送行“嵩涛阵阵哭长霞,颖水涟涟惜女杰”,她的先进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批示,要求全国广大公安干警和全体国家工作人员向任长霞同志学习。一位普通的基层公安局长,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衷心爱戴?因为她的辉煌业绩,更因为她身上那种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人之顶天立地靠人格任长霞把做人看得很重,把做人当成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她常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事事、处处、时时以人…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任长霞就是一个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她去世后,一个小小的县级登封市,竟出现了14万群众自发相送的动人场面:她去世后,一个基层公安局长,中央、省及全国政法、公安、工会等各行业各部门先后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关于社会公德方面的抱怨,好象人人都有不少牢骚,而且会马上举出一大堆实例来。然后不自禁地慨叹几声:“唉唉!雷锋不在了”、“孔繁森、任长霞有几个呀”,诸如此类。说的人往往慷慨激昂,听的人,都以为然。似乎对身边发生的这些事颇多无奈,也唯己独清……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真的扪心自问,这一切一切,果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吗?恐怕未必!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13日,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殉职一周年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0集电视剧《任长霞》。这部以任长霞事迹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任长霞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有读者来信说,在观看《任长霞》时,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任长霞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2004年4月因公殉职,年仅40岁。生前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女杰"、"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1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为何任长霞的离去令登封14万人哭声震天?为何观看《任长霞》让我们泪流满面、萦怀不去?  相似文献   

18.
王春晖 《廉政瞭望》2008,(12):16-17
他是长白山脚下偏远小县50多岁的公安局长,他没有轰轰烈烈、气壮山河之举,却获得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任长霞式公安局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从警28年来,谢少郁忠实履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公安事业,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人民警察爱人民的永恒丰碑。他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和证书,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被广大群众誉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任长霞式的好局长”。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时年33岁的衡阳市公安局预审大队长肖强因在侦破当地最大的黑社会性质团伙“张飞、幺七”案中荣立一等功,被破格提拔为耒阳市公安局局长。顺着这一功绩,肖强又获首届“任长霞式公安局长”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