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2.
解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德育工作缺失、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等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呈上升态势较快,并随之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行为的发生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广西宾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检察机关犯罪统计数据为参照样本,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现状和特点,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处理措施及相关刑事法律政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相关情况,可以找到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处理及预防机制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历史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重要责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以学校教育为龙头、民政层面的教育为平台、家庭教育为基础,把学校、民政、家庭三方面力量结合起来,从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才能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自我认识存在“盲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困区”及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通过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能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使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加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有助于创建农村和谐家庭,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宏观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即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律政策环境;人口迁移流动背景下留守儿童减量化措施所构成的制度和发展规划性环境;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解决背景下农村儿童工作特别是社区工作所构成的农村社区儿童工作环境;留守儿童问题及工作相关媒体宣传倡导所构成的传媒环境。针对上述4类环境及其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较大,已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数量已达到一半以上。由于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家庭结构及其教育功能遭到严重破坏,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行为规范等带来了一系列极其恶劣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率比非留守儿童高24.50%,违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12.73%,违法犯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10.99%,并已达到令人吃惊的12.54%。因此,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农民工问题副产品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由于儿童社会化机构的单一,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道德、学习、社会交往及安全等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拆除城乡二元制的樊篱,加强亲子沟通是其主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四川灾区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5.12汶川地震灾难之后,这些幼小的、原本就孤独的心灵中的阴影就更加挥之不去,创伤不知何时才能抚平。灾后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应通过借鉴国外灾后心理辅导等相关经验,对儿童和青少年加强灾后心理干预,来解决精神创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基层调查表明,农村中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留守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为、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依然有恶化的趋势。这些问题虽然尚不足以导致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理障碍,但已影响到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对此,一些学者和各地有关机构也提出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但从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看还缺乏说服力。基于对学校功能的认识和运用,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和拓展学校已有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建设和少团组织),来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家庭遗弃、监护不力、立法缺失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精神病患者滞留街头现象的出现,并由此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产生。消除该现象应以社区为中心,设立相应的救助安置、监管机构,同时还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力度,使人们对精神疾病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他们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化,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而且对于社会是否能良性运行,是否能早日完成现代化都有着重要影响。库利初级群体理论认为,家庭对于儿童个体社会化的进行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家庭结构残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和半缺失状态。这种现实状况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于存在的问题,应该构建一个能促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正常进行的社会网络支持体系。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的共同支持,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能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是青少年必备的素养之一。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有机结合的保障机制,设置独立教学推进课程建设,转换教师角色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家庭教育以保证青少年形成良好持续的媒介习惯等,都有利于青少年接受优质的媒介素养教育,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具有有别于其他青少年群体的特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隐患应引起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义务采取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国企青年员工流失率上升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国企青年员工流失,势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人员后备力量不足、核心机密泄露、形象受损等后果,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非常不利。国有企业应当高度重视青年员工流失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留住青年员工,特别是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青年人才,确保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行法律体系对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并不够。平等法治理念的缺失、城乡二元制度的存在等,造成其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因此必须在平等就业权、劳动条件权、社会保障权诸方面,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的法律构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制度不仅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培养新型干部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如制度设计缺乏人性假设这一理论基础,缺乏公平原则,缺乏法律制度作为保证,缺乏稳定性。建议加强制度化法律化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以增强制度的稳定性,改革高等教育以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完善农村引入大学生制度以增强制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