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子搜查是传统搜查范式的发展与延伸,其法律属性及定位已然成为刑事司法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形式与实质解释的框架下,电子数据搜查应当属于搜查的范畴。现有刑事诉讼制度中搜查规制的阻滞,致使电子数据搜查存在理论结构、制度体系、法律规制的漏洞,由此引发了公民个人权利保障与犯罪侦破关系的失衡。鉴于此,应将搜查规范作为认知电子数据搜查的逻辑起点,剖析电子数据搜查存在的规制缺陷,推进搜查相关理论体系、程序规则、国家义务的更新迭代,以适用于电子数据搜查。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任务,处理好公司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则是公司外部治理即国家治理的任务。规范这两种治理并确定其界限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法律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行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途径和依据。对公司运行中国家外部治理予以法律规制,在整体上就是要明确区分政府职能发挥与市场调节两者的作用,尊重私法自治,保障公司法人的独立性;要规范政府职能,发挥其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公司运行外部治理法律制度、公司管理人员股权参与制度、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权制度,合理规制公司运行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3.
范畴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发展的起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范畴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范畴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本质和关系比较准确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处理好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任务,处理好公司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则是公司外部治理即国家治理的任务。规范这两种治理并确定其界限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法律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行和完善国家治理的基本途径和依据。对公司运行中国家外部治理予以法律规制,在整体上就是要明确区分政府职能发挥与市场调节两者的作用,尊重私法自治,保障公司法人的独立性;要规范政府职能,发挥其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公司运行外部治理法律制度、公司管理人员股权参与制度、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权制度,合理规制公司运行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规制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政府规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规制活动的特点,分析规制与市场失灵的关系,探讨现代政府规制行为的动机目标,都是规制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后,提出应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建立合理的监管体制;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与创新等法律规制的措施,以期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动产相邻关系与地役权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正在制定的物权法中,不动产物权制度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相邻关系与地役权则是不动产物权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具有法学史涵的“地役权”改称为“邻地利用权”的科学依据值得商榷。在立法中,应当关注对不动产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立法体系设计。根据制度的价值判断和业已存在的制度设计,不动产相邻关系与地役权并存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而现行立法中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划分需要我们进行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军事行政诉讼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军事行政诉讼制度有无上,中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我国军事法学理论的主流观点是呼吁建立该制度。打破我国军事法学理论与行政法学理论长期割裂的局面,主张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发展脉络来解释和指导我国军事行政诉讼的理论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
书摘     
法学方法论原理李可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李可博士的这部著作至今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理论创新:首先,提出"法学方法论原理"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理论要素、关系、特征、结构和体系进行了剖析,是该著的概念创新。其次,全面分析和建构了法学方法论内在构造和理论体系的各种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是该著的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政党政治格局中,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从中国土壤中生长的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多党合作实践相结合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或两党制,而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是当前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关系到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关系到政党关系和谐,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如何回应西方政党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我们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维度、方法工具、深度广度、规范实证等方面孵育出我国自己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着力建构根植中国、影响世界而又逐渐成熟定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监管法是否具有的独立地位,是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以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关系研究为视角,对二者间的共性进行概括及二者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监管法的独立地位。市场监管法应当是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的、独立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监管法地位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基础,更是保证经济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具有独立性,从而使经济法的整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市场规制法非诉程序的定义、特点,以及规范市场规制法非诉程序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着力论述了如何完善市场规制法的非诉程序。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私法自治到国家监管的历程。当代金融理论和经济法理论为平准基金的设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我国金融开放和世界局势的多变,股市动荡将会加剧,平准基金立法不但不会增大“政策市”的影响,反而会使证券市场朝制度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是伴随国家(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适度干预而形成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体现着公私法相融合、国家渗透市场等理念,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国家和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经济法也正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的两重原因,确立了自己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逻辑基点和路径选择。现今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问题也正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如何反对就业歧视应得到经济法的关注,运用现代经济法的“市场调节(失灵)——政府管制(缺陷)”路径对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其进行治理根除,已经迫在眉睫.行政垄断存在双重违法性,其本质特征是行政权的膨胀和对私权的干预.行政垄断规制悖论的产生,理论根源在于经济法、行政法部门法划分理论上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调整范围上的重叠.因此在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时要坚持法律规制为主,系统监督和党纪监督辅助结合、反垄断法与行政法互相配合以及坚持结构、行为与结果认定行政垄断三原则,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中通过调整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范围的界定、调整行政诉讼法和宪法时抽象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以及建立行政垄断的责任制度来逐步根除行政垄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核心,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在市场规制法中援引私法中的诚信原则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因为该原则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精神"和无数利益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需求。在市场规制活动中从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层面规范市场规制行为、加强对政府诚实信用的建设对现代经济法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条款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我国《反垄断法》第4条是整个反垄断法的一般条款,指出以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必须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同时要完善宏观调控,妥善地处理好竞争政策与宏观调控各政策之间的关系。作为反垄断法的一般条款,它是反垄断立法和执法、司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关系的问题已成为诉讼法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诉讼法一直被看作是实现实体法的形式和手段,因而诉讼法的工具价值被视其根本价值,忽视了诉讼法的内在价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构成了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到“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国政党治理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政治化与政治的法治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特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当以法治与政治的统一性原理建构其理论基础。要以政治性引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其规范内容上体现先进性、规范目的上聚焦领导力、规范渊源上关照实践面。同时,更要以法治性补强以往党的制度建设的短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其概念的可通用性、体系的可衔接性、执行的可协同性。  相似文献   

20.
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断加强,但无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应忘掉,政府应依法行政,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应依法进行,甚至应将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纳入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