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青 《中国妇运》2014,(6):11-12
<正>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常青,是来自河南的全国"最美家庭"方秀云家庭的代表。90岁的方秀云是我的姥姥,她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儿媳,我是杨靖宇将军的曾外孙女。我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1964年,杨靖宇将军唯一的儿子、我年仅37岁的姥爷因公牺牲。从那时起,我的姥姥不仅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子女,更以严明的家风家教,教育培养孩子,使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诚实敬业,报效国家。听姥姥说,姥爷去世时,他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舅舅在姥姥腹中只有三个月。姥  相似文献   

2.
十年母子情     
巍巍大别山深处,在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革命根据地这片红色热土上,人们纷纷传扬着一群“兵儿子”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驻地一位孤寡老人的动人故事。 悠悠岁月,结下一段母子情 “好人啊!解放军真是好人啊!给我送吃的、拿穿的,有病送我去医院,  相似文献   

3.
靖宇陵园里安放着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戎装铜像,还设有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东北抗日联军由杨靖宇、李兆麟、周保中、赵尚志等人率领,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几乎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条件下,于白山黑水之间独立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4.
母爱深深     
离开家乡,孤身一人来到经济发达的广东,初到异乡,人地生疏。到处都是冷漠的面孔和听不懂的白话。在孤独、寂寞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哼那曲伤感而凄婉的《流浪歌》。这时,便会想起母亲,想起皑皑白雪的严冬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棉鞋那种暖暖和和的感觉。天下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牵挂出门在外的游子。记得第一次离开家门时我21岁,那是一个寒风刺骨、雪花漫天飞舞的日子,我背起背包走出村子,走过村外的麦田,突然听到母亲哑着嗓子喊我的乳名,转身看到在冰天雪地里,母亲手里捧着一包热乎乎的鸡蛋磕磕绊绊地向我走来。她…  相似文献   

5.
雕刻时光     
回想起来,我在2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零距离接触将军最多的一次,是衔命陪同10余位将军参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大观同——厦门同博苑。那天,将军们身着便装,安步当车,游园林,赏花卉,观鱼跃,听鸟鸣,兴致勃发。进入江南园时,将军们的目光被一幅大型砖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吸引住了,近前细细端详,久久注目,合影留念,不愿离去。其中一位我熟悉的凌将军走近来问我:“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我说:“作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俞有桂先生。”凌将军又问:“你认识他吗?”我说:“他是我朋友。”这话勾起了将军们的好奇心,纷纷向我打听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幸好我对俞有桂先生的情况还比较了解,不然就要在将军们面前出洋相了。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统一部署,5月18日至20日,监察司法委、人代选委、纪检监察组、财务处、信息中心5个党支部,赴靖宇县、临江市等地共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绍俭参加相关活动。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聆听"英雄杨靖宇最后的118小时"讲解,  相似文献   

7.
王奎章 《春秋》2009,(2):44-45
早就想写一篇为地瓜请功的小文,实在是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与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与我的生命,与我的家庭以及周围的人们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每每想起它,看见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地瓜情节.想起儿时围着锅台等着去喝母亲做的地瓜粥的情景,想起那些与地瓜有关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8.
3  连日阴雨绵绵、到处湿湿漉漉,只觉得心也找不到一片晴朗的地方。   夜里听着雨轻一声浅一声地敲打着窗玻璃,那声音就像催人在记忆里快快穿行的鼓点,午夜里独自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雨,远远的桔黄的灯光里雨幽幽怨怨地飘动着,我忽然想起翠叶跟岑海在另一个雨夜里曾说过的话:“我要是这赤条条来去无牵无挂的雨就好了 !”那个声音飘飘忽忽的,一定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磨蚀着她,很久远的一种磨蚀吗 ?那种久远跟她今天的恨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雨丝丝缕缕让我逐渐看到一些清晰,我在记忆的小路上沿着渐近透明的思路找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1940年2月23日,纵横东北大地、让日寇心惊胆寒的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在敌人重重包围下,终因弹尽粮绝,射出最后一粒仇恨的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殉国于白山黑水。牺牲时,他已断粮半个多月,只剩下孤身一人,却仍在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六年一月九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病重的消息在暗自流递。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面临着严重的关头。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爆发了。这是时代的狂飙,炸顶的惊雷。首都人民,为了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抬着挽幛,捧着花圈,汇聚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成了痛悼周总理的会场,成了向“四人帮””搏斗的战场。《天安门诗抄》就是这场伟大革命壮举  相似文献   

11.
近读一则轶闻,感慨颇多。有位名叫瑟&#183;威灵顿的将军,一次不慎跌入河中差点淹死,幸被一位士兵救起。将军非常感激地问这名士兵希望得到什么谢礼,士兵说,“只要阁下别把这件事说出来就行了”。将军很惊讶,问这是为什么,士兵说:“如果同志们知道我救过阁下,那我一定会被大家丢入河中。”原来这位将军平时专横跋扈,很不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2.
地处河南省桐柏山脉的竹沟镇,不仅山水如画,景色宜人,在这灵秀的土地上,更培育了许多英雄俊杰,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刘少奇、李先念曾在这里战斗,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从这里走向东北前线,被毛主席题词称赞“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功垂祖国泽被长淮”的青年将领彭雪枫也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这里还先后走出了4位国家领导,60多位省部级干部,100多位将军……  相似文献   

13.
赵湘子 《世纪行》2006,(6):5-1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每当人们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359旅。事实上359旅不仅是开荒的模范,还是一支敢于孤军万里深入敌后,富有革命英雄主义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1944年,359旅肩负党中央毛主席赋予的特殊使命,从延安南下广东开辟华南敌后根据地,在形势突变后,又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万里碾转回到延安。这次行动,被毛泽东称为我党的“第二次长征”。中共十六大代表,原黄冈行署副专员白水田,就是健在的参加过这次长征的359旅老战士。在黄州城区一座安静的小院落里,我采访了白水田。  相似文献   

14.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吉林省蒙江县(今靖宇县)壮烈殉国。56年后的今天,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代抗日名将,我们有幸采访了他当年的警卫员姜德洲。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柳河县驼腰岭镇的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我们见到  相似文献   

15.
三见洪学智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上将今年90寿辰,作为老将军故里的一名晚辈,总该写点什么。我想,还是把我有幸三次见到老将军,亲聆教诲及其对我的影响写出来,从中可见老将军对家乡、对晚辈的一片真情,那是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16.
高耸入云的长白山下,波涛滚滚的松花江畔,如今的吉林省白山市西南部,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靖宇县,因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得名。14年的抗日战争,要从东北抗联算起,东北抗联最悲壮、最惨烈的战斗,要数这里。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优秀的影片。它使我百感交集,倍受启发和教育。影片中那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久久地感染着我,震撼着我,教育着我,催我奋发上进。其中,战士薛凯华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有句名言说:“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土兵。”诚然,绝非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将军。而我们最可爱的战士薛凯华却一心想要成为真正的将军和元帅。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追求与向往!这从他的遗书中,会使我们更清楚地领略到。他在遗书中这样写道:“举目当今世界,眼花旺…  相似文献   

18.
备课卡片     
当心被优势“绊倒”勇敢的士兵一天,前美国海军总司令麦肯锡将军去探望他军校同学马歇尔将军,马歇尔此时已是陆军总司令麦肯锡说:“你知道我的海军一直被公认为是全世最勇敢的部队。我希望你的陆军也一样。”马歇尔当不甘示弱,表示他的部队也是全世界最勇敢的。麦锡就问他有没有办法证实一下。马歇尔随便喊住一路过的士兵,指着不远处一辆开动的坦克命令道:“给我过去,用身体拦住那辆坦克。”“你疯了吗?”士大叫:“我才不那么傻呢。”说完撒腿跑开了。马歇尔意地对他的老同学说:“看见了吧,只有最勇敢的士才会这样同将军说话。”…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25年前吧,舅舅买了一辆平把自行车。一有空闲,我就偷偷推出来,在打麦场上练习车技,一不小心,连人带车一头扎到麦垛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能歪歪扭扭地骑着它上路了。打麦场、乡间小路,到处留下了那弯弯曲曲的车辙。  相似文献   

20.
日前,我和女儿送婆婆到医院看病,单车就放在门口。约过了半小时,女儿发现单车不见了,我们母女俩急得到处乱找,当然是徒劳。突然想起天河立交桥是有名的赃车销售点,于是,带上车牌,和女儿直奔天河。5我们在立交桥下的档口转了两圈,未有结果,转到第三圈,终于见一个女人出来指了指一辆刚推出来的紫色女装车,我心头一振,即上前细看果不其然,就是我那辆车。女人开价120元,再减为10元,我不干,走到一旁看事态如何发展。不一会儿,一个男人看上了我的车,要推走,我急了,上前说这车是我的,并拿出车牌,“50元,不给我就叫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