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的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调查发现,QQ、校内网、网游热、美剧、恶搞、动漫、“韩流”、博客潮、拇指文化、“御宅”文化是目前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生存状态的直接体现,应关注这些流行文化现象并对其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2.
当代流行文化的盛行,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追随和消费,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对流行文化的内涵特点、流行大学校园的原因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弊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流行文化,发挥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广泛地进入大学校园中,成为校园流行文化的方向标。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深入探究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没有固定教室、自由选课的大学校园里 ,宿舍已成为大学生交友、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质量。通过分析宿舍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成才所产生的影响 ,来阐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主义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中,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主义倾向进行社会学实证研究,观察、了解大学生消费中的差异分化和文化内涵,可以深入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符号象征意义和消费欲望及内在的文化运作过程,进而分析探讨影响消费形态的主要因素,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新形式,已经风靡整个大学校园,大学生在交往中对手机短信的依赖程度已经丝毫不逊于书信、电话、网络等媒介。手机短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枝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课题。笔者对大学生手机短信的内容、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如今星座文化这一现代迷信在大学校园中日益流行,对高校科学理性精神的传播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对心理原因和外部原因的深入剖析,总结出大学生热衷星座文化的原因。高校应该完善心理支持体系,努力建设以崇尚理性思考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社会应该精心培育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主流文化和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潮流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变迁.这种演化和变迁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展示了青年大学生自主、自觉、自发的文化追求.从走向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知";从特征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从功能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适".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等复杂成长环境影响下,他们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探索出符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主流文化之外还有“亚文化”,主要包括教室文化、课桌文化、垃圾文化、寝室文化等亚文化形态,这些亚文化流露出了部分大学生消极颓废情绪,透露出了部分大学生的焦虑,但是更多地反映了大学生充满活力和意气风发的一面,对其锻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的人文素质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只要学校能够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这些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开放,各种文化思潮对青年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流行文化作为青年最关注和最关心的一种文化,正在对青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通过流行文化对重庆市大学生影响的相关研究,探索如何借助流行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短信作为崛起的“第五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短信文化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短信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不良短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短信文化的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趋利避害,提高大学生的短信道德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交往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大力提倡大学生短信文化建设,加快提升校园短信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开展短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和大学生教育的冲突与制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是一条庞大的经济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由其衍生出来的手机短消息 文化功能,给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信息传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校园文化空前活跃、丰富,并全 时空、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重视和研究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尤显紧 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的有关研究表明,青年人的思想最直接地受到他们所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的影响。它往往可以影响青年人对以后的事业、人生乃至对整个社会的看法。也就是说,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环境。 一、校园文化的特点适宜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其广义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包含学校的精神面貌,也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还包含学校的组织制度文化;狭义上是师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其当下性及新异性满足了大学生缓解压力、追求自我的差别性需要;同时,它也以其商业诱惑性刺激着大学生的假性需求,使大学生成为流行的俘虏而失去个性化与自由的积极意义。构建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参照系统和引导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具有时尚感的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流行文化或者摆脱流行话语隐性权力控制的主要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联系的日益深入,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渗入和传播,信教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导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既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大学生好奇心强、追求自我实现等内部心理因素。高校一方面应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应采取加强对大学生的无神论教育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文化李振远撰文对大学校园文化渗透与影响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契机是,90年代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想与价值观的重建.在这个背景当中,社会大众文化,人云亦云,没有信念,没有操守,大学生们更对此苦...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流行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新形式,已经风靡整个大学校园,大学生在交往中对手机短信的依赖程度已经丝毫不逊于书信、电话、网络等媒介。手机短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课题。笔者对大学生手机短信的内容、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正处于转型期,现代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新校区的景观规划。文中以盐城师范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规划中体现和表达教育理念,如何尊重基地自然环境、校园文脉来建立开放式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不断推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热并呈现持续升温状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分析了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选择和判断标准,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氖围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