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小康》2017,(26)
正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清单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等一系列文物管理创新之举尤为引人注目。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708万件/套、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摸清了"家底"。在这份长长的成果清单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等一系列文  相似文献   

2.
正黔府办函[2017]87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2013年至2016年,我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成立普查机构103个、普查人员3108名,投入经费2468万元,调查了全省36076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共登录文物143909件/套(共398290件),圆满完成了贵州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任务。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8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为切实加强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市政府同意,成立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07,(12):22-23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精神,在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07,(5):44-45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要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  相似文献   

6.
济南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南早在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聚居,地上地下文物古迹众多,内涵丰富。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次文物普查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为准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  相似文献   

9.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10.
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宁政办发[2013]9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省政府关于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苏政发  相似文献   

11.
青政〔2007〕61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普查目的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12.
国发〔200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岩画的发现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底,金沙江流域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三坝乡渣日村发现了岩画,1990年金沙江流域的中甸县洛吉乡发现岩画,1991年金沙江流域的丽江地区(现为丽江市)的虎跳峡发现了岩画。之后,两州市及有关县的文化文物、地方志、东巴  相似文献   

14.
<正>京政发〔2024〕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国务院决定从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并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23〕18号,以下简称《通知》)。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现就本市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掌握境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要求,省政府决定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工作的任务对我省境内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7〕27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并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好衔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精神,现就我省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文物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我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7.
正川办发[2019]6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12月2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部署,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对四川作为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的工作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普查对象分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两大部分。(一)文化资源。依据文化和旅游部有关标准,主要对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六大类资源开展普查。  相似文献   

18.
《贵州政报》2013,(8):4-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国家和我省文物保护体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6,(22):F0003-F0004
国务院决定在2006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经过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和全省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我省的农业普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全省农业普查工作一切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岑溪市在水汶镇石村发现了一座梁家围屋。它被当地人称为碉楼,属清末民初建筑,是岑溪市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围屋型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