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正处在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由以生产初级果品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生产高档果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现代林果业推进的关键时期。要理性认识当前新疆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市场风险,遵循林果业发展规律,用现代农业理念、市场竞争观念引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正处在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是以生产初级果品为主的传统林果业向以生产高档果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现代林果业推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层面全力推进特色林果业强区建设显得十分迫切。要坚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布局,完善政策措施,为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由于气候、水土、林果产品品种独特而丰富等方面的原因,自古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的优势就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水平迅速扩张,特色林果业市场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消费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基本形成。但是,面对现代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要求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市场体系的建设现状仍有较大差距,林果产品销售难、果农融资难等问题时有发生。解决这问题应着重从做好特色林果业市场体系规划、培育多元化市场销售渠道、全面力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现代涉农金融体系以及强化特色林果业信息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周斌 《实事求是》2012,(3):33-36
新疆林果业市场引导作用明显,市场运作空间巨大,产品的价值实现和增值及其产业链的延伸需要卓有成效的市场建设。但在林果业市场建设方面还存在市场观念滞后、先追求生产规模再追求经济效益、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林果生产被动地跟着短期市场行情调整、缺乏长远发展的品牌意识等认识上的模糊和观念上的误区。因此,要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思维引导林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新疆特色林果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实事求是》2009,(4):39-42
新疆丰厚的林果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是做强做大新疆特色林果业,增强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既要保留优秀的文化要素并发扬光大,也要注入新的文化要素并创新发展;既要克服传统绿洲文化影响,又要寻求新的文化发展和突破。政府应采取措施推进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文化建设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依托其本身鲜明的产品特色,市场前景光明。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科技生产水平较低,果农市场意识差,市场开拓能力低,果品质量下降,不注重品牌包装,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因此,要加强科技体系建设,为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做好保障;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高果农葡萄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产品加工企业建设,走企农结合产业化发展道路;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扩大市场影响,加强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7.
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由于种种原因,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市场主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创新市场主体功能组织模式;大力发展果农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和提高各类市场中间商的经营能力;尊重和提高果农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其市场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大大推动了石油、天然气、煤电等行业的发展,但目前新疆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却日显乏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困难重重。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新疆优势资源是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当前的着眼点应放在新疆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组织水平、产业升级等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新疆实施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正确可行的,这一战略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符合新疆发展实际,有利于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把提高和改善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确定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疆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疆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可以有效应对产业中高端发展水平不足,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进而不断增强新疆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满足全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做好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1.
推进新疆工业化进程,是新疆建设和发展中全局性、长期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新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条件,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体制和科技创新,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继续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构筑优势区域和扶植强势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改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工业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辽宁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企业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但辽宁企业创新绩效低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对外依存度较高,致使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主要任务,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惠晶 《兵团党校学报》2010,(4):32-34,41
从新一轮对口支援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新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央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举措,对于兵团发挥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兵团必须从思想认识、发扬兵团精神、内部管理、维稳处突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兵团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断巩固和发展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8):45-4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刘楷最近在《经济日报》上撰文认为,未来东北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战略值得关注,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加工深度和增值程度,促使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传统的绿洲经济是典型的一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省区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完成了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新疆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赛股份行业规模呈现跨区域性的迅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服务企业经济发展,凝聚企业精神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在中央举全国之力发展新疆和湖北对口援建五师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积极分析和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对策十分必要。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新赛股份公司,是一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近年来,公司"一主两翼和向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是新疆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新疆的市场环境、资源环境、地缘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建设农产品外销平台提供保障。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要开拓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华北在区的市场、以上海为中心建设辐射华东在区的市场、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地区的市场以及中亚和欧美市场。保障新疆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就要加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平台,提升流通设施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化经营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国家亟待开发和建设的重点地区,主要是基于:第一,新疆地域辽阔,发展空间广大,加快开发建设,是21世纪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带动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战略举措。第二,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通过开发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第三,新疆地域辽阔,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潜力巨大,通过大开发,可以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资金、技术和人才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第四,新疆具有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通过开发促开放.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经过两年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条件分析和评价,得出巴州具有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巴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认识到巴州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今后加快巴州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相机展开天山北坡经济带。从各地实际出发 ,规划好地区分工 ,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