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库尔德问题以其复杂性、尖锐性和国际性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以问题的第二大热点问题。它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全世界几千万库尔德人的命运,而且对中东政治局势、国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今年2月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PKK)领导人阿卜杜拉·奥贾兰被捕并于6月被判处死刑,使库尔德问题再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库尔德问题的由来库尔德人是中东最古老民族之一,是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中东第四大主体民族,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库尔德人历史上生活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即现今土耳其东部和东南…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库尔德问题是影响伊朗国内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中东动乱与冲突的诱因之一.作为中东地区四大主体民族之一的库尔德民族,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四国边境的交界处,至今仍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是典型的跨境民族.由于上述中东四国政府奉行不同的库尔德民族政策,库尔德人内部又存在严重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因而库尔德人要想建立一个跨境的库尔德斯坦国家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3.
黎以冲突与中东局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以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双方都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赢家。由于引发冲突的深层原因并没有解决,特别是作为阿以冲突核心问题的巴勒斯坦问题尚未解决,以色列与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的关系“摩擦与冲突是常态”,停火是脆弱的,冲突可能再次爆发。黎以冲突引发了多种矛盾,特别是刺激了伊斯兰激进势力的发展,使中东局势更加错综复杂。实力对比中的优势地位决定了以色列主导着阿以冲突的发展进程,因此以色列是解开中东乱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东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之一 ,阿以冲突是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和各种矛盾最为复杂的地区冲突之一。这里几乎汇集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利益冲突 ,包括民族的、宗教的、国家的和国家集团间的 ,涉及范围广 ,各种积怨深。正因为如此 ,中东地区和中东问题才成为人们特别关注和潜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有关研究中东问题的著述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殷罡副研究员主编的《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 0 0 2年 5月版 )是一部颇具学术和实用参考价值的著作。一《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全书共 40余万字 ,包括相…  相似文献   

5.
3、中东和平"路线图"。在布什政府民主改造"大中东"的构想和倡议中,如何解决以巴以问题为核心的阿以冲突虽然没有占据突出位置,却始终是其中一个不可也难以分割的重要部分。推动解决巴以冲突始终像一条"伏线",贯穿于改造"大中东"的  相似文献   

6.
库尔德问题是长期困扰中东多个国家的难题之一,其中土耳其库尔德问题尤为突出。鉴于中国国内对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深,本文对其历史演变不再赘述,而将重点探对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执政以来对库尔德的政策。这一时期,正发党的库尔德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承认的政治"、寻求突破与冲突再起阶段(2002~2009年);库尔德倡议的提出、实施与停滞阶段(2009~2012年);和平进程阶段(2013年至今)。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昔日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出现了和平迹象。今年5月,以色列工党在巴拉克领导下重执朝政,使长期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重现曙光,“中东和平进程”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一、阿以冲突的由来阿以冲突源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之间的领土争端。据犹太教的经典《圣经》记载,公元前1900—1850年间,希伯来人(今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家人来到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定居。大约在公元前129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从此首都耶路撒冷及规…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积极支持美国武力“倒萨”,并直接参加伊北部战事,欲借美国强势巩固和扩大其实力与影响,引起区内国家强烈不安。如果跨界而居的库尔德人趁乱谋取独立,势将改变中东地缘政治版图,并可能引发新的战事。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中东地区的库尔德问题也再度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伊朗和土耳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东而且对世界局势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颇为曲折,摩擦不断,但同时又不乏合作与联系。伊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相互猜疑但经济合作相对密切时期;争夺地区影响时期;短暂的蜜月时期;麻烦不断的建设性接触时期。两国关系时常紧张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难以相容;库尔德问题纠缠;争当地区大国的冲突;美以关系因素。两国保持合作与联系的动因是相互的经济需要;摆脱孤立的困境;解决库尔德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算起,已延续54年。其间还曾爆发三次战争。大国对中东的争夺是该问题产生并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核心。因巴以分歧严重,特别是美国偏袒以色列,不能公正调解,致使双方至今未能实现和解,  相似文献   

11.
阿以冲突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许多国家提出召开中东国际和平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企图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直接对话,即所谓“双轨制”政策。以色列提出,美国支持的“中东地区和会”建议也是为了上述目的。一些国家对地区和会有限支持,但阿、以双方在会议的形式和实质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中东和平的主要障碍来自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将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12.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中东和谈的重大问题之一.它是由阿以冲突造成的,双方都对难民问题负有责任.巴勒斯坦难民有权返回自己的家园.以色列企图逃避自己在难民问题上的责任,甚至不惜歪曲联大决议,以拒绝难民回归,其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持犹太国的性质,所以即使最左翼的以色列政府能够接纳的难民数也是有限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解决有待阿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东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阿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中东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东是世界上最富石油的地区,却是水资源最奇缺的地区。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和过度开采、污染及战乱等“后天失调”,使中东普遍存在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围绕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争论不休,矛盾尖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的水危机将日益严重。国际舆论认为,水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引发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4.
阿以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持续至今的中东热点问题.后冷战以来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中东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之争,也与大国插手有关,更是伴随贝都因人部落文化传承与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转型而至的混乱和动荡相融合的体现.在"平衡对抗"的原则下,父权制、劫掠与族仇,以及荣誉等部落文化一起构成了贝都因部落文化的主要内容.部落文化已经深深地渗入到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中,并成为其心理积淀,在当今仍然影响并制约着阿拉伯人,体现了阿拉伯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并在未来仍将发挥其文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东和会得以召开是世界格局演变与中东形势发展的结果.和会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中东和平已经到来,中东和谈要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阿以双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观点南辕北辙,不经过艰苦谈判,难以取得突破. 中东和会打开了阿以谈判之门,使阿以和巴以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中东战争的可能性大为减少,这次和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东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其重要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冯基华 《西亚非洲》2007,5(11):68-73
随着以色列国家的建立,阿以冲突成为中东热点问题和地区不稳定因素,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极大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此同时,以色列的政治发展也成为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学者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解读以色列的政治发展问题。现根据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作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东变局发生至今已有4载,它把阿拉伯世界拖入了漫长的"严冬"。4年来,中东政治生态、地缘政治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库尔德人的异军突起格外引入注目。库尔德人认为当前中东大面积动荡和地缘政治板块大变动可能是其面临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由此迎来"库尔德之春"。尤其是2014年夏天以来,"伊斯兰国"的突兴以及伊拉克陷入瘫痪,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似乎在即。虽然未来库尔德人能否独立建国还存很大变数,但他们日益成为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犹太人在地区并驾齐驱的五大主导力量,这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面对"库尔德之春"的到来以及库尔德人在中东开始扮演新的角色,中国对这一地区新兴力量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日益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8.
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以黎战争、2007年巴勒斯坦局势发生剧变后,中东逐步形成新格局.在原有阿以冲突以以巴冲突为核心外,中东出现了一连串的重要活跃力量:中东反美激进力量迅速增强;地区大国伊朗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增强,有填补美军在伊拉克收缩后该地区将出现的真空的意向;沙特阿拉伯愈显在中东的重要地位,是解决中东危机的关键角色;真主党在以黎战争中壮大;哈马斯在2007年巴勒斯坦局势剧变中壮大.它们形成不断变化的新的复杂组合.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在发生新的复杂变化.在新格局下,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要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19.
李秀珍 《西亚非洲》2007,28(6):27-32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卡斯特罗建立政权。这一政权对外宣布“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援各国人民的反帝、反独裁斗争”。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发展与中东的关系成为卡斯特罗的外交考量之一。古巴对中东的政策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在第三世界建立古巴的利益范围、增强对苏联的影响力的考虑。古巴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大致分为5个阶段。古巴对中东外交的特征,一是处理阿以冲突和中东问题的双重性;二是对于增加贸易量和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兴趣浓厚;三是在中东的行动处于高风险和多重限制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美国的制裁是叙美关系演变中最主要的破坏性因素之一。 80年代 ,在制裁的阴影下 ,受美苏争夺、阿以冲突 ,特别是黎巴嫩问题的影响 ,叙美关系以冲突与对抗为突出特征。以第一次海湾战争为契机 ,叙美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并在重新启动后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平稳发展。但美国行政当局与国会的对叙策略不尽相同 ,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在合作与制裁之间摇摆 ,其核心因素之一是恐怖主义问题。“倒萨攻伊”战争以来 ,叙美关系急剧恶化 ,制裁因素再度“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