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冯兰,李守经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①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如果农民问题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中国的根基问题。20世纪中期,土地改革掀起了中国农村第一次革命浪潮;70年代,安微凤阳吹响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第二次革命的号角;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安徽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一、在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下,把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把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搞对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的根本问题。这是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结  相似文献   

4.
李汉民 《广东民政》2010,(10):57-59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中央和国务院的一号文件,几乎都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李国华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推进,农业实现了从单一追求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乡镇“两校”吴玉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人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可以说,没有八亿农...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农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的调查中共四川省委党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如何理顺农民情绪,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四川省...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方针和农业政策,既是我国农业改革的前提,也是农业改革的起点。在中国农业改革中,农业生产责任制功不可没。一、农业生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农村一次深刻的革命,是继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它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首先,在农业生产责任制下,农村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经济利益同他们的能力、努力和生产经营的成果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使得这些年中国的农业迅速…  相似文献   

9.
刘泽民 《前进》2003,(3):4-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符合国情,顺应民心,催人奋进。它对于调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性,同心同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就目前的形势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一、提高认识,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强化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和  相似文献   

11.
扎扎实实解决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问题陈学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革命和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这首先有赖于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基本事实。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加入WTO,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范忠程 《求索》2008,(10):227-229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1923—1926年间,他就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农联合,以及农民运动的政略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精要和别开生面的论述,指出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农民中蕴藏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创造能力;工农联合是胜利之本;政策和策略是农民运动的生命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指导了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15.
纪念毛泽东,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必须学习和继承毛泽东重视农民、重视农业的经济思想。重视农民、重视农业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之所在,农民问题、农业问题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最大的特点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实际是什么?最重要的实际就是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当十月革命的炮声传到中华大地的时候,而对一个以农业为命脉,以农民为主要国民的泱泱大国,要弄清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的基本力量,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付出了血的代价。当许多人热衷于组织工人搞城市武装暴动时,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探索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在旧中国占农村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至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雇农及其他劳动群众,只占有约20%至30%的土地,“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5页)从而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  相似文献   

16.
中央转发的中宣部、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并指出:“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必须提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把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工程,从方针政策、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农村文化事业呈现出日趋繁荣的喜人景象。但也必须承认,目前一些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农民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11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之路,这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完成十五大确定的我国跨世纪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1996年9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和江泽民同志的指示,是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绝大多数国土在乡村。仅毕节地区来看,全区714万人就有660多万人是农业人口,占了90%以上。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尽管我国农村改革是成功的,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价格改革,把温饱问题解决了,但从整体来看,农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区域,农民仍然是生活水平较低的社会群体,农业仍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产业,要实现全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深刻制约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长期而艰难的问题。如何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促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记者日前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沈阳市于洪区北陵乡党委书记、乡长高文荣。 高文荣: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相对落后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状况与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现代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