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其一,抓要害,正“上梁”。治国之道,重在治吏,官吏不廉,国家必乱。朱元璋深谙此道。他认为,治贪倡廉的关键在于先正“上梁”,因为大官不廉,小官自然贪婪,这叫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反之,大官不贪,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为了巩固政权长治久安他严肃法纪惩治贪官污吏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深得民心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贪污腐化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在反腐肃贪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他制订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规法令如官吏贪赃银钱60两以上...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人才思想概述吴庆仁宋元璋从一个贫寒的布衣、卑下的亲兵、低微的镇抚官,跃升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后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明朝开国君主,并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景象。究其原因,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以积极的人才思想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所以,前朝官吏...  相似文献   

4.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何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康熙倡廉惩贪,奖罚分明。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他深恶痛绝,严惩不贷。康熙38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  相似文献   

5.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朱元璋斩婿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下决心严惩贪官、奖励廉吏。朱元璋在打击贪赃枉法的过程中,雷厉风行,毫不手软。丞相胡惟庸利用职权广收贿赂,结果被处以死刑。朱元璋的三女儿安庆公主16岁那年嫁给欧阳伦。欧阳伦自恃是当朝附马,目无朝廷禁令,...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历史,惩治贪官之严厉者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原系淮右布衣,早年父母双亡,曾为人佣役,一度不得不削发为僧,饱尝了元末贪官墨吏之苦。他深深懂得,官吏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乃是元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被战争摧毁的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地恢复,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最终使他创建的明王朝能够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便宣布:“自今,官吏犯赃罪者无贷。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在他在位的31年中,他始终以最严酷的手段惩治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出身穷苦,通过农民战争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总结历代兴亡教训时说:“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奢侈。”他深知只有政府及其官吏的清廉,政权才能巩固,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要使政府和  相似文献   

8.
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身于农民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在执政以后对官吏执法很严十分注重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一天朱元璋散朝以后在庭院中散步忽然听到墙外传来争吵声有人哀声乞求道﹃这些米都是细心挑拣的这么远送米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四海清平,“文治武功”为人称道,号为“治平”。他之所以能开一代盛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他极为重视倡廉惩贪,奖罚分明。  康熙三十八年顺天府乡试,科场舞弊,康熙把正考官翰林院修撰李蟠革职并发配到边疆;把年逾“古稀”的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姜宸英革职下狱。处理此案后,康熙作了《为考试叹》一诗:“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廉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  在严惩贪污的同时,康熙还积极树立清官循吏的典型作…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5):82-82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明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为座右铭,惩治官吏,严惩贪墨,力主变法,  相似文献   

11.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相似文献   

12.
刘立祥 《唯实》2013,(3):85-88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以其铁腕肃贪而独领风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肃贪惩腐创造了多项记录:对贪污腐败最为深恶痛绝、用典最重、打击力度最强、杀人判罪最多、  相似文献   

13.
明太祖农家出身,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他即位以后,很注意实行休养生息。他一再告诫官员说:“为民父母者要廉洁守法,否则,将严惩不贷”。他免除农民三年的劳役和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兴修水利,奖励植棉种麻。明朝初年,社会出现安定兴盛景象。明初,朱元璋颁布了“茶马法”,规定:凡私运条马老,律同私盐,一律处斩。而走私最猖极的却是朱元津的女婿欧阳伦。他依仗岳父是皇帝,一边收受地方官的贿赂,一边走私茶马,大肆敛积钱财,全不把大明法律放在眼里。有一年夏天,欧阳伦来到西安,勒逼陕西布政使下文征调50辆大车.供其…  相似文献   

14.
一鸣 《党课》2011,(2):62-64
朱元璋在每任命一个地方官员之前,都要进行诫勉谈话,对为官贪廉利害关系分析得很透彻,但作用不大。派下去的官员,大多未能守住廉洁这条底线。朱元璋当皇帝当到第18个年头(公元1386年),  相似文献   

15.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束文 《先锋队》2010,(11):59-59
我国古代的许多用人理念,在今天来看,都具有借鉴意义。 “不以前过为过”。楚汉之争中,刘邦争取到韩信等一大批楚营人才,为灭楚建汉立下不朽功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善于从敌营中发掘人才,他对“仕之者”实行“不以前过为过”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乐朋 《唯实》2011,(4):96-96
穷光蛋而造反发迹的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做了大明开国皇帝之后,他即树起惩治贪官的大纛。现在的电视剧,也每每将之塑为光鲜的“反贪皇帝”。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严刑峻法著称,但他注重官员教育的一面,却往往被人忽视了。朱元璋即位之初,就告诫来朝的府、州、县官员,要“约己而利人”,切勿“薄人而厚己”。洪武二年,他诒谕群臣,宣布要“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他先后编定《大明律》、颁布《祖训录》、《臣诫录》、《醒贪简要录》等大批律令文告,对官员既是一种约束,也是教育。那带血腥味的“剥皮实草”,其实也是一种“警示教育”。对身负监督之责的监察官,朱元璋要求他们“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毋委靡因循以纵奸,毋假公济私以害物…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在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制订各种新规章,建立健全廉政体系.可是,为什么仍有人胆大妄为、飞蛾扑火,挡不住种种诱惑而以身试法呢?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讲过的一段话.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手下的官吏说:要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话说得颇有哲理,比喻也十分形象深刻.即使我们共产党人读来,仍然让人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在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制订各种新规章,建立健全廉政体系。可是,为什么仍有人胆大妄为、飞蛾扑火,挡不住种种诱惑而以身试法呢?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讲过的一段话。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手下的官吏说:要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话说得颇有哲理,比喻也十分形象深刻。即使我们共产党人读来,仍然让人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