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澄 《知识产权》2001,11(4):13-14
一、绪论为了能够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并且能够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专利保护制度。根据中国专利法第二条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将给予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分为三类,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且,在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进一步指明,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本案情 万特福科技公司于1996年3月28日与93244252.8号"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朝阳医院签订<实用新型专利"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转让合同书>,取得了该项专利权,并于1996年12月25日由中国专利局予以公告.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权利要求为:  相似文献   

3.
基本案情 万特福科技公司于1996年3月28日与93244252.8号"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朝阳医院签订<实用新型专利"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转让合同书>,取得了该项专利权,并于1996年12月25日由中国专利局予以公告.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权利要求为:  相似文献   

4.
一、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的再以识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专利法所称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根据实用新型定义,一切有关“方法”的发明创造以及无确定空间形状的产品(如气体、液体、胶体,颗粒体等)均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对象。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具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可以是具有三维形态的空间外形。产品的构造是指产品的宏观构造,它由一个以上客观存在的部件或部分组成,这些部件或部分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关系而组成一个整  相似文献   

5.
一、专利法的保护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  相似文献   

6.
吴同现 《特区法坛》2004,(11):31-32
专利权主要是指专利;专利是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家专利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沈阳皮鞋九厂于1985年9月研制成功化纤纱网与天然革、化纤革组合皮鞋(以下简称化纤网鞋),并在同年11月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85205197。中国专利局于1986年4月30日将此技术予以公告,7月31日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权。1986年2月,沈阳市皮鞋九厂的主管部门沈阳市皮革公司组织所属各厂技术人员到各厂进行产品质量检查。到沈阳皮鞋九厂后,不仅检查了成品化纤网鞋,还到车间观看了半成品和  相似文献   

8.
徐模宏于1985年初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脚踏式脱粒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85200958。1986年10月30日,中国专利局授予徐模宏实用新型专利权。授权后,1987年3月25日,徐模宏与四川省绵阳市专利事务所签订了《许可贸易委托代理合同书》。委托该所在全国范围内代其寻找受让单位。代理费为成交额的10%,并规定在同一县内只转让一家。后绵阳市专利事务所很快为徐找到受让方绵阳市川江内燃机配件厂。  相似文献   

9.
1993年12月13日,戴俊委托江苏省扬州市专利事务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下称中国专利局)提出了名称为“彩色电视机电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932464610)。1994年7月16日,戴俊又亲自到中国专利局南京代办处(下称南京代办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之一,外观设计专利不同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条第2款对外观设计的定义为:“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专利法第59条第2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上述法律条款不仅规定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与保护范围,还表明外观设计专利确权与侵权的判断标准有其特殊性。进一步而言,是指外观设计专利在撤销、复审以及侵权判定程序中都应以  相似文献   

11.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9,9(2):27-28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一词是从英语Patent 翻译而来.可以理解为是一份公开的文件。在我国.专利作为专利权的简称,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中国领域规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在专利法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 专利权与有形财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的期限性.有形财产权具有永久性,与有形财产本身共始终。而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所保护的发明创造的使…  相似文献   

12.
一、据以分析的案例 被告宋某白1993年5月至1998年12月期问一直担任原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以下简称外科医院)院长.1995年宋某向中国专利局以其个人名义中请了名称为"脂肪吸除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同年12月30日获得专利权.1996年2月7日中国专利局将该专利权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评奖宗旨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增强专利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扶植一批拥有专利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评奖周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第三条申报条件凡是在中国专利局申请的专利,只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均可以申报中国专利奖:一、在评奖当年4月1日前已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有效专利(不含国防专利和保密专利);二、发明技术水平高,已经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重新审视了济宁无压锅炉厂请求宣告舒某专利无效一案,认为高法判决书及审查指南对重复授权问题的解释,即"禁止重复授权是指同样的发明创造不能有多项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权同时存在"存在法理上的漏洞,应将其修正为"……是指同样的发明创造不能受到多项专利权的保护,无论它们是同时存在,还是先后存在".还对新专利法对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修改进行了梳理,认为新制度仍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和法理上的矛盾,指出允许针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同时申请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同时又要避免重复授权的制度存在内在矛盾.为解决此问题,可强化发明专利申请临时保护制度并结合提前公开制度来提供对申请人的及时保护,或建立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专利代理人,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专利申请人或发明人提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项发明创造到底是应该申请发明专利呢,还是实用新型专利? 而这也确实是在申请专利前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保护范围、授权程序、保护期限等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选择恰当的申请类型不但可以大大增加专利申请获得授权的可能性,还可以在费用支出、保护的有效性及保护期限等方面使专利申请人的利益得到最大体现。 那么怎样才能为一项发明创造选择合适的专利申请类型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我国法律对发明专利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晓锋 《知识产权》1996,6(5):27-30
就生物技术专利保护而言,我国的有关规定主要集中反映在1992年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个别条款以及1993年审查指南和中国专利局发布的有关公告中。另外,有关部委(国家科委、卫生部等)规章中也有涉及。同时,我国已加入或准备加入的一些国际公约中,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有关问题也有涉及。 本文拟结合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有关立法和实践予以评述,以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些初步的探讨。 对美国、欧共体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立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第三次全国专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调处专利纠纷的管理工作,中国专利局专利管理部于1990年8月21日至23在烟台召开处理专利纠纷座谈会。中国专利局专利管理部王振新主持会议,中国专利局副局长明廷华、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审判员杨金琪同志在会上发言,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专利管理机关、人民法院的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对前阶段处理专利纠纷程序、表格规范化、案例汇编征集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代表们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产生原因及消解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抗辩事由归类 1、原、被告拥有同类型的权利归类 (1)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对抗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产品发明在提出的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