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警察圈套”作为免责事由,只能限于行为人原来没有犯意,实施犯罪行为是基于“警察圈套”而产生犯意的情况。侦查机关利用特情人员设立圈套而查获的毒品犯罪案件,应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特情人员以特情身份为掩护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应作为一种从重处罚的情节。  相似文献   

2.
“诱惑侦查”是枚漂亮的毒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世纪之交,又有一个“新话题”见诸报端,即对警察圈套或称诱惑侦查的探讨。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利用“警察圈套”进行侦查破案是否合法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高论,认识尚不一致。对于“警察圈套”或“诱惑侦查”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侦查实践中能否推广?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有的主张择其利而取之,择其害而弃之;还有的则表示困惑。何种意见可取不仅有待实践验证,而且还需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和认可。  相似文献   

3.
自己犯罪,却精心设置圈套,将祸水引向他人,这种“赖帐型”犯罪——  相似文献   

4.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的。” 然而,世上会有人设下“天上掉下馅饼”这一美丽圈套的。悲剧也就从这一美丽的圈套里层层演绎。 七月。上海奉贤县某小镇,酷热中似乎夹着一股奇特的风,吹得村民们意乱迷惘。 李家大妹子发财了!她在武汉新田公司入股搞营销,赚了一大笔钱。这家大公  相似文献   

5.
倒钩是上海方言,俗称“钓鱼”,意思是布下诱饵,卖个破绽,将对方引入圈套中。通常前面加动词“放”,谓之“放倒钩”,就是设圈套。而直称某某为“钓钩”,意指对方是个心怀不轨的陷阱设置者。 2009年10月14日,河南小伙孙中界到上海开车的第二天,做好事让人搭了一次便车,没想到却陷入执法部门的圈套,他的车辆因涉嫌黑车营运被暂扣。激愤之下,血气方刚的他挥刀自残,以证清白。随之,“钓鱼”事件愈演愈烈,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命途坎坷的女人。3岁时因父母离异而被弃。成为大学副教授后,又落入薄情郎君精心设计的制毒圈套。为救“情”,她在制售毒品的“陷阱”里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7.
陈健 《科技与法律》2003,(1):115-116
“陷阱取证”是主要用于刑事案件的一种侦查方式 ,又称为“侦查陷阱”、“警察圈套”。在对一些特殊刑事案件的侦查中 ,如犯罪行为具有组织性、隐蔽性、甚至无被害人的情况下 ,包括贩毒、行贿、组织卖淫、伪造货币等案件 ,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或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而隐瞒身份 ,利诱或暗示被侦查对象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或方法。“陷阱取证”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机会提供型取证 ,是指被侦查对象已有犯罪意图 ,侦查圈套只是使这种犯罪意图或倾向暴露出来或只是促使其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 ;二是犯意诱惑型取证…  相似文献   

8.
租车的小姐花容被毁后,车主为逃避巨额赔偿责任,隐瞒了自己“妻儿”的真相,采取和受害人先结婚再离婚的卑劣手段,制造了一个超级圈套——  相似文献   

9.
前两期我们分别讲述了民法如何对“无中生有”和“强词夺理”进行拆招.这一期,我们来说说第三种招式——“瞒天过海”法.它比“强词夺理”法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是布迷魂阵,期望对方一不留神落入自己精心布置的圈套.这一招式不算蛮横,显得文明一些,也更难以提防.  相似文献   

10.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当股民们小心翼翼踏进桂林市“金鸿”、“金达”公司时,还是掉进了黑股市的陷阱,钻进了赵宇昶等人设下的圈套。1000余名股民欲罢不能、欲哭无泪。去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警方捣毁了这两家张着血盆大口的“黑市”,将制造这起“天灾人祸”的罪魁祸首绳  相似文献   

11.
警察圈套又称诱惑侦查,就是警察设下某种圈套,诱人进行犯罪活动,从而取得犯罪证据。警察圈套在美国刑法中是作为基于个人特点的合法辩护事由出现的,如果警察圈套被证明成立,法院必须宣告被告人无罪。从刑法的价值、刑罚的目的看,"警察圈套"与现代司法与公正价值不符,因此,"警察圈套"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12.
“方正”和“高术”——一波三折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阱取证”是耶?非耶?“陷阱取证”来源于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诱惑侦查”。诱惑侦查,又称警察圈套、侦查陷井,是指刑事侦查人员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暗示或诱使侦查对象暴露其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行为,待犯罪行为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拘捕被诱惑者。  相似文献   

13.
几个骗子在当涂姑孰街头设下“免费摸奖”的圈套,引诱少数贪小便宜的人“摸奖”,借机骗取钱财,8月9日,当涂县公安局姑孰派出所就抓获了这么一个女骗子。前一段时间,当涂县姑孰镇屡屡发生“免费摸奖”骗人钱财案件。一伙骗子以1至2元的低价购得仿真细金项链,冒充18K金  相似文献   

14.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椰化公司陷入他人妄图鲸吞国有资产所设下的圈套●住宅用地偏要当作工业用地卖,法官明目张胆令人心寒●检察官临危受命,“国有资产拍卖”阴谋被戳穿●骗术被揭,主谋穷凶极恶雇凶杀人  相似文献   

15.
两位靓丽的少女面对诱惑,轻信谎言,从而落入抢匪和色狼设下的圈套,遇到惨无人道的蹂躏;三名社会闲杂青年男子,竟然纠合拼凑成一个“刑警队特别案侦组”,而且三人中有一人是“刑警队长”,有一人竟然还是“公安厅长的儿子”。三名假警察以“办案”为名,在实施强奸、抢劫后狡兔般逃之夭夭。岂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16.
以假乱真 “公安”来电查诈骗 虽然平日里经常听到有人上当受骗,但家住深圳的某媒体编辑张女士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自己也会中招遭遇电话诈骗.害怕卷进犯罪案件,最后却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相似文献   

17.
袁瀛 《法治纵横》2011,(13):59-60
打开互联网,浏览一下新闻,见诸新闻媒体报道忽悠老人的事件已经很多了,然而,时至今日,还是屡见不鲜。“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老人容易被不法宣传所迷惑,落入商家的圈套中。  相似文献   

18.
一名建行副行长,为“红粉知已“,数次挪用巨额公款达1100万元,事发后畏罪潜逃,隐姓埋名。逃亡中,“红颜知已”另觅新欢,而他则在前情妇开的公司中打杂、开车、看门。穷困潦倒的他甚至向她乞讨要钱,聊以度日。当副行长落入法网时,他懊丧万分地说:“我上了她的圈套。”  相似文献   

19.
魏斌 《检察风云》2014,(18):42-44
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时常会出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最危险的常常是最熟悉的!本文主人公,一个风华正茂、事业如日中天的年轻硕士,在和恩人“妹妹”失散三年后意外重逢,殊不知,他却被人“牵着鼻子”一步步逼入一个致命圈套……  相似文献   

20.
江舟 《方圆》2020,(2):32-35
社会上曾一度疯传“民族资产解冻”的流言,想必大家也曾耳闻,不少不明真相又抱着发财梦的人,因为轻信谎言步入圈套,落入陷阱。就有这样一起“民族资产解冻”案由海南省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并向法院提起公诉,2019年10月19日,一审法院以被告人黎锦芳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