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锋钺 《黄埔》2009,(5):36-36
1939年11月,我从十五期第五总队步兵毕业,被分派到湖北宜昌江防军九十四军一二一师三六二团二营六连三排任少尉排长之职。宜昌沦陷后,我部即在宜昌的南津关、黄陵庙、平善坝、三斗坪、茅坪一带布防,阻止宜昌日寇西进,确保重庆大后方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潘锋钺 《黄埔》2007,(3):33-34
1939年11月,我从十五期第五总队步兵毕业,被分派在湖北宜昌江防部队九十四军一二一师三六二团二营六连三排任少尉排长之职。是时,该部队布署在宜都、松洋、洋溪一带担任河防,与日寇隔河对峙。后来部队转战于大江南北,参加过宜昌江防战,枣宜大会战,宜昌南津关、黄陵庙、平善坝、三斗坪、茅坪一带防御战,湘西大会战,总反攻桂林大会战等战役。时过境迁,年辰久远,诸多事情,或遗忘或记忆模糊不清,未便著笔。现将埋藏在心中六十余年的两桩生死攸关的特殊历险经过,叙述于此。  相似文献   

3.
郑雄 《黄埔》2010,(4):32-33
1942年,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任一○○军七十五师二一五团少尉排长。当时,七十五师是后调师,负责从江西、福建等地带新兵到长沙、常德前线。两年多来,我除了送兵到前方时听到远处的炮声外,没有亲身打过仗,因此我曾想过另调能上前线作战的部队。  相似文献   

4.
张修忠 《黄埔》2008,(3):74-75
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为阻击日军于国门之外,1942年春,中国组建远征军,由罗卓英、杜聿明分别担任正副总司令,率领精锐部队3个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共8个师兵力达10万人,由盟军中、印、缅战区美籍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全权指挥,协同英军阻击日军,血战近半年。由于指挥不当,部队士气虽然旺盛,前仆后继,但兵力、装备均处于劣势,且缺少空防力量,信息不灵,情报不准,部队分散使用,牺牲颇重,致使击败歼灭日军挽救缅甸战局的希望化为泡影,不得已以突围撤退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6.
韩兢 《黄埔》2006,(2):42-45
桂南战役1939年3月,韩练成到广西,任第十六集团军第一七○师副师长兼五○八旅旅长。11月中,日军集结陆军4个师团及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在钦州湾登陆;12月初攻占高峰隘、昆仑关。12月中,白崇禧指挥反攻,中国军队15万人参战。其布署是,中路,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3个师主攻昆仑关;东路,第二十六集团军第六十四军2个师和第六十六军截击邕钦路;韩练成所在第一七○师在西路,是攻高峰隘、防邕宾路的第十六集团4个师之一。12月底,中国军队攻克昆仑关,毙伤日军4000人,我方伤亡14000人。参战军、师、旅主要军官中黄埔同学有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黄埔一期)…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5,(4)
石友三,字汉章,一八九一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一九○八年投军,后来投靠冯玉祥的西北军,成为西北军的骨干将领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石友三三次背叛冯玉祥,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翻云覆雨,朝秦暮楚,被称为倒戈将军。抗战期间,他勾结日军,进攻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后在国民党内部倾轧中被蒋介石秘令卫立煌指使石的部下高树勋将其杀害。但抗战初期,石友三在山东与中共密切合作共同抗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抗战爆发后,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八一师。石友三任师长,之后,率部参加了抵抗日军的战斗。一九三七年底,石友一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六十九军军长,并将高树勋的新编第六师划归该军建制。一  相似文献   

8.
我于1941年秋,接任陆军第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第七连连长之后,率兵先后参与晋南抗战。至1942年5月,日军南进攻占越南、缅甸后,继之向我云南西境之芒市龙陵进犯,并有日军千余人已冲过怒江惠通桥进攻保山县境。值此国局危急关头,我又率连随师乘汽车从重庆连夜驰赴云南保山县怒江东岸,猛烈迎击来侵日军。予以重大打击后,日军受创乃龟缩怒江西岸,筑城固守,防我反攻,并切断中缅、中印两条公路,断绝我国抗战外援,从此我与日军隔江对峙。  相似文献   

9.
鄂西会战     
《黄埔》2016,(1)
正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季日本第11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鄂西会战历时月余,第六战区以10个军的兵力抗击了日军约5个师团的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1943年4月,与欧洲战场盟军对德意法西斯军队的反攻相呼应,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向日军发动了反攻。日本为摆脱困境,意欲从陷于泥沼中的中国大陆战场抽出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对付盟军,于是便加紧对我军的攻势。初夏,侵华华中日军第11军纠集第3、第  相似文献   

10.
吴坚 《今日浙江》2009,(18):36-37
“楼外楼”借锅煮米 1949年5月6日,时年24岁的吴修全随第七兵团22军65师进入杭州。 65师渡过长江后,沿浙皖边境人浙。经莫干山一路疾行到达杭州,根据兵团指示,在杭州城郊的勾庄集结,22军军部则驻扎在几里外的三墩镇此时,宁杭一线已被21军、23军扫平障碍,杭州城几天前也归于红色政权.22军的行军路线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08,(4)
我于1941年秋,接任陆军第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二六一团第七连连长之后,率兵先后参与晋南抗战。至1942年5月,日军南进攻占越南、缅甸后,继之向我云南西境之芒市龙陵进犯,并有日军千余人已冲过怒江惠通桥进攻保山县境。值此  相似文献   

12.
张修忠 《黄埔》2008,(4):36-37
正当第九师围攻象达之敌时,宋希濂急调第七十六师一个团协助七十一军攻打龙陵,继而令该师深入敌后,攻占放马桥,孤军突人,敌情不明,加之后勤工作跟不上,作战任务十分艰巨。致使七十六师损失两个营以上兵力。与此同时,日军乘我后方空虚,以一个联队从我左翼迂回袭击第二军军部所在地甘寨,致军特务营伤亡殆尽,连美军联络组参谋、副官以及其他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幸卫立煌长官及时抽调一0三师一个团及第九师从象达撤回的预备队星夜驰援,甘寨才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13.
张定胜 《黄埔》2010,(2):31-32
我的外公汤锡銮(字佩珉),1917年生于安徽滁州。1939年11月由黄埔军校西安七分校十五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陆军三十军三十一师野战补充团任一营三连少尉排长,在第五战区所属河南省南部和鄂北战场抗击日军。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1)
1949年2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华东野战军奉命开赴长江北岸集结待命,准备参加渡江战役。当时我在三野八纵(二十六军)炮团六连任炮兵连长,布防在江阴以东一处长满竹子的长江滩上。因当时是隐蔽集结待命,不能随便接触当地群众,所以驻地的地名、村名都说不清楚。我连共有四个排,其中三个炮排,每排一门日式“四一”式山炮;一个连部直属排。我们进入防地构筑好工事后,便开展了紧张的练兵活动。长江对岸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江防工事。上级  相似文献   

15.
受降见闻     
《黄埔》2016,(3)
正1945年初夏,陆军144师由四川重庆调防湖北宜昌、沙市、荆门等地,师炮兵营和一个加强步兵营进驻沙市附近彭家港,主要任务是监视和阻止日军偷袭三峡出口处。部队在该处布下阵地,日夜监视。这段时间,与日军只有小接触,没有较大战斗。8月15日,八年浴血抗战的胜利日子来临了,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师奉命接收宜昌、沙市、荆门县(古称荆州)一带日军仓库,遣送该地日俘出境。当时我任师参谋负责接收荆州县城内一切  相似文献   

16.
石联 《黄埔》2008,(1):35-35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沦陷,日酋畑俊六率日军十万余,兵分三路向我湖南长沙进犯,驻守长沙的是我军第十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日军凭藉陆空军优势兵力,向岳阳长沙进犯。沿途遭到我军顽强抵御,日军进至汩罗新墙沙一带,被关麟征、夏楚中将军的部队四面包围,我军突然向敌人发动反攻,敌猝不及防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被我军驱逐退出湘北,  相似文献   

17.
许昌抗敌记     
1944年四五月间,日军纠集了几个兵团,联同伪军约六万多人发动了中原会战,目的是打通平汉线。国民党政府以黄河天险为屏障,在黄河南岸部署了十几万大军。汤恩伯在中牟——许昌一线部署了两个步兵师,即暂编二十七师(师长肖劲)和新编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二十七师守备中牟,任务是阻止日军强渡黄河南下;二十九师守备许昌。以上两个师由暂编十五军军长刘昌义指挥,军部设在中牟以南的八冈。汤恩伯的副长官部在叶县,许昌是叶县最大的外围据点,副长官部令新编二十九师固守许昌。新编二十九师当时除直属部队外,有三个步兵团,即八十五、八十六、八十…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我所在的第六十二军(军长黄涛,本人是第一五一师师长),于8月20日开赴越南受降,驻防于海防、北宁、凉山一带。同年10月,六十二军又奉命由越南开赴台湾,在即将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台湾地区受降主官陈仪的统一指挥下,接受在台日军投降及解除日军武装。赴台受降的部署根据当时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赴台受降为两个军:一是第六十二军(下辖三个师),为台南(包括台中)地区的占领部队,军长黄涛为该地区指挥官。该军在高雄港登陆,进占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台中、台东等县市,指挥部设在台…  相似文献   

19.
朱泽民 《黄埔》2013,(1):42-43
民国三十二(1943)年,日军在中国战区发动猛攻,日机从武汉机场起飞,猛炸陪都重庆指挥中心,数次炸坏防空洞,并以陆、海、空军沿长江西进,攻下鄂西重镇宜昌城。因宜昌有飞机场,如日军利用宜昌机场作后勤补给站,则日机每日皆可数次往返重庆,则重庆必受日机终日轰炸,而无宁日矣。故我军数次高峰会议,竟有迁都兰州之议,  相似文献   

20.
文广婉 《黄埔》2008,(1):34-35
抗战初期,我的先夫徐志鳌在小学任教,当他看到国家被侵略,人民遭灾殃,心中无比激愤,于是投笔从戎,考进了中央军校三分校十六期,后又转入南岳干训班受训。抗战期间,他所在部队一直在第九战区(湘赣地区)和第六战区(湖北长江两岸)正面战场与日军作战,他先后参加过赣东会战、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鄂西会战、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会战等较大规模的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