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这封群众来信反映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群众的眼中,这“小”事却不小,它体现的是公安干警的风貌,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为河南公安干警题词:“讲政治、讲法制、讲服务,做党和人民利益的坚强捍卫者。”这实际上也是对全国公安干警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国家干部的要求。每一位人民公仆都应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实实在在的一件件“小”事,展现出“党和人民利益的坚强捍卫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机关干部到农村搞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对党的一些农村政策了解得非常不够,便向村干部询问个中原因。村干部回答:不能把政策全部告诉农民,要不许多事情就不好办了。看到这则报道,笔者心头一震:这些村干部把党的政策藏在自己的“腰包”,不愿或不敢给农民讲出来、讲清楚,原因何在?分析起来,不外乎这样两点:一是他们自身素质低,对党的政策学不透,把不准,没有能力给农民讲清楚;二是这些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方法过于简单,甚至经常违反政策乱收费、乱摊派,怕群众学会用党的政策维护合法权益,因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让基层领导干部最头痛的事,莫过于上访。本来就够忙的工作,让上访一搅和,立时乱了套。可农民群众上访也有他们的苦衷,谁吃饱了饭有事没事地花钱到处跑?两年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领导也曾为此苦恼过。可现在,他们不必了,上访的几乎没有了,全县农村呈现出一片祥和向上、共奔小康的可喜局面。这样大的变化是如何得来的呢?农民群众说,我们现在有个“民主日”,对干部有意见可以当面提;村干部说,有了“民主日”,天天受监督,想搞点歪的邪的,行不通了,只有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致富才能赢得群众的…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风波     
江西省安福县章庄乡每次召开全乡村干部会议,政府院子里便齐刷刷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好一派壮观的景象。然而,就是这些摩托车在章庄乡却曾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事情是这样的,由于赣中西部安福县的首富乡──章庄乡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这给各村干部到乡政府办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每次参加全乡会议或因办公事,许多村干部都要赶几十里山路。为此,从1995年起,个别村干部为方便工作,用公款购买了摩托车。接着,各村干部纷纷仿效,兴起了一股“摩托热”,不久,几乎所有村的“三大头”都用公款买了摩托车。这一…  相似文献   

5.
廉政爱民井     
最近,河南省永城县十八里乡单各村打了4眼机井,而该村及群众却没掏一分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几年该乡公款吃喝招待风一直很严重,去年新组建的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彻底刹住公款吃喝风,集体研究制定了“来人来客吃份饭”、“村干部来乡开会给定补”、“乡干部下乡吃饭交现钱”、“领导干部外出开会,下乡无急事一律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等一系列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仅半年时间就节约各种费用1万多元。面对节约的万余元资金,有人提出:咱基层干部常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无节假日星期天,无啥补助,就将这笔钱作为年终奖金,…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6,(4):56-56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是解决“三农”问题,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的成功之举和必由之路。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贯彻“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这件事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极县大陈镇西郎村村委书记马月才到任后带领村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的同时,从本村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7.
李国 《中国监察》2011,(8):27-27
为了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抓实,黑龙江省青冈县纪委、监察局去年结合村级干部实际,开展了“六个一”岗位廉洁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即,一报告:村级干部本人购楼、购车等重大事项向乡镇纪委报告;一公开: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资源发包等重大事项;一承诺:村干部承诺年内做几件改善民生的实事;  相似文献   

8.
目前,村委会换届工作正在各地陆续展开,这是广大农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时下农村不少群众对这一大事的态度表现不一,有“过冷”、“过热”之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村干部由于缺乏公开意识,村务公开工作依然举步维艰。这些地方的主要问题是: 一、避重就轻。有的村干部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或模糊报帐,或避而不谈,敷衍应付。对外公布的都是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二、内容失真。有些表面上也公布了一些群众关心的项目,但内容却不真实。不是真公开,而是假公开,或半真半假的公开。有些内容看起来“合情”、“合法”,实际上对数字进行了精心处理,掩人耳目。据了解,不少村经常变相收费,不良债务过多,集体家底不清。有的干部常年不交水电费甚…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河西区小海地衔,是一片以外来拆迁户为主要成份的居民区,那里有一位“河西区十佳公仆”,她就是街道法律服务所主任、司法助理员——林宝华。嫉妒的,叫她“能耐梗”;敬慕的,夸她“有两刷子”;街道领导评价她是开拓型干部;群众把她当成贴心贴肺的自家人;企业?..  相似文献   

11.
现在农村的信访中,90%以上是反映村干部各类问题的。群众反映最集中的是希望农村班子忌用“四种人”:一是忌用庸俗无为的人。这种人政治素质低,工作能力差,对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不能很好完成,只能应付。他们不能给群众办实事,个人不能致富,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而是矛盾上交,或一推了之。群众称这样的干部为“挂牌干部”。二是忌用贪婪无度的人。这种人私心重,贪婪且不择手段,其掌权的目的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而是想趁掌权之机大捞一把。这些人掌权后,村务…  相似文献   

12.
冤家变朋友     
严格来说,村官不是“官”,都是老百姓自己推选出来的知心人;反过来说,村官也是“官”,直接负责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果处理不好与群众的关系,这些知心人就有可能变成老百姓的冤家。成了冤家,怎么办?河北省饶阳县纪委的做法值得借鉴。事由2000年12月中旬某天,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沃地村委会的干部们正在忙着年度农业税费征收工作。突然,该村16名群众闯进村委会,责问村支书赵明节和村主任赵怀:“十几年村里收入的80多万元资金哪里去了,干部贪污了多少?”村支书赵明节一听这话便拍案而起:“你们怀疑我们贪污,就去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有: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户,村企改制等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部分村干部把精力主要集中到经济发展建设上,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所忽视,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个别村干部甚至认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多了,群众法律知识多了,反而不好管理,想办的事不好办,担心削弱权力,有消极抵触情绪。二是行动上多流于形式。近年来,绝大部…  相似文献   

14.
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通常是指某些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没有热情,工作没有责任心,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遇事被动应付,冷漠麻木,敷衍塞责,回避、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行为。干部队伍中的“不作为”,当前,在某些干部身上是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做“和尚”不撞“钟”,得过且过;有的对工作既无热情,更无激情,甚至还发牢骚、说怪话;有的工作拖沓,有惰性,领导没交办的、别人没干过的、文件没写明的,就懒得去做;有的故弄玄虚,明明按规定能办的事,偏要对方跑上几趟;有的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对群众疾…  相似文献   

15.
1995年仲秋的一个清晨,安徽省舒城县纪委书记蔡圣云的办公室来了两位农民,他们反映村里财务混乱、村干部浑水摸鱼侵占公款的问题。提出他们村有10年没做帐,两年时间吃喝招待用去近9万元,请求组织上严惩“败家子”,给大家一个说法。雪连续下了几天,天气格外寒冷。县纪委、监察局、农经站的几位同志经过20多天夜以继日地苦战,通过对10个村财务的清理,发现目前,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表现,一是做帐不及时,某村1986年以来一直没做帐,所有单据用几张报纸包起来,群众戏称为“包会计”;二是开支不合理,某村近年来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荣成市镆铘岛镇党委和政府把规范和公开办事制度、强化民主监督,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廉洁从政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几年的廉政建设中,镇党委“一班人”形成了共识:抓好农村经济工作,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从规范和公开办事制度,搞好民主监督抓起,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首先,制定规范,明确公开内容。近几年来,他们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等八九项规章制度。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都通过镇、村干部群众自上而下、自下…  相似文献   

17.
自设监督奖     
去年3月,山东省栖霞市大庄头乡国路夼村党总支书记常建富设立了一顶奖,但至会没人能获得此奖。这项奖名叫“廉政监督奖”。事情是这样的:常建富担任村总支书记4年来,东奔西跑,日夜操劳,为村里办起了10个企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多元,他却从没在集体报一顿饭费,没拿过集体一盒烟.一瓶酒,也没收过一次礼、吃过一次请。常书记为时刻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开以此带动全村党员、干部,形成廉政小气候,去年3月初,他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面前郑重宣布;“各位村民,谁能给我提出一条违反村里制度和廉政章程的事,我自己掏腰…  相似文献   

18.
“向5000万农民交一本明白帐”。这是1996、1997年,安徽省开展声势浩大的清理农村集体财务工作提出的口号。舒城县作为起步较早、工作较扎实的几个典型之一,今天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村通过了清理验收,百分之百的村实行了“村有乡管”,百分之百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可以说,舒城农民确实看到了这本明白帐。一本明白帐,带来舒城“故”事变“新”事的佳话。过去,棠树乡烽西村因为告状的多,在舒城县出了名。群众反映村干部帐目不清,有经济问题,每到收“三提五统”时,群众就提出光算帐后交钱,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群众说:…  相似文献   

19.
宾语 《法制与经济》2008,(17):17-21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北乡岗胡村村干部为了搞“创收”,不但多次非法拘禁村民,要求他们的家人拿钱赎人,还得缴纳每天100元的“看管费”。村干部在从本村村民身上榨油水的同时,连他们在其他村的亲戚也不放过:城北乡陈圩村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退伍军人陈学芳老人,被岗胡村干部非法拘禁长达100多个小时后,才被其女儿拿钱赎回……本刊对上述情况公开曝光后,引起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和淮南市委领导的重视。被岗胡村干部非法拘禁了5天5夜的老党员陈学芳,也向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依法追究岗胡村党支部书记胡多玉等人涉嫌非法拘禁群众进行勒索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0.
当选阜阳市三届人大代表时,身边很多人都问我:“作为企业老总,日常工作这样忙,有时间履行代表职责吗?”面对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坚定地说:“百姓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我必须认真对待,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困难,这样才能不辜负选民对我的期望。”多年来,我正是通过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履行着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