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名     
在蒋家庄,凡是提起蒋老汉,没有人不羡慕他老人家有福气的,虽然老伴去逝多年了,只留下一独子坤,但坤既孝顺又有出息,现在城里任财政局长,媳妇又是建行副行长,蒋老汉的晚年生活真是无忧无虑,悠悠哉哉。俗话说“福无双至”,而蒋老汉家却喜事一桩连一桩。前不久,结婚几年未孕的儿媳一下子给蒋家生下一对双胞胎孙子,蒋老汉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终日笑成一个柿饼。他虽大字不识一个,但还是很主动地为两个孙子起名字:“宝宝、贝贝、富富、贵贵……”可儿子、媳妇一个也没相中蒋老汉起的这些名字,最后还是两口子给定下名字了。老汉一听,…  相似文献   

2.
升迁有方     
学校后勤处处长老马即将退休了,谁将接任这个“肥缺”呢后勤处总共4个人,除了老马外,还有副处长老曹、负责采购工作的小甄和维修水电的维修工小刘。老曹为人忠厚老实,工作任劳任怨,在学校资历也高,在后勤上工作了几十年,光副职就干了七八年,这次人们都认为他由“副”转正绝对是顺理成章。当然了,谁将接替老马当处长还得由学校校长老杜说了算毕竟他是一校之长啊!这是一所县里的寄宿中学,孤零零地坐落在城郊。当初县领导决定把学校建在远离县城的城郊,是考虑到喧嚣的县城里环境太恶劣,不利于学生学习。学校环境应该是清净幽雅的,这利于莘莘学…  相似文献   

3.
这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了新沂市墨河司法所的大门,所里正在开会,坐在门口的一位同志首先看到了他:“这个郝献玉,唉,又来了……” 郝老汉今年72岁了,有三个儿子,长子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三于在市内工作,只有老二在家务农,也早已与老人分开另过。按理说,郝老汉与老伴两个人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郝老汉与他的二儿子、二儿媳就成了司法所的常客,今天郝老汉状告儿子媳妇不尽赡养义务,明天儿  相似文献   

4.
王娜 《法人》2005,(9):50-52
从艰难入市,到短信发家,再到玩转电信增值服务和紧跟3G,在王雷雷的时光进行曲中,人们看到了TOM在线的无线互联网门户之路两小时前,他点燃了一支烟,入神地看着网站上关于“网络歌曲全国巡演”的内容,露出了一丝微笑。两天前,他在健身,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他将“运动是主动的休息,睡眠是被动的休息”视为口头禅。两个月前,他走上了“中国通信  相似文献   

5.
发现线索:一位即将退休的检察官心愿未了人物简介:楚明德,男,61岁。汉中市汉台区检察院检察官,现已退休。他依据一份举报材料的调查,掀开了此次“窝案”的幕布。此案是他检察官生涯的最后一案。“你们可能没有看到,那次你们走的时候,我哭了。”2005年11月26日,61岁的楚明德盘腿坐在宾馆的床上,回首三年前那一幕情景。“我太孤独了!”他补充说。整整41个月前的2002年6月26日,记者第一次来汉中采访此案。他从火车站把记者领到了自己在汉中市汉台区检察院反贪局的办公室,楼上楼下地找领导,让他们点头认同我们的采访,领导们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冷淡…  相似文献   

6.
来自大墙的真情□高合王老汉安详地躺在了太平间。这位多年前曾经当过村党支书的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凄楚中郁闷而死。俗话说,人死万事空。然而王老汉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在他临咽气的那一会儿,还挣扎着说:“我要见他一面,我对他不放心呀。这个家怎么办哪!”...  相似文献   

7.
修电话     
老马家的电话忽然坏了。吃过晚饭,老马拿起电话挂长途,没想到电话里没有蜂音,拨不出去。连拨数次,次次如此。气得老马把电话一摔,骂了句:“鬼电话!”老马是搞经营工作的,事情多,联系广,一刻也离不开电话。现在电话不通,急得老马在屋里转圈圈儿。儿子见状,赶忙说:“爸,别急,明儿个一早我就找电话局来修。”老马两眼一瞪:“找他们?不定驴年马月呢。”老马对往事记忆犹新。半年前,也是电话坏了,通知电话局,等了一个月也不见人影,最后还是托人请客方修好。儿子知道老马的心思,就说:“没事儿,我找朋友帮忙,准成。”当夜…  相似文献   

8.
张红 《江淮法治》2010,(4):24-25
真钱调包2009年6月24日早上,夏季里一个普通的日子。家住芜湖县方村镇的姜老汉像往常一样挑着蔬菜准备到镇上卖掉。走到半路,忽然“嘎——”的一声,还未等姜老汉缓过神来,一辆蓝色摩托车停在了他的身边,接着,一名中年男子像是遇见老熟人似的招呼着:“老哥,卖菜去啊!”姜老汉看了看对方,却想不起来这人是谁。对方显然看出他的疑惑,笑呵呵地说:“不认识了?  相似文献   

9.
那一年,铁轨铺到了山旮旯,20出头的小马被招工当上了车站值班员,一下子成了“拿薪吃米”的“国家人”。如今35年过去,小马埋头苦干变成了马老汉,可依然是一个值班员。16岁的女儿初中毕业在家待业已两年,老伴整天唠叨不停,抱怨马老汉“没本事”。好在吉人自有天相,马老汉不争不钻,下属有十几个车站的车务段却把今年唯一的一名“农转非”指标给了马老汉。据说这还是段长亲自批示点名的呢!天大的喜事,可把马老汉一家乐坏了。接到通知的第二天早上,马老汉吃过老伴特意为他烹煮的鸡蛋面,兴冲冲地赶往市里办手续。心想:自己当了一辈…  相似文献   

10.
一上班从没有迟到过的老马,今天早晨却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在过一个红绿灯路口的时候,与一个风风火火的小青年撞上了。虽然从碰撞现场来看,是老马撞了他,但这事怨不得老马。老马是正常行驶,小青年不是。小青年是抢信号灯变换那点儿时间差冲过来的。这样,就和老马撞了在一起。本来应该他撞老马,但他年轻,反应快,想顺势从老马的自行车前闪过去,结果事与愿违,反被老马结结实实地撞了个仰面朝天。老马没有倒。  相似文献   

11.
    
张老汉今天起了个大早,提着个篮子去镇上赶车,篮子的红布下面装着老汉昨晚精心挑选出的大约十斤板栗。今年63岁的老汉今天特精神,红光满面的气色映衬出老汉激动的心情。他健步如飞地不一会便到了镇汽车站,一看表才6点钟,坐上即将启动的汽车,老汉琢磨着7点以前便可以到县城。为着今天上一趟县城,老汉想了许多天。有一个心愿、一份心情,几个月以来,老汉一直思忖着该如何表达。那是年初的时候,村里鼓励农民们到山上“寻金”,利用山林优势开辟绿色财源。张老汉跃跃欲试地承包了一片板栗林。带着3个儿女及老伴,张老汉一家勤勤恳…  相似文献   

12.
笔者面前的案上,摆放着一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那是本文主人公临入土前留下的腐肉和瘦骨贴在一起面目全非了的照片,也是这个在人世间饱经甘苦度了58个春秋的老人一生留下的唯一一张留影。他叫陈重申。 1994年7月5日上午9点左右,村里的会计刘长志派人来通知:让他晚饭后,带上全部上诉材料和他调查的各户负担数字,再到刘家里“对帐”。老汉得悉,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挪出小桌,又一次精心地把所有材料核对了一遍,理出这次“对帐”的重点记在纸上。整理  相似文献   

13.
1998年6月l日。早晨5点钟,山西省寿阳县西韩村村民高良老汉正准备到屋后的牛棚里去喂牛,一出大门,忽见牛棚处浓烟翻滚,遮天蔽日。“不好,一定是发生了火灾!”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牛棚前一看,果然,一场熊熊烈火正在吞噬着他家和邻居李忠家的牛棚。他拼命地呼喊:“救火啦!救火啦!快来人哪,牛棚起火啦!”  相似文献   

14.
许多读者都读过《西游记》,知道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但可能不记得书中还有个相良。相良不容易被人记住,因为他不是《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甚至不一定算得上配角。他仅仅是一个“老汉”,一个“穷老汉”。  相似文献   

15.
初闻律师李庄,是2007年下半年从媒体上看到的,他告公安局。2007年4月,李庄在河北省沙河市代理一桩涉黑案时,庭审后,他被沙河市公安局带走协助调查。警方的理由是,他在法庭上出示了一份被通缉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证词。李庄在沙河公安局呆了5个小时.回到北京后,到海淀区法院对沙河市公安局提起行政诉讼.认为警方非法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16.
到打字室去复印材料,小打字员对我说:“恭喜你呀,你就要脱离‘苦海’了。”我以为她在开玩笑。政工处陈处长也进来复印材料,他是个性格开朗而又和蔼的人,看到我,他笑眯眯地说:“小何,到我那里去做事吧!”我高兴地一把拉住陈处长。真的,没有谁比我更想离开起诉科...  相似文献   

17.
当77岁的刘道玉最后一场公开演讲完毕后,学生们热烈的掌声长达半小时。所有学生都不退场,他只得穿过人群,但未料到1000多人尾随出来。他不停地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的讲座门关了,但我的家门没关,欢迎你们随时家访。”  相似文献   

18.
古月 《法庭内外》2012,(12):46-47
一天之内,我们的媒体树立了两个“道德标杆”。2012年11月15日某报报道,14岁的女孩还处在撒娇的年龄,可是胡林家欣却替患病的母亲撑起了半边天。一年来,每到节假日和寒暑假,她都会拿起扫帚替做环卫工人的妈妈扫马路,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而另一位是曾经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胡丙申,他在退休后的10年里,一直在还债。原因在于,他在局长任上时给县里19家乡镇企业担保,从信用社或熟人手里借了69万元,但是,有一大半企业倒闭了,“欠债人跑的跑,病的病”,有人甚至一分钱都没还。  相似文献   

19.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20.
32年,是邢建平的“普法工龄”.这一时间段,与普法工作的历史一样长.如今,已经走过32年历程的普法工作依旧“行走在路上”,他的“普法工龄”也随之延长. 邢建平现任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副处级调研员.他所分管的工作,是司法行政领域里十分重要的普法宣传.如今,年已63岁的邢建平是北京市从事普法宣传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