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东亚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期已基本渡过,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该地区经济再现新的曙光。继五十、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的增长水平,被世界银行称为“东亚奇迹”。1997年7月由泰国货币泰铢大幅度贬值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导致东亚经济形势急剧逆转,多数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有些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今年初以来,东亚汇市和股市趋于平稳,外资流入增加,对外贸易逐渐恢复,州…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西方凋蔽、苏东倒退、非洲与拉美也不景气,唯独东亚地区一枝独秀、勃勃生机,主要表现为: ——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最近世界银行一份报告将日本、中国、“四小”及东盟中的马、泰、印(尼)等称之为“经济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并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东亚  相似文献   

3.
荆棘 《瞭望》1999,(16)
始发于东亚、波及俄罗斯、震幅所及远至巴西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新兴市场何时得以复苏,也是众说纷纭。日前,世界银行发表的《199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对这场危机作出了一些基本的估价。这次金融危机使得1...  相似文献   

4.
20多年前,因为广东的“先行一步”,有了珠三角的声名鹤起。 今日,有香港和广州这两个“超级引擎”带动,以粤港澳为主体的“大珠三角”已进入加速整合的历史大潮之中。新的奇迹正在孕育之中。大珠三角这个在南海之滨加速崛起的东亚世界级经济巨人,能否再度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舞台的中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再次“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5.
“东亚经济模式”的反思李晓兰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席卷韩国,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东亚),除开日本在1990年受重创尚未恢复,其余无不入瓮。东亚从高岸落入低谷,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诸多问题。一、大市场、低...  相似文献   

6.
日本力求掌握东亚区域经贸合作主导权东盟经济部长会议8月23日在吉隆坡结束。日本当晚在与东盟举行双边磋商之后,正式提出了对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10 6”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从此前和现在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日本提出该构想意在通过从FTA(自由贸易协定)到“东亚EPA”(“东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多元化策略,实现日本“掌握主导权”、控制“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制高点”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政府相继出台了两份引人关注的报告,一份是由防卫省的智囊机构发布的《2007年东亚战略概观》,一份是外务省的《2007年外交蓝皮书》。两大报告都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述中国。防卫省的报道强调“对中国试图主导东亚”要保持警惕;外务省的报告则重点阐述了中日为了共同的战略利益而日益强化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一、东亚模式失灵说明文化转型与经济变革应协调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似乎否定了曾被全世界公认为发展典范的“东亚模式”。过去高赞东亚文化造就东亚奇迹、东亚人坚韧耐劳支持高速经济增长的东西方学者们,又忙不迭地批判起东亚文化来,称正是以儒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模式自身就孕育着经济危机的种子——“政府行为+腐败”,指责东亚人缺少创新精神,即缺少企业家精神。不管这些学者的自相矛盾有多么的滑稽,只分析他们说对了多少事实。日本于5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使得这个发达国家行列中的小弟弟于70年代末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韩国更…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据世界银行《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金融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经济复苏依然脆弱。2009年我国经济虽然达到了8.7%的增速,但应看到,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稳,经济持续发展尚缺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异常,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其基本态势是世界增长率明显降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暗点”主要源于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受金融危机狙击的国家,已从“景气减速”走向“景气衰退”...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东亚奇迹”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太平洋的西海岸。东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地区间日益增长的贸易和逐步扩大的投资,而创造东亚经济奇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的开发,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变革世界中的政府》的“世界发展报告”。这份权威报告分析了人类关注的关于政府改革的四大课题:1全世界重新思考政府;2.使政府的作用与其能力相符;3.掌握政府机构的能力;4克服行政改革的障碍。报告中对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突出两点:一是政府通过改革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权力下放使中国提高了政府的质量,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相似文献   

13.
杨秋宝 《团结》2000,(1):28-30
在当代,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有“经济联合国”之称,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入世”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4.
尚军 《党政论坛》2011,(20):12-13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近日表示,全球经济正在迈入“新危险区”。无独有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不久前也警告说,全球经济进入了“新危险期”,如果处理不当,恐掀新一轮危机。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专电 中国的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果,经济形势对继续改革“十分有利”。这是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劳斯曼诺古先生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对记者发  相似文献   

16.
黄莺 《瞭望》2007,(17)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华盛顿召开春季会议期间,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2007年春季报告》,认为美国经济下滑不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首先得益于全球经济风险下降。最近,美国抵押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无序调整以及对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担忧之声不绝于耳,但报告认为全球  相似文献   

17.
荆棘 《瞭望》1999,(24)
东亚危机如平地惊雷,使如日中天的市场经济奇迹朝夕之间沦为昨日黄花。在东亚危机及其对其他新兴市场的波及给世界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设计一种应对危机新方式的时候,也提出了一种以关心穷人和脆弱群体为中心的应对方式。穷人在危机中总是会遭受最沉重的打击,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依靠,往往需要削减必要的开支,比如食物、子女教育和医疗开支等。世界银行最新世界贫困状况报告指出,在经历几十年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之后,东亚金融危机又造成贫区率大幅回升。很多国家直至不久前还认为他们在反贫斗争中成果显著,如今却亲眼目睹贫困现象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执政纲领、治国纲领。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报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宏伟的蓝图。“报告”充分体现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报告”对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以及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实事求是,令人信服。十三年来。我国经历了国内外各种重大事件的考验,解决  相似文献   

19.
楚庄 《民主》2002,(11)
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很受教育,更受鼓舞。这个报告是确立“三个代表”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世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历史性文献。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思想,其中谈到“四个坚持”,还专门对创新的问题做了论述,非常全面,非常深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党和国家,而且对民主党派也有指导意义;报告中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述,非常深刻、准确、精辟,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有决心,也更有信心。在关于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部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九个方面,其中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处于 经济火车头地位的发达国 家的经济的好坏,会影啊其他国家经济的好坏。在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处于经济、技术、贸易优势的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搭便车” 不一定“一荣俱荣”,却可能“一损俱损”。 东亚地区的两个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和日本,美国经济在过去的一年迅速减速,日本经济始终处在低迷之中。因此,导致东亚经济实体出口和生产大幅度下降,新加坡、台湾、泰国今年第一季度真实GDP大幅度下降,第二季度进一步下降。其中,新加坡工业产值下降11%,韩国和香港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和10%。东亚除了中国之外的出口在去年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