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南省啤酒行业,提起张铁山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在他的带领下,河南金星啤酒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厂,一步步发展成为位居河南第一、全国五强的国家大一企业。张铁山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优秀质量工作者"等,并光荣地当选为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励精图治勇争一流1985年初,张铁山担任濒临倒闭的郑州市东风啤酒厂(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厂长之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科技兴厂"的发展思路,对企业的各项  相似文献   

2.
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的创业,由一个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小啤酒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个啤酒分厂、18个生产车间和一个中美合资公司的国家大一企业,形成以啤酒产业为依托的复合经营、多业并举、相互配套、集科、工、贸一体化的新型啤酒集团公司。该公司1995年产值突破3.2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于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这个"啤酒王国"里越叫越响。他,就是省九届人大代表、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铁山。锋芒初露1983年8月,位于郑州市东南城郊结合部的东风啤酒厂由于生产的啤酒没有销路,企业亏损34万元,还欠下职工一年的工资,工厂濒临倒闭。1985年1月,不堪负债的东风啤酒厂实行承包经营,张铁山一举中标,并将厂名改为郑州市金星啤酒厂,开始了他的啤酒生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福运。太行山下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叫赵福运的农民,虽然他只有一条好腿,也走上了致富路。后来,他成了村里的领头人,他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出一个村的福运。  相似文献   

4.
三爷     
玉璞是三爷的名字,家族里数他的辈分大,又排行老三,村里的人都喜欢叫他三爷。三爷打小就随卖唱的戏团去了东北,后来在沈阳落了脚安了家。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几个木匠去了沈阳投奔三爷打工。木匠回乡后,就说三爷如何如何富有。所以,三爷成了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的父亲和三爷成为忘年之交也是在那个年代。那时,父亲在村办企业里跑业务。他每次出差去沈阳,总要带些诸如绿豆、红枣之类的土特产给三爷。父亲看过老人就走,他从不在三爷家里吃饭。父亲说,三爷上了年纪不便给老人添麻烦。他还从木匠那里得知,三奶是后娶的(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10,(5):46-46
许福民在养猪方面是个能手,是桃杏村出了名的养猪大户。这些年,他靠养猪成了村里的首富。  相似文献   

6.
新事篇     
已故台胞捐巨资设立奖学金已故封丘籍台胞张靖安先生,生前曾多次回乡探亲,并为村里捐巨资办了不少有益的事。1997年6月不幸病逝。在他弥留之际嘱托亲人,将他一生积蓄的1000万元新台币存入台湾“富兰克林基金会”,将每年近30万元的利息在家乡设“张靖安先生...  相似文献   

7.
浯塘村改成了现在的晋江市小浯塘社区,不过大伙儿还是习惯地说着“我们村里来我们村里去”。对于所谓的“社区”,大伙儿一直都不习惯。小浯塘社区党支书在接待我们的时候,也像先前那样自我介绍道:“我是这里的村支书。”  相似文献   

8.
人物档案:张铁山,中国第四大啤酒集团——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模、中国酿酒大师、北京奥运火炬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专家。  相似文献   

9.
解读武家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孔祥顺  左年生 《群众》2006,(5):24-27
麦苗拔节、菜花绽放的季节,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到了高淳县武家嘴村,当他看到村里成片的欧式别墅、村民家中高档的家电,听到村里家产过百万的家庭已逾7成、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6.5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500万元时,称赞武家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在南京形  相似文献   

10.
退保     
<正>亚文还没到亚武的家门口,就听到院里传来情绪激昂的吵架声。"亚武,你这小子,才没穿裆裤多久,就看不起村里的父老了……"亚文仔细听了听,是亚武的三伯爹的声音。三伯爹无儿无女,是村里的五保户,亚武平时很照顾他的,常买些菜和肉去看他,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就像儿女般陪去医院看病,嘘寒问暖。当上村长后,每年春节,亚武都从村里微薄的经费挤出点钱,买瓶油和袋米,登门慰问村里的五保户和困难户,当然,少不了三伯爹。今天,他怎么骂上门来了?走进门,见三伯爹的拐棍放在地上,旁边放着张短凳,可三伯爹不坐,他坐在块红砖上,因掉牙而扁瘪的嘴颊嗡动着,边拿枯枝般的手指戳着亚武,边说:  相似文献   

11.
一张假钞     
<正> 中午,同事将报销来的差旅费交给小文。其中有一张看起来很特别,直觉告诉小文那是张假钞,因为碍于面子,他没有做进一步的询问。尽管如此,这张钞票还是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折腾了小文整整一下午。“这钱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倒也罢了,若是假的,那该怎么办?把它扔了?不!我又没偷没抢的,为什么要扔掉!到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0日20时08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北京教区傅铁山主教因病医治无效,走完了他爱国爱教辛勤奉献的一生。正如《圣经》上所说:“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坚持。从今以后,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下了。”傅铁山主教圆满地完成了他的信仰之旅,安详地回到了天主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陈敬东 《当代广西》2006,(16):50-51
他的名字沾金带福。然而,金钱和幸福于他只是一纵而逝;他曾有过两次高墙电网的生活,三次企图越狱的经历,然而这段历史却成了他在日后疯狂劫财害命时对付警方的“法宝”;他嗜赌如命,为此他不仅残忍地杀害了9条无辜生命,还赔上了妻子的性命,最终自己也走上了不归路。他就是——1972年,出生于象州县寺村镇大仕会村一户农家的黄金福,自小就有偷鸡摸狗的恶习。读小学时,就偷了村里一家小商店的“沉宝”牌汽水来喝,村里的孩子便给他起了个“沉宝”的外号。因为这个耻辱的外号,此后,黄金福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安分老实、和气善良的人,从不在本村偷东西…  相似文献   

14.
郾城县大刘乡有个出了名的上访村,村里有几位动不动就上县里、市里、省里上访告状的『专业户』,为首的『老上访』名叫师茂生。别看老先生年过六旬,腿脚却很麻利,且能言善辩。在皇玉村,村干部称他是『很难缠』,群众说他是『钢针——专挑刺』。一九九七年初,到任不久的大刘乡人大代表、乡政法书记张君平被乡党委派到皇玉村蹲点。张君平认为,群众上访都是有原因的。要解决连续上访问题,必须先把上访的原因弄清楚。张代表到皇玉村的第一天就去找师茂生座谈。一阵寒喧后,张代表热情地对师茂生说:『我到咱村蹲点,希望爷儿们有什么心里话就在村里或在我办公室说。』张代表亲自来到师茂生家里的这一番客气热情的话语,让师茂生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15.
林嵬 《协商论坛》2007,(2):28-30
邓州用民主的办法把农村人心聚起来,多年解决不了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邓州市汲滩镇张井村农民张善秋有个绰号叫“老纪检”,他曾连续多年上访反映村里的各种问题,有一回还带着被子、床垫睡到镇政府  相似文献   

16.
赵长海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市北金村一个农民家庭:18岁那年,从市一中毕业的他,放弃进工厂的机会,在老支书的挽留下,从团支部书记干起,在村干部的位置上辛劳了15年。1987年,他“下海”了。由于赵长海头脑灵活,在商海中如鱼得水,生意越做越大。几年的功夫,他家盖起了村里最漂亮的小洋楼,添置了一应俱全的新潮家什,成了村里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赵长海偏偏就是有些怪,没钱的生活闹得慌.有了钱时,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在苍莽的云开大山里,庞祖玉居住的那间无水无电的屋子很简陋,一张木床、一张木桌、桌上一盏小煤油灯,朝夕陪伴他的,还有屋前那条已通主人性情的狗。作为农垦第一代拓荒人,退休后的庞祖玉依然须臾离不开这大山。记者去采访他的那天,他刚从农场领导手中接过2016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对于荣誉,他显得很淡然,那天下午他依然如往常般巡山,他给树木砍除枯枝的动作,在夕阳下定格成一个苍劲的剪影。庞祖玉是被上个世纪50年代那场浩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张我军的研究多侧重于他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与贡献,关于他在北京期间的文坛交游则缺乏关注。现新见张我军佚文一则,呈现了张我军与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交游之情形。以此为线索,可进一步窥视在特定历史情境与身份困境中张我军与武者小路实笃文学相遇、交游的契机与动机。张我军对武者小路实笃的文学接受,以及在此过程中张我军心理性格自我分化与内在选择的独特性,投射出非常时期张我军的中日文化交流观以及其中渗透的政治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王小片是一个生长在修武县城关镇小韩村的农家子弟。1984年,他凭着胆识和精明,在村里办起了饼干厂。经过十几年的商海冲浪,厂子的规模不断扩大,后来成立了中意饼业有限公司,他也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人物。他1997年当选为县十一届人大代表,连续三年被评为县优秀人大代表。说起他对人民的关爱之情,当地群众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20.
在浙江省有个受联合国表彰并荣获全球500佳环保村称号、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视察和题写村名的小村庄,它就是奉化藤头村。“口袋”和“脑袋”都正在富裕起来的村民无一不说:“我们的生活比城里人好”。七月的藤头村稻穗飘香,清清渠水倒映着串串葡萄。这个仅有800口人的小村庄里不仅有成片的住房、整齐的街道,还有对家企业,年轻人都在村里的工厂上班。村里的818亩田给村办的高度机械化的农业公司承包了。村民们过着城市人般的生活,普通的村民家里也装饰得十分体面。现年66岁、已从村生产队长岗位退下来的周善林老汉,有着一张古铜色的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