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是伴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和以上市公司为联结点的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关联担保是上市公司融通资金的客观需求,是公司筹措经营资本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制度设计中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先天上的不平衡和关联公司之间的特定利益关系,关联担保有可能成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侵害公司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手段。可以说,它对传统的公司法、担保法等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规制上市公司关联担保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夏靖 《广东法学》2009,(5):60-63
我国新《公司法》对公司担保制度的创设性规定,填补了旧《公司法》公司担保制度的空缺,彰显了公司自治的立法理念。但新《公司法》的担保制度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仍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公司章程记载缺位,对外担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违反其第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的关联担保效力问题;关联公司担保出现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无适格股东出席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外商投资企业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等特殊情形时如何出具有效决议。本文通过对新《公司法》第十六条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对外担保制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对外担保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缺陷及其补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法》就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规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实施无任何限制条件,常导致上市公司以其资产对外滥设担保行为;其次,严格禁止上市公司对公司股东债务的担保,不利于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其合理性值得怀疑;再次,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在涉及对外担保之时,在何种情形下需要披露信息以及披露哪些信息等问题立法上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在中东、北非等地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增多,包含不延期即付款条款的见索即付保函被大量使用。见索即付保函作为一种独立担保虽然为国际债权人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担保,但其独立性付款特征和复杂的政治法律环境等因素使担保人面临更大的风险。因利比亚战争引发的"利比亚银行保函延期事件"即为适例。为有效规避见索即付保函产生的担保风险,我们应当把握联合国《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和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对见索即付保函确立的适用要点,并建立起包括银行自主防范、立法机关加快缔约和国内立法进程、司法机关严审受益人的付款请求、政府部门协助在内的一整套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建平 《法学家》2007,(4):64-70
上市公司违规违法担保,作为交易行为具有相当合理性,因而无法禁绝.但数量过多、数额巨大的违规违法担保行为,必然引起诉讼群化,使上市公司经营活动需要的物力、财力资源,以及管理资源迅速丧失.*ST托普因为严重违法违规担保,导致债权人追讨债务的诉讼群化,借助司法力量,很快使其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这种超常违法担保行为实施结果,从规范市场行为和控制上市公司风险两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个案说明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规     
《法人》2004,(5)
规范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行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4月6日公布《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办法》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并公布实施《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商业银行审慎监督管理规则,规范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行为,控制关联交易风险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 《办法》共六章四十七条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比照《办法》执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司融通资金和筹措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是一个普遍现象.伴随2005年《公司法》的颁布,经过重点治理的上市公司担保行为①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外担保不仅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安全的重大隐患,也给上市公司治理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合理平衡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由于涉及股东权益及证券市场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且随着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日益普遍,伴随而来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这当中上市公司为其股东担保行为的效力问题最引人关注。一、上市公司为股东担保行为的风险分析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在现代商业经济活动中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也是商业运作的一种自我调节。然而如果上市公司担保的对象是本公司的股东,就会给上市公司及其股东乃至整个证券市场带来潜在风险:(1)一旦债务人(股东)无法按期清偿债务,上市公司作为担保人就必须以其资产代为履行清偿义务,势必造…  相似文献   

9.
关联企业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这不仅出现在债权人投资决策做出之前,而且也可能发生在投资完成以后。鉴于我国关联企业债权人保护方面的现实制度的不足,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公司法的成熟立法或判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关联企业的立法模式,并提出在我国公司法中加强关联公司的投资信息公开化、严格规范关联企业的担保和健全关联公司的董事责任制度等,真正在我国建立起关联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担保问题上确立了一套新的规则,废除了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的规定,以第16条为核心对公司担保决策的授权、公司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关联担保的特别决议机制以及上市公司对外重大担保事项的审议机制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范。〔1〕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违反新《公司法》第16条所订公司担保合同的效力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周芬棉 《法人》2009,(11):19-20,22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侵占公司资产,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权益,已成为上市公司发展最大的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2.
吕斌 《法人》2006,(11):66-67
如果银行真的按照风险提示来拒绝合作,那么全国至少要淘汰三分之二的担保公司银监会下发的一份名为《关于银行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引发了担保行业的一阵“地震”。在这份通知中,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要严格审查担保机构资质,明确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在目前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担保本来是可以减少交易风险、促进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4.
《担保法》与信用卡担保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保法》与信用卡担保业务●周蓓蓓潘毅担保业务是银行传统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新兴业务的信用卡业务,它与担保的关系更为密切。信用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发卡银行只有加强防范,才能降低风险。担保的质量优劣不但直接关系到发卡银行的风险大小、资金安...  相似文献   

15.
《法人》2004,(1):48-51
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还有更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一份标出担保陷阱位置的地图显得尤为重要。再正常不过的上市公司融资担保行为,正不断演变成肆意“圈钱”手段。围绕恶意担保事件的一再爆发,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些层面可能存在“陷阱”,最后导致担保恶剧频繁上演?  相似文献   

16.
黄颖 《江西律师》2000,(5):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是我国民商法律体系中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律,与民商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更注重行为方式,更注重要式、程序和条件。本文结合法院对银行纠纷案件的审理,谈一谈信贷担保与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亟待加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强力 《河北法学》2007,25(5):119-125
关联公司间诉讼的异化在本质上属于公司间的关联交易,或者说是关联交易行为的诉讼表现.1996年的"碧纯"水侵权案就是典型的关联公司之间的诉讼.以本案为切人点,分析关联公司间诉讼异化的本质及其成因,寻求其回归本源的对策,对我国现行制度应对异化诉讼的措施及其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担保法》生效至今已数个年头 ,应该说《担保法》对于约束各种担保行为 ,规范担保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担保法》的实践操作中 ,却出现了不少问题 ,下面笔者仅就担保方式之一抵押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做一探讨。一、关于重复抵押的问题所谓重复抵押 ,是指抵押人就同一座房地产 ,先后设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抵押权以担保债权的行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 ,同一标的禁止重复抵押。但在实践中 ,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办理房地产按揭过程中 ,银行均要求由开发商为按揭人提供担保 ,且银行有权在按揭人无法还款时直接从开发商的帐…  相似文献   

19.
杨娟 《法制与经济》2013,(12):88-89,91
为方便农业户和中小企业贷款的现实需要,我国在2007年新制定的《物权法》第181条中首次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和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立法的欠完善,银行适用该制度办理贷款时还存在较大的风险。实践中银行可通过谨慎选择抵押合作人、完善抵押合同、设定限制性条款、配合使用其它担保方式等作为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公司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法律思考(一)公司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存在的问题及不同见解公司是企业法人,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大多处于分离状态,公司能否与自然人一样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我国《担保法》实施后几年来的审判实践表明,担保纠纷问题多发生在公司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方面。如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表现为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行为。这种互保行为形成一个互有债务链条,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这一批企业的正常运作。有资料显示,某家上市公司的担保问题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多达十几家,如此严重的问题再不引起重视并及早加以解决,最终将会引发大的市场震荡。可见规范公司担保,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