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发 《前进》2001,(10):21-2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在日益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之中,成为武装人们头脑的重要思想武器。一、“三个代表”思想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历史结论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开宗明义首先讲到:“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所代表和带领下的人民群众,更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成…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实现自己利益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真正维护国家利益和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因此,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95年前的1921年,在历史的转瞬之间,成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建党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处在黑暗和迷茫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肩负  相似文献   

3.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善于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一个成熟的政党也总是十分珍惜自身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功经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30年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历史上,每迈出一步前进的步伐总是能够结合实际不断提出创新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每一次创新理论的提出,在社会上总是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它对推动整个社会各项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是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党,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实践好“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依靠人民群众,全…  相似文献   

8.
正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也是创造发展奇迹的辉煌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0年的法治前进,仍然存在隐忧,这种隐忧事实上一直伴随着我们13年来的法治建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法治在艰难中跋涉前进,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法治在前进,也必将不断地前进,因为,人民对于法治的向往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我们党建党80年、执政50多年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宝  相似文献   

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一个主要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50年来,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的统一事业也在艰难曲折中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2.
柴清玉 《人大建设》2008,(11):37-3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社会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坚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必须不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3.
赵满仓 《前进》2009,(9):12-15
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山西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满怀豪情地走过了60年的不平凡历程。回顾6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和广大城乡人民创业奋斗的历程,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新和开拓。在建设和谐家园和美好新生活的过程中,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城乡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持续的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这是当前我们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指针。  相似文献   

15.
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不同时期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了伟大实践成就,也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把科学社会主义不断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真理和价值相一致的基本线索。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开辟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张书林 《新东方》2006,(4):15-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1]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由来和群众基础,阐明了人民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能够带领自己前进的领路人。一、“两个选择”构筑起党的执政合法性所谓合法性就是指政治组织和政治体系基于被民众认可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主要表现为政治权威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并通过特定时空条件下适当的决策及政策实施来塑造政治秩序和…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思想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前  相似文献   

18.
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永恒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增强理论自信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实践,在实践演进中彰显并不断地自觉增强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的社会主义观──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王光琦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新的事业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的束缚,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20.
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或将面对更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才能不断凝聚社会共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