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投资大陆的第一位台商颜静三德集团主席高新平1988年从台湾来厦门投资,成为最早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商。三年后,他一路考察,又在南通找到了理想的投资地,兴办了南通三德兴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用于电子及通讯设备的硅导电橡胶按键及其精密橡胶配件。首期投...  相似文献   

2.
1985年,台胞高新平先生带了30万美元来到厦门经济特区投资,创办了厦门第一家台资企业——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经过14年的辛勤经营和拼搏;这家公司已发展到员工1300多人,自建5幢大厂房(占地2万多平方米)和回幢8层办公大楼。在厦门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又创办了20多家子公司,组建了三德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达2亿多美元。集团公司董事长高新平先生说:“在祖国大陆投资是我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果没有来大陆,三德兴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登高望远:看准企业发展方向三德兴集团董事长高新平于60年代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3.
周军 《统一论坛》2008,(1):41-44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祖国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25年了。时至今日,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经营如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将来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访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升亮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正>3月23日,第四届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三创大赛)海峡赛区决赛在厦门举行。两岸清华校友创办或投资的32个项目同台竞技,以路演的形式争夺4月份的全球总决赛入场券。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海峡赛区决赛活动由清华大学福建校友会、清华大学台湾校友会、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等单位联合主办,招商银行厦门分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大赛是清华校友组织服务社会的一个方式,目前已有存量项目2000个,共有500多名创业导师、100多个投资机构参与其中,为其提供咨询和投资。海峡赛区是第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的5个新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6)
正马不停蹄,这是台青范姜锋给自己2020年开端所下的定语。作为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他有"把危机变为转机"的信心,"我在台湾初五就开工了,2月10日坐直航班机回到厦门,2月16日正式复工,在此之前我们自媒体的运营一直都保持活跃"。范姜锋口中的"自媒体"是他2019年年初就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登鹭"发展10余年,如今"创业经济人"的身份也从未改变他创业者的底色。范姜锋希望搭建平台,借助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9)
<正>"聚焦‘一带一路’、助力金砖合作、促进双向投资",自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之后,9月18日至21日,厦门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全球投资集散地"——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厦洽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开启金砖国家未来第2个"金色十年"的第一个新航程,2017"厦洽会"不仅有着浓郁的金砖色彩,更是聚集了众多"一带一路"的商机碰撞,而一个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区域汇聚而成的特色展区,也将为普通市民们带来一场接地气的国际盛宴。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21日,当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搀扶着夫人邵晓铃,步入他专为"第三届海峡妇女论坛"而设的午宴招待会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动情的歌声。我们多么高兴能见到您啊,邵晓铃!记得去年春季,您专程前来参加"海峡巾帼健身大赛"的开幕式,这是您第一次来厦门,亲眼见证了厦门  相似文献   

8.
德兴发家私装饰公司由黄书法委员于1973年在香港筹办创建。公司从1985年开始投资大陆并稳健发展,逐渐形成了拥有世界一流生产设备和流水线的家具制造企业。公司于1997年正式命名为德兴发(集团)有限公司,并直接管辖以深圳嘉发高档家私有限公司为首的大陆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徜徉在洎水河岸边,清风拂面,风光旖旎。美丽的洎水河碧波荡漾,养育着沿河31万德兴儿女,也令德兴这座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的现代小城充满了灵韵。2007年,德兴市先后被评为"争创首届江西省十佳绿色生态县市"、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4)
正12月10日下午,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在台联机关会见了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厦门)(简称"厦门文博会")组委会、厦门文广会展公司总经理陈文水一行。陈文水介绍了第11届厦门文博会的整体情况,重点就"两岸工艺艺术品交易展""文博大讲堂""第三届东方茶席大赛"等全国台联参与主办的活动作了汇报,希望明年的两岸工艺美术交流活动能继续得到全国台联的指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王军 《当代广西》2014,(2):F0004-F0004
正2013年9月10日教师节,由广西厦门商会及会员企业广西百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捐资援建的玉林市兴业县升平小学迎来了落成典礼。在自治区投资促进局领导的牵线下,升平小学成功得到了广西厦门商会及会员企业广西百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万元的捐助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3)
正邱炳耀台湾人,首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33年前,他来到大陆投资建厂。面对疫情,虽然年过八旬,他选择坚守在厦门,为抗击疫情督促生产,这是一份坚守,也是一份坚持了33年的风骨。随着疫情发展,市场对口罩的需求急剧上升。为加强防控物资保障,目前,厦门市6家口罩生产企业已经全部恢复生产。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唯一生产专业口罩的台资企业。从大年初三起,蓝星公司董事长邱炳耀就召回30多个工人投入繁忙的生产,"从早上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厦门市市长邹尔均向海峽彼岸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热烈欢迎大家前来这里投资.到目前为止,台胞与厦门洽谈八九十个项目,签订了一批协议书或意向书.已批准的台资和与台资合资的企业有三十个左右,总投资额五六千万美元.厦门丰盛贸易有限公司,与台胞合资兴办了制鞋、箱包、草莓种植、鳗鱼养殖等企业八家.他们合资经营的一家制鞋企业,今年三月底批准,四月份就进设备,五月初设备安裝完毕开始生产,六月二十二日,第一批产品便销往国外.台胞对这样的办事效率感到满意.众所周知,厦门与台胞关系极为密切.历史上,厦门与台湾、澎湖曾经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厦门成了祖国大陆与台湾往来的"中转站".目前,在厦门市的台胞有数千人,占福建省台胞数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去台人员家属上万人.一九八一年开始建设经济特区之后,厦门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六年多的努力,东渡新港首批工程的四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已投入使用,厦门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从一百九十万吨激增到四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7月4日至10日,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十三五"规划建议课题组部分成员赴厦门、深圳、杭州三市开展了学习考察活动。考察期间分别与三市党校及政府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座谈,并实地考察了厦门东埔玛瑙村、深圳雅昌艺术中心、深圳大族激光、杭州云栖小镇、杭州智慧e谷、杭州LOFT49艺术工厂、杭州海康威视等企业。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调研组深切感受到三市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的扎实工作和显著成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2)
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是肩上的使命,同时也能够为推动两岸融合贡献出一份力量。关于他刘凡颉,1985年出生,台湾高雄人,设计师,厦门谷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厦之前,刘凡颉在高雄经营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因缘巧合,他了解到厦门云创智谷台湾创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为台湾青年提供的各项渠道和资源,让他觉得自己的设计所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6年,他在厦门设立公司"谷啾设计",是英文"good choice"的音译,这也是他的设计经营理念:做客户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敖燕 《公民导刊》2008,(11):52-53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算起,台商活跃在祖国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30年了。可以这么说,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台商功不可没。然而,从统计数据看,台商与重庆交流合作领域和规模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想扩大渝台交流合作,除依托重庆的优势,找准双方优势产业的对接点、调整引资策略外,还应在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制环境上下功夫。在此,笔者结合重庆实际,对营造渝台合作双赢的法制环境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福建厦门一家铁件加工厂厂长29岁的雷任武,白天当厂长,到了晚上却成为飞檐走壁的大盗。在三年多的“江洋大盗”冒险生涯中,他入室盗窃30多起,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2000年年初,雷任武开始了他的大盗生涯。他第一次下手是选择厦门莲花广场的高层住宅。他乘电梯到了顶楼,在  相似文献   

18.
台商陈谈焕先生1993年有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在厦门创办“美格农艺公司”,二是把在台湾念中学的儿子接到厦门读书。时至1998年底,岁末回首,陈琰先生很为5年多前的决定欣喜──“美格农艺”正欣欣向荣;儿子陈岱明已是厦门大学国贸系大三的学生。“厦门美格农艺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同集路边,与陈先生早在1989年就参与投资的厦门凯歌高尔夫球有限公司隔路相望,属福厦公路厦门段,“美格农艺”选址于此,陈琰先生是有深谋远虑的。其实,在祖国大陆另几个大城市,陈淡幌先生早有投资:北京有家涂料制品公司、大连有电脑和鞋业、广东有电…  相似文献   

19.
正林易陞祖籍福建,1956年生于台湾彰化县。1996年来大陆投资兴业,先后在天津、山东、河北、甘肃、青海、福建、厦门等地成立了数十家公司,现为天津康农食品集团董事长,并任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农业工作委员会主委。从四十不惑时来大陆投资到现在已年愈花甲,如今他已是发展科技农业,  相似文献   

20.
台商投资在厦门黄坤胜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曾是同一个区划,其地缘相近、人缘同祖、语言同系、习俗同亲。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成为国家建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实行一系列引进外资、台资的特殊政策,并建立了三个台商投资区。厦门在被国家定为与台湾“海上直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