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智能犯罪及其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磊 《犯罪研究》2000,(1):15-18,9
智能犯罪是犯罪分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或精通的专业知识,经过精心策划而在一些特殊领域实施的一类犯罪。在侦查其犯罪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智能犯罪的特点,侦查措施要有足够的针对性,并重视侦破智能犯罪的困难性和特殊性,我们才能展开有效的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2.
论侦查观念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郁娟 《政法学刊》2006,23(1):81-84
宏观上的侦查观念主要包括侦查程序意识、侦查诉讼意识和侦查均衡意识。侦查程序意识的理论基础是侦查程序具有独立价值,即其本身应具有公正性、人道性等价值要求,侦查程序具有使侦查结果正当化的作用;侦查诉讼意识的理论基础是明确侦查是一项诉讼性认识活动,区别技术角度和诉讼角度,区分侦查与侦查程序、侦查程序与侦查策略、侦查的技术规则和侦查的程序规则等相关概念;侦查均衡意识的理论基础是侦查活动具有多元价值目标,应对发生冲突的价值目标进行均衡和抉择,当必须作出选择时,应以有利于实现维护法治利益和社会秩序这一根本目的为取舍标准。  相似文献   

3.
当前,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给人类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境内外“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新疆“东突”恐怖组织、达赖集团、“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台独”激进分子也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恐怖主义活动近在咫尺,打击与防范恐怖主义活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恐怖主义犯罪侦查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就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反恐侦查效率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震惊世界,此后四年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活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也存在"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9.11"事件前美国侦查和情报工作的失误,总结了一些中国应对"东突"恐怖活动的侦查对策,希望能对中国的反恐侦查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案件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案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公共性,犯罪主体的有组织性及其意识引导性,犯罪对象的平民化和犯罪手段的恐怖性、犯罪结果的严重性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分析机制,从而抓住机会侦破恐怖案件.  相似文献   

7.
李有观 《检察风云》2010,(20):46-47
索马里“青年党”是索马里主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控制着索马里大部分国土,—直想要推翻非洲联盟与西方国家支持的索马里政府。“青年党”与“基地”组织有关联,一些头目在阿富汗接受“基地”组织培训并与“基地”组织共同作战,不断制造着恐怖袭击事件。在基地组织帮助下,“青年党”已使索马里成为世界各地向往“圣战者”的目的地。至今为止,  相似文献   

8.
侦查程序结构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原理,对侦查目的与侦查程序结构的关系、侦查程序的纵横向结构及其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纵横结构模式上,我国的选择是偶然亦非偶然。  相似文献   

9.
万毅 《中国检察官》2011,(17):77-77
所谓侦查谋略。实质就是债查机关为求查明案情、查获证据而对法定侦查措施的一种策略性、灵活性运用。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侦查谋略具有以下两个显着特征: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二是智谋性和策略性。侦查谋略具有的打“擦边球”特性及其所导致的“双刃剑”效应.带来了法理上关于侦查谋略合法性、合理性的诸多争议。从法理上讲,  相似文献   

10.
论侦查效益的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惠华 《政法学刊》2007,24(3):36-39
侦查效益反映的是侦查收益和侦查成本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而侦查成本是投入侦查的基本资源,有侦查的经济成本和侦查的权力成本之分;侦查收益是侦查的物质性收益和侦查的非物质性收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朱磊 《犯罪研究》2010,(6):101-108
近年来,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多集中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应对措施和相关立法等方面。俄罗斯的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为我们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past 50 years, suicide bombing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common tactic of politically motivated violence, and a rising number of these attacks feature women perpetrators. Prior literature suggested that female-perpetrated suicide bombings occurring between 1985 through 2008 inflicted greater casualties, which may account in part for their increased use by terror group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 ascertains whether sex continues to predict the lethality of suicide bombing attacks perpetrated by terror groups over the decade leading up to 2016. The study utilizes secondary data sampled from the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 (N?=?881) and the Chicago Project on Security and Threats (N?=?1,722). A negative binomial model regressing lethality against perpetrator and conflict covariates did not obser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and lethality. Male and female suicide bombers demonstrated similar lethality in suicide bombing events between 2005 and 2016, although scatterplots suggest some aberration during the years 2009, 2010, and 2016. Pairwise comparisons of perpetrator sex by conflict observed some variation in the lethality of attacks, with female suicide bombers from Al Qaeda,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Iraqi rebel groups found more lethal than male suicide bombers from Boko Haram and the Nigerian rebel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demonstrating the evolving nature of terrorism and tactics relevant to the lethality of politically motivated violent attacks.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应当立足于犯罪学的角度 ,而不应限于刑法学或者政治学的范围 ;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而不应锁定为纯粹的政治性目的 ;恐怖主义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个人不能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 ;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不限于传统的暴力范围 ,而是日益呈现出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恐怖主义犯罪的袭击目标是特定的 ,但受害对象却具有广泛和不确定的特征。恐怖主义犯罪与恐怖犯罪、政治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等相近概念之间的界限有必要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3,20(1):28-30
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也愈加成为当今世界及各国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既是国际社会和各国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商浩文 《时代法学》2014,(4):104-110
冻结涉恐资产可以有力地斩断恐怖组织及其人员实施恐怖活动的经济基础,因而冻结措施成为金融反恐的重要手段。英国《2010年涉恐资产冻结法》对涉恐资产冻结的相关措施作了专门的系统规定,该法令规定的冻结措施具有期限性、非终局性、冻结对象的广泛性等特征。我国的涉恐资产的冻结措施应当借鉴英国涉恐资产冻结的相关法律制度,注意不同法律制度间的相互配合,注重涉恐资产冻结中的权利保障,加强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衔接,以便更好地实现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松梅 《政法学刊》2005,22(2):33-35
当前恐怖犯罪案件往往具有犯罪手段的暴力性、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犯罪活动的双层性、国际性和跨国性等特点,所以在打击恐怖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侦查的原则,又要采取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的侦查程序、手段和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此类案件的发生,减少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7.
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侦防中的运用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犯罪问题复杂化与警力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预防与侦查犯罪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采取的策略。在犯罪预防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得到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情境犯罪预防、新机会理论、犯罪被害理论与死角理论等学说的支持;在犯罪侦查领域,透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与影像存录功能,侦查部门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视频监控系统在犯罪侦防中的运用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故有必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以法律规范视频监控系统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8.
恐怖组织认定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秉志  杜邈 《现代法学》2006,28(3):106-111
当前,我国对恐怖组织事实上采取了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并存的模式,这种模式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与分工。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对恐怖组织的认定主要存在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模式,而我国刑法中除恐怖组织以外其他组织也存在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两种模式。从实际情况、人员配备,以及认定后果来看,我国应对恐怖组织采取行政认定模式,以达成刑法与反恐怖法的衔接。  相似文献   

19.
殷炳华 《政法学刊》2009,26(4):86-90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威胁当今国际社会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因素,近年来,国际恐怖组织、个人,以及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藏独”恐怖势力、邪教恐怖势力,尤其是境内外“东突”及“藏独”势力的恐怖主义犯罪已经对我国构成了现实威胁。针对威胁,公安机关应积极推动我国反恐立法,完善反恐工作机制,参与国际反恐合作,重视情报、舆论引导和群众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和预案演练,以有效遏制和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20.
土匪恐怖活动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民国时期的土匪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畸形产物,其活动范围之大,地域分布之辽阔,人数规模之多,危害性甚重都是空前绝后的。造成这种情况,因素和条件多种多样,细细的考察对于现代恐怖活动研究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