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     
因没有继承人,去世时也没有遗嘱。末代皇帝溥仪所写的《我的前半生》被申请为无主财产。近日,该书出版单位群众出版社向西城法院递交了请求认定该书为无主财产的申请。西城法院9月25日发出认领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该书将收归国有,以后收益归国家。群众出版社称,上世纪60年代,群众出版社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指示,出版发行了溥仪所著的《我的前半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好评。1967年溥仪去世,书的著作权由溥仪的夫人李淑贤女士继承。1997年,  相似文献   

2.
溥仪是末代皇帝,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言人,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宫中曾经有过一次密谈。他们在宫中谈了些什么?胡适为什么为溥仪打抱不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去年九月推出的「末代皇帝专项旅游」,使旅游者不仅能亲临获得奥斯卡奖影片《末代皇帝》中的许多令人难忘的拍摄场景,而且在短短的十天内可以翻阅中国近代史中富有戏剧性的一页。沿着末代皇帝爱新罗觉·溥仪(一九○六——一九六七年)的足迹旅行,可以瞭解到昔日帝王的神秘宫廷生活,观赏到  相似文献   

4.
<正>讲述者:贾英华,晚清研究学者,著有《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哭说起溥仪的哭,里面有很多故事。贾英华说,就在慈禧召溥仪进宫,所有人因溥仪的哭闹着急时,乳母王焦氏出现了。她瞧溥仪哭得可怜,就把他抱进怀里,溥仪很快安静了下来。从此,溥仪再也离不开王焦氏了。对于这个乳母,溥仪感情至深,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曾这样记  相似文献   

5.
文摘     
1964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前半生》,该书由曾为中国末代皇帝的溥仪先生提供素材并最后审改,群众出版社编辑李文达执笔,按二人共同拟订的提纲,历时4年才创作完成。当时,考虑到政治因素,经上级批准并征得李文达的同意,该书出版时署名为“溥仪”。20多年后,溥仪的遗孀李淑贤以溥仪继承人的身份主张只有溥仪对该书享有版权,并要求依法继承该书版权中的财产权;而执笔人李文达要求确认其合作作者的身份,并依法享有版权。该案的焦点在于:《我的前半生》是不是合作作品。  相似文献   

6.
您读过溥仪先生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吗?您想知道成为普通公民后的末代皇帝是怎样生活、学习、工作的吗?这里我们向您推荐一部新书《溥仪的后半生》。该书根据溥仪先生的夫人李淑贤提供的资料,由王庆祥同志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地记述了溥仪从特赦返京到逝世为止的后半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雨世事。周恩来生前曾经说过,“满洲国的皇帝  相似文献   

7.
吴琼 《黄埔》2014,(1):68-71
蔡省三与《参考消息》结缘,来自一个颇为轰动的政治事件。 1975年初,毛泽东做了一个别人不敢想、也不能做的大胆决定。起因是这样的,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其中央决定l灰复特赦战犯的工作。自1959年至1966年一共特赦六次,许多知名战犯如末代皇帝溥仪、杜聿明、王耀武等早就获特赦。  相似文献   

8.
引言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号的《中国建设》英文版上,曾刊登过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爱新觉罗·溥仪撰写的《从皇帝到公民》。同年,他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出版,并立即被译成英、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港澳报刊也兢相连载,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稍早一些时侯,一九六一年,日本朋友曾来北京摄制了纪录溥仪后期生活的影片《皇帝与庶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影工作者,也曾为这位「末代皇帝」拍摄过纪录片。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新闻社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这些影片都曾在国外放映,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曾任监国摄政王,一生经历坎坷波折。在他的晚年,留下许多令人回味和称道的轶事。1939年秋,56岁的载沣在日本军警严密护卫下从天津搬到北京,开始了他晚年的生活。回到北京的载沣,没有迁回原来的醇王府正宅,  相似文献   

10.
李以劻 《春秋》2009,(5):53-53
1961至1967年.我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共事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计时6年有奇。我们共同的职务叫做文史专员。这是周恩来总理安排的.他当时兼任政济主席。政协文史专员共有16名。除溥仪、溥杰两兄弟外。还有原国民党将军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王耀武、廖耀湘、康泽、董益三、沈醉、罗历戎、杜建时、郑庭笈、周振强、杨伯涛等人。  相似文献   

11.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场面,末代皇帝溥仪在苏联被关押了5年之后,作为战犯被押送回国,绥芬河火车站成了他踏上国土的第一站。 素有“国境商都”之称的绥芬河地处中国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山城,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陆地相连,距俄远东地区著名城市海参崴210公里,是赴俄边境旅游的重要通道。10年前,绥芬河人口只有2万人今天,这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0万。  相似文献   

12.
相识皇帝1950年7月31日,一列押送伪满战犯的前苏联列车,驶入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车站。8月1日,前苏联政府向我国政府正式移交了以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首的60余名伪满战犯。8月3日伪满战犯抵达抚顺后,管理所派车将他们接回。那时,他们还很重视君臣之礼,我记得溥仪首先下车,伪满国务院总理大臣张景惠、伪满外交部大臣阮振铎、伪满勤劳部大臣于镜涛、伪满经济部大臣于静远,以及溥仪的老岳父荣源等人跟随其后,鱼贯而行进入监舍。溥仪头戴黑礼帽,身着黑西服,一手持文明杖,一手搭了件风衣,随身携带一个黑皮箱。据说,他身上的西服还…  相似文献   

13.
公民爱新觉罗·溥仪和他的妻子李淑贤结婚以后的生活,也许是人们十分关心的。溥仪不再是「万岁爷」,不再是被改造的战犯;他的夫人也既非皇后又不是嫔妃。作为普通百姓的婚姻生活,他们过得究竟如何呢?按着封建的传统观点,帝王生活是集人间的荣华富贵于一身,是世间最快乐的人。然而对于溥仪来说,他却并不肯定上述结论。对于这位末代皇帝,宫廷的婚姻生活不仅无幸福、温馨可言,反而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眼中,作为昔日皇宫的故宫,永远是金碧辉煌的,意大利的贝尔多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最后的镜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天,溥仪信步来到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的紫禁城,望着那些他熟悉的宫殿、回廊,感慨万千。也许,很多西方人就是在看了这部电影后走进紫禁城的。仅去年一年,故宫就接待了800万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游人。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5月 29日,沈阳。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市委书记徐文才会见了前苏联红军近卫坦克第 6集团军老战士、原莫斯科军区中将亚历山大·热尔瓦科夫等。之后,他们向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敬献了鲜花。望着纪念塔前端指向东方的苏联红军威武雄壮的坦克,热尔瓦科夫中将讲述了他难以忘怀的押送末代皇帝溥仪赴苏联的一段往事。 沈阳被俘   1945年,亚历山大·热尔瓦科夫少尉在苏联红军近卫坦克第 6集团军政治部任职。 8月 9日清晨,他随集团军先遣支队越过大兴安岭,经过满洲里、齐齐哈尔、长春、四平,于 8月 19日到达沈阳。   近卫坦…  相似文献   

16.
辽宁之旅     
对于中国东北的辽宁省,一般人仅知道它是一个重工业基地,但是实际上从考古与旅游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这里有几十万年前古人类的遗迹,有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有末代皇帝溥仪的远祖的发祥地,又有雄奇的山川和避暑的胜地……表明辽宁悠久历史的最古老的遗迹有两处:一是本溪市郊山城子村东庙后山的古人类  相似文献   

17.
唐希 《福建乡土》2006,(3):16-17
福州人一提起陈宝琛,便会说,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是闽剧《陈若霖斩皇子》中那位刚直不阿者的曾孙子。陈宝琛曾经是一个乱世政坛上的刚直不阿者,后来有了机会让他赋闲多年,成了一位教育家,开了闽地近代史上平民百姓受新式教育的先河。再后来成了帝师的他极端地爱皇上这位学生,而皇上却说他“忠心可嘉、迂腐不堪”。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博物馆事业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北京最早筹建的博物馆当首推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年,由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议,鲁迅先生热心筹划,在北京国子监旧址(今首都图书馆),成立了中国第一座国立历史傅物馆筹备处(今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经过14年的筹备,1925年10月于故宫午门城楼上对社会开放。继此,1924年冯玉祥将军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禁城后,于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博物馆,把过去专供皇帝享用的宫殿建筑和文物古玩等向民众开放、展  相似文献   

19.
相传在明代鼎盛时期,宫内外的太监总数约有十余万人之多.其中既有掌管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的太监,又有专在内宫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太监,也有守卫皇陵或看管皇家围场(狩猎地)的小太监.到了清代,太监权力已逐步削减.至清末,据说“大内”太监所剩不过千把人了.待到民初,末代皇帝溥仪被鹿钟麟逐出紫禁城的时  相似文献   

20.
晓沙 《台声》2009,(6):72-86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倾覆,清室“逊位”。一个破败的末代皇室,在经历了24位帝王的沉浮变幻后,终于穷途末路。但“逊帝”溥仪依然留在内廷,引起多少遗老遗少们的眷恋和遐思,直至1924年溥仪被逐离开,戒备森严的深宫禁苑,才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