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故鼎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育人为本。如此,才能引领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加快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给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旨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该首先解决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可根本、简要地概括为:走进实践深处、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的中华民族亲历文化律动演绎中强根铸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发出加强青年学研究的倡导和要求,需要大力推进青年学的丰富与发展。本文第一部分,论述新时代加强青年学研究的三大意义:1.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的指示,推进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学科化的理论建设;2.为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提供专业理论的指导;3.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规划中,把青年学的丰富与完善纳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轨道。本文第二部分,对新时代如何加强青年学研究,从五个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前行路径:1.端正学科发展的前行方向,坚持培根铸魂、植根人民、立足中国;2.厚植学科建设的学术根基,继续加强并创新基础理论研究;3.构建学科的中国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4.开展科学的学术批判,鼓励勇于直言,提倡依据文本的有的放矢;5.增强学科研究的学术合力,弘扬学科研究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高度评价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精辟论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加快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以及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4个决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中引起很大反响,并对我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加快构建充满信心和向往。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要想掌握话语权必须建构系统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给建成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时代要求。要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深入和浅出、继承与创新、国家化与本土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6.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要求。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二要强化使命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三要强化创新意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贯价值立场,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践行"服务人民"宗旨的根本保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秉持中国特色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命题,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是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和自信的体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彰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特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应彰显立足于提供中国智慧的"民族特色",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为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破解提供"中国方案";应彰显立足于回答现实问题的"时代特色",着力解答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 发挥咨政育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握嬗变的时代特征,增强社会科学工作紧迫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按照“创新、创业、创优”的精神内涵,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宣传者、推进者,弘扬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咨政党和政府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就云南这样的边疆多民族省区而言尤其如此。民族宗教工作作为云南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和特色,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高举民族团结旗帜,为构建云南和谐民族关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云南经济发展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是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云南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要求的实际体现,是云南奋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云南全力构建和打造东南亚、南亚开放辐射中心和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云南自身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全力构建和打造新的经济升级版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科学总结云南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要求,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彭桂萼是近代云南知名的边疆民族问题专家。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彭桂萼对云南边疆问题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对边疆调查研究的必要性、边疆建设如何推进、如何实施边疆教育、基督教在边疆的传播影响及治理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是其主要成果。彭桂萼的云南民族研究涉及的民族,主要有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和彝族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彭桂萼边疆民族研究的特点,可概括为历史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以"经世致用"之道钻研边疆民族问题、力求让研究"以作实施政教的参考"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预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文化建设相关论述,有利于认识几代领导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的重要保障,阐释新时代云南民族文化是由儒家为代表的汉文化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组成,深化对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意义的认识,探索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创造、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云南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汇聚了云南理论界众多"大咖"的智慧,达到了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深化研究、明确方向、搭建平台的目的,是云南文化理论界的盛会。会议的成功召开,对进一步深化云南文化理论研究,增进云南文化自信,推动云南繁荣兴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边境地区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云南边境的社会治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准确判断和正确评价这一个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及时发现主要治安问题,预测治安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有必要在这一地区建立科学的社会治安评价体系.按照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结合云南边境地区的具体情况,主要选择五种指标从不同侧面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评价,以直观指标为基础,通过主观指标的印证、社会指标的纠偏、能动指标的引导和警务资源指标的支撑共同构成了这一地区的社会治安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指导工作期间,引用多首关于云南的古诗词赞美云南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历史文化,这是对云南诗词的充分表彰和对云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启示。云南诗词承载着许多美好理念情愫,是云南文化的优良基因。这突出表现在歌咏云南自然风光之美、气候优越之美、植物花卉之美、特产丰饶之美和人间福地之美等方面的美好诗词中。铭记传扬和时常吟诵这些诗词,有利于激活云南文化基因,推动云南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巨大成就。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文化建设的经验,深入探讨新时代云南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兴盛是摆在云南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用新的理论创新推动云南文化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丛书处与云南通志馆是近代云南学术的中心,众多滇籍学者汇集此处,通过编纂《云南丛书》《新纂云南通志》对云南传统学术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中心任务是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方树梅对此贡献颇多。方树梅自称有"滇僻",对弘扬乡邦文化有着极大的自觉,作为丛书处、通志馆编撰群体中的一员,方树梅个人学术研究,与滇籍学者如赵藩、袁嘉谷、陈荣昌以及外省通志馆学者进行学术交游的话题无不围绕乡邦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展开。而通过方树梅勤勉的研究与广泛的学术交游则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如《师荔扉先生年谱》《钱南园先生年谱》《担当和尚诗钞》《滇诗丛录》《滇文丛录》《滇南书画集》等,对《云南丛书》《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有促进作用,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走过了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云南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云南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战略相结合,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基本实现了从客位保护到主位传承的转变,形成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云南模式和云南经验。政府的主导,学术界的探索,系列工程的设施,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卓有成效,推动了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成绩和经验,我们信心满满;展望未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任务依然艰巨,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