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每当人们耳边响起《黄河大合唱》那激情澎湃的解说,响起那雄浑壮阔的乐章,就会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2002),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  相似文献   

2.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之际,不由得就要回顾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回顾在“黄河身边”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历史的必然常常是由无数的偶然造成。诗人光未然25岁时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形宛如昨日。1937年10月,在“七七事变”后3个月,光未然带着  相似文献   

3.
梁俊英 《党课》2012,(19):119-120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就会让人想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想到那些在“黄河身边”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4.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硝烟弥漫、壮烈激荡的抗日烽火,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13—2002),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想起当年发生在黄河岸边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5.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黄河大合唱》  相似文献   

6.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如果己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提起它,让人想到了抗日战争、想到了诗人光未然(张光年 1913- 2002)、想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1905- 1945).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冼星海诞辰 100周年之际,不由得就要回顾当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来龙去脉,环顾在"黄河身边"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7.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谷的黄河。  相似文献   

8.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10.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是民族的史诗、抗战的怒吼,永远是最强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1.
边文 《广东党史》2010,(4):29-30
<正>提起出自广东的音乐界前辈,人们一般首先想到的会是冼星海那汹涌澎湃的《黄河大合唱》,想到何士德那激昂回荡的《新四军军歌》。然而,你可曾知道,同样出自广东的李凌,在音乐上颇有建树,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活动家,他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相似文献   

12.
韦芸 《广东党史》2003,(1):49-50
2002年4月,省直机关举办大型系列党课“中国先进文化专题讲座———冼星海与黄河”,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欢迎。这是一次寓教于乐很有创意的党课。同志们在欣赏雄浑激昂的《黄河大合唱》的演唱和钢琴演奏的同时,听取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钟阳胜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玉浦先后作的关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历史意义与先进文化及关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问题的演讲,效果很好。记得我在部队工作时,领导曾对我们说,教唱一首好歌,等于上了一堂政治课,歌声出战斗力,歌声出凝聚力,歌声出精神面貌。确实是这样。我不禁想起许多老前辈…  相似文献   

13.
连环画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小时候几乎都是看连环画这样的“小人书”长大的。但你听说过或者看过连环画《少年毛泽东》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连环画《少年毛泽东》背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4.
李晶 《红岩春秋》2024,(3):36-41
<正>李凌(1913-2003),原名李树连,曾用名李绿永,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广东台山人。抗战时期,李凌在家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李凌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其间,他师从冼星海,见证了冼星海《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并作为二胡乐手,参加了由冼星海主持的《黄河大合唱》首场演出。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执着和热忱对李凌的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 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当问及“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有25.4%的人表示“不信仰”:在问及“你认为共产主义能实现吗?”27.1%的人认为“不可能”:“你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吗?”30.9%的人“不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世相动漫     
据《齐鲁晚报》报道,双节期间,央视推出特别调查节目,记者们走街串巷,向人们发问——“你幸福吗?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千差万别,有人坦承有人犹疑,甚至出现了诸如“我姓曾”这样的“神回复”。一时间,“幸福”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求解     
王妍 《先锋队》2014,(3):53-53
“老师,你认识元芳吗?“不认识。”“你认识程祖吗?”“也不认识”“那你知道他们的姐是谁吗?”“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师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原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黄春景 《党课》2012,(22):78-7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答:“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19.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做为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养育了一个民族。然而,不少人由于过多地沉溺于她的磅清气势,却忽略了它渠骛不驯的脾性和潜在的对社会的负面作用。尤其近年来,当人们积累起了丰富的治黄经验,创造出半个世纪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使黄河造福于人类变成现实以后,有人便不思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黄河。只有当他们站在日益抬高的护河大堤上,面对裸露着的、沙土弥漫的河床以及汹涌不再的、变黑的浊水时,才感到自己的母亲河似乎有些陌生,才可能产生一丝感叹:黄河,你还能养活你的儿女吗?自古常带灾难…  相似文献   

20.
雄奇险峻的三峡夔门天下闻名,古人早有“夔门天下雄,剑阁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而作为这四大奇景之首的夔门,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为什么夔门有“夔门天下雄”的至高美誉呢?这纷繁复杂的“夔”字有着怎样的含义?你能想到早在1000多年前,夔门就有“长江大桥”了吗?夔门中又隐藏着哪些神秘奇特、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