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磊 《中国减灾》2012,(4):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灾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除现代活火山活动外,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低温冷冻、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3,(7):62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核定,2013年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如下: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雪灾、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与近年同期均值相比,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死亡失踪人口增加1人外,其他指标均减少6-9成。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质灾害对现代城市破坏严重 ,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城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探讨防治灾害的措施 ,以增强城市综合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严重制约着灾害多发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据统计,近年来,除地震以外的各类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一千多人死亡、经济财产损失上百亿元。五年来减灾工作的回顾加强地质灾害立法和规划工作1999年,国土资源部颂布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对地质灾害的调查、规划、预防和监测等进行了规范,相应地推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  相似文献   

6.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除自然原因外,往往是由于人们对防灾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以及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7.
<正>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22年6月23日,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中坝村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期调查评估栏目邀请专家介绍此次滑坡灾害的现场调查情况,总结突发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工作的要点,并对我国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处置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灾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五大类。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自然灾害发生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区域分布规律。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9.
张业成 《中国减灾》1992,2(2):29-31
一、近40年中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中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灾情严重。可大致划分为8类25种(见表1)。 1949年10月1日到1990年底,全国共发生突发性灾害4万多次,其中一次死亡数十人以上,经济损失千万元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2,000多次。  相似文献   

10.
<正>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十年。十年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开始从灾害救助到灾害防御、从灾害防御到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利用气象预报、专业监测和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当前防御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对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开展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业务内容进行概述,以2020年7月21日湖北恩施滑坡泥石流灾害遥感监测为例分析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情况,并对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尤其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研判与评估能力,2021年,受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委托,四川省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开展四川省暴雨-地质灾害链典型区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防治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重庆市200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9]15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今年我市进入汛期和雨季以来,除发生武隆"6·5"山体垮塌灾害外,一些区县频发地质灾害及重大险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4月24日,丰都县名山镇白沙沱村麻柳咀发生地质滑坡险情,距三峡水库直线距离35米,造成麻柳  相似文献   

15.
面临严重的地质灾害,重庆市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他们制订灾害防治规划和预案,通过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工程治理,增强应急能力,开展地质灾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奕新 《中国减灾》2002,(3):11-12
为配合200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于2002年9月11日在京召开了地质灾害座谈会.减灾委办公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务院三峡办、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中国减灾>编辑部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和灾害管理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概况、特点、对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重点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防范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近年来,北斗/GNSS新技术装备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得以广泛应用,为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针对地质灾害监测实际应用中精准定位难、数据传输难、功耗控制难、设备安装难、可靠预警难五大问题,介绍了新一代北斗/GNSS智能终端及集成系统实现的几处关键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加快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站网建设,着力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水文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此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员在灾害隐患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发展日新月异,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我国已经形成"海-陆-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预防地质灾害,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重庆市200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遵照执行。我市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之一,严重的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有关部门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全市降雨量(1000-1200mm),略偏多,局部地区洪涝偏重。大雨比常年偏早,汛期内有2-3场区域性暴雨,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降雨集中、雨量较  相似文献   

20.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1,(12):18-19
众所周知,近年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据联合国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有29万7千人在自然灾害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20亿美元。2010年全球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20多起,其中,中国就占了10起。而进入2011年以来,除了大范围的气象灾害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外,3月发生的日本9级地震及其引起的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