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文华先生基于其个人对当代传记文学理论的精辟理解 ,集数载潜心研究之成果 ,完成了一部给人以全新感受的著述———《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评传》。该书堪称实践当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力作。朱文华先生对当代的传记文学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在其专著《传记通论》一书中 ,他特别强调指出 :传记 (biography)与传记文学 (biographicalliterature)两词 ,其实是同一个概念 ;就传记作品的处理对象即载荷内容而言 ,从根本上说属于历史学的课题 ,因而这种内容上的特殊性和限定性决定…  相似文献   

2.
秋石的传记文学作品《萧红与萧军》很具特色。这特色就是作者在“代后记”和贾植芳在“序言”中都强调的一段话:“作为人,在评判先人尤其是评判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和建树的人物时,首要的一条是要尊重史实,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许可以说是对当前某些所谓“传记文学”作品的一个挑战因为,是否敢于和能够直面现实,尊重历史,排除一切干扰,突破“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类的传统观念,秉笔直书,是对治史者和传记文学作者的重大考验。传记文学理应是传记的纪实性、可信性和文学的形象性、可读性的统一,而纪实…  相似文献   

3.
胡适的学人传记是胡适传记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学人传记的创作缘由入手,分析了胡适学人传记中较有代表的篇章,胡适学人传记的艺术风格,并试从胡适的学人传记中挖掘一个隐藏的"自传".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传记》(以下简称《传记》)是马仲扬、苏克尘为纪念邹韬奋诞辰100周年,奉献给社会和读者的一部传记文学精品。作者马仲扬曾在读书出版社战斗过,后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任原(红旗)杂志副总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苏克尘为原首都师范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国破家亡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当年的重庆.与其他进步青年一样,他们崇拜两个人:一是鲁迅,一是韬奋。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韬奋撰写的书籍和文章,是韬奋的精神引导了他们对…  相似文献   

5.
由本刊编辑钟兆云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百战将星——刘亚楼》,作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百战将星》丛书的一种,近期荣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相似文献   

6.
一、《中共党史人物传》的文体形式 《中共党史人物传》编撰之初,在一次传记写作会议上,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根据何长工会长提出《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撰计划。在体例上,建议遵循司马迁《史记》的写作要求。完成一部中共信史传记丛书。由于人传的人数多,完成任务的持续性长,承担写作的作者水平不齐且不固定,送交《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的传稿,不止是信史传记,还有反映社会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不同体例的传记。  相似文献   

7.
作者的绝望写作或欲望写作是导致传记作品存在大量虚构成分的重要原因。传记作品要反映真实的传主,避免受作者的主观色彩的影响,以近于客观冷静的零度视角进行创作。作者具有史的功底和诗的才华,是减少虚构成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李自成》是姚雪垠在逆境中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在创作中得到过毛泽东的支持。该书问世后,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喜爱,第二卷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有人说姚雪垠创作《李自成》是“捧毛”,是替毛泽东完成一部“影子传记”。果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学属于纪实文学,包括党史题材的纪实小说、传记文学及以党史人物为主题创作的影视故事片,等等。党史文学与纯粹虚构的小说、故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人物是历史或现实的真人,主要事件是实事,其艺术形象是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后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3,(10):41-41
史蒂芬·霍金教授称.大脑工作的方式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这就意味着理论上大脑有可能在没有身体提供能量的情况下继续工作、霍金教授是在剑桥电影节的个人生活传记的首映式后谈到的这些话题,在被问到人类死亡后意识是否能够存活的问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