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格 《当代广西》2010,(13):18-18
"奇山之域,奇水之都,奇石之乡"。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红水河160多公里的奔腾造就了粼波倒影、高峡平湖的"百里画廊"和岩滩库区的天堂仙境;山水奇观、峰丛洼幽、云雾缭绕的七百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形态多变、瑰丽古朴、质地坚硬、图案丰富的大化彩玉石,在石界享有"美石皇后"的尊称……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石美、民族风情独特,大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列入了广西旅游精品线路规划,"游奇山,玩奇水,赏奇石"的特色旅游日渐红火。  相似文献   

2.
蓝启章 《当代广西》2007,(24):48-48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珠江流域红水河中游,境内的广西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3.
正初识红水河是在学校的语文课本里,只有一个印象:红水河的水是红的。河水怎么会红?我老家环江驯乐河的河水就从来不红。驯乐河的水在植被茂盛的深山峡谷间穿流,水深处幽暗碧蓝,犹如大海蔚蓝深邃。上中学学地理,教科书对红水河取名的解释是"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而得名"。对这个说法,我有些怀疑,因为教科书对黄河取名的解释是"中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河水呈黄  相似文献   

4.
黔桂交界处,崇山峻岭,密林遍布。当记者驱车穿过原始森林,逼近大Ⅲ深处时,红水河便若隐如现地出现在视线中。 沿着红水河行驶了近3个小时,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天峨县坡结乡河口村八令屯。坡结乡位于天峨县北面,与贵州省接壤,作为围堰区第一期移民搬迁对象,全屯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6.
<正>龙滩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是红水河梯级开发龙头骨干控制性工程,是红水河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是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电工程。  相似文献   

7.
邱恒 《当代广西》2009,(18):62-63
当9月10日的夕阳将水墨画般的七百弄与红水河涂上一抹梦幻色彩的时候,首届中国广西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0,(13):14-14
因为有大河,所以建立了水电站。因为有了水电站,所以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说的就是红水河畔的"南方水电城"——大化瑶族自治县。蕴含巨大能量的红水河,引来了大化水电站和岩滩水电站,也因这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的诞生,孕育了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了便于两大电站库区移民的管理和充分利用电站的辐射带动红水河两岸的扶贫开发,1988年10月,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了。  相似文献   

9.
陆光春 《人大论坛》2006,(11):14-15
“罗天乐大桥总投资9700万元,建设工期两年。龙滩公司投资50%,广西、贵州两省区共同筹资50%。一条全长748米、宽13米、主桥墩高121米,单孔跨径240米的特大混凝土钢构桥于近日已开工建设,红水河两岸天堑变通途将变成现实。”这是罗甸县交通局对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胡鸿等10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及时申报立项修建红水河大桥的议案》的答复。  相似文献   

10.
中南海情系八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94广西抗洪救灾工作的亲切关怀金本毅今年5月下旬以来,广西先后出现了2次大的降雨过程,特别是6月中旬,桂北、桂*中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大暴雨天气,致使红水河、桂江、漓江、融江、西江等江河水位猛涨,造成全区性的特大洪...  相似文献   

11.
张重汶 《传承》2001,(5):45-46
2001年7月1日16时46分。随着龙滩水电工程左岸坝肩的隆隆巨响,龙滩水电工程开工典礼庆典会场礼花飞舞,鼓乐齐鸣,人们欢呼雀跃,红水河峡谷一片欢腾。经国务院批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我国第二大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了。龙滩水电工程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要的标志性工程,是红水河水电开发的龙头骨干控制性工程,是红水河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它的开发建设,对于推进西电东送,促进全国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满足广东和广西地区电力增长的需要,优化华南地区电源结构和…  相似文献   

12.
莫喜生 《今日广西》2010,(22):50-52
义江,广西临桂县的母亲河,也叫罗青江。由无数条支流汇集而成,流经临桂县境内86公里,是该县第一长河。  相似文献   

13.
傅传耀 《人大论坛》2014,(11):60-60
10月19-20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2014年会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的侗学文学研究会成员共95人参加会议,其中贵州参会者30人。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会长、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序顺出席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马山地处广西中部,红水河之滨,大明山南麓,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其中壮族三声部民歌堪称中国民歌一绝。壮族三声部民歌以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风格迥异的民族唱法,展示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蓝英参 《当代广西》2011,(12):51-53
东兰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群山王国之中,红水河自北向南穿过东兰全境115公里,早在青铜器时代,壮族先民们就在红水河沿岸生息繁衍,狩猎农耕。面对险山恶水,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民众,产生了许多幻想,于是铜鼓被先民们当作"神物""灵器",最早流传于红水河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东兰各个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6.
韦桂元 《传承》2013,(10):12-12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红水河上第一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天峨县始终立足资源优势,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县域经济永续发展。一、生态立县是天峨的必然选择天峨东邻南丹县,南连凤山、东兰县,西接百色乐业县,北与贵州省罗甸县隔红水河相望,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毛南等1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8万人。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业强省──“九五”广西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颜训宣桂海论丛1996年第3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并经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后5年,要继续加强农业,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建设"农业强省"。这是"九五"广西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一、一个富有挑...  相似文献   

18.
忻城县是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隶属来宾市管辖,全县辖5镇8乡共41万人口,总面积2541平方公里,其中,石山面积占66%。  相似文献   

19.
"山清水秀地干净"是我区一大生态品牌和优势,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更是要打造成生态西江、绿色西江及千里绿色走廊。去年以来,西江主干道涉及的7市32个县(市、区)重点抓好邕江、右江、红水河、  相似文献   

20.
建设旅游大省,促进“九五”广西经济持续发展苏长高"八五"期间,广西经济实现了加快发展,"九五"期间我们如何利用优势和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我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产业,而广西恰恰具有旅游资源优势和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