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以前读过多少遍了,今天重读,有许多新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在学校里学《为人民服务》,回到家里,母亲总要说,光会说不行,还要有本领。孩提时的事大多记不住了,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对于学《为人民服务》的体会和要求,在我心里始终是鲜明突出的。 十年动乱耽误了我的宝贵学习时光。幸运的是在1975年我被推荐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学习。从1975年时  相似文献   

2.
老百姓的道理龚育之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我看是一件宣传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好事。去年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当代人心中的毛泽东》.是对100名普通人的专题采访。来访者告诉我们。面对“你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哪些内容最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全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1944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响亮的口号。今天,每当人们走过中南海新华门时,就能看到新华门的影壁上镌刻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初心的宣示。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由来《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个战士叫张思德。  相似文献   

5.
一窑炭 一座山─—重读《为人民服务》尚春生透过字里行间我触摸到了一九四四年九月的情感一个生命以一窑炭火的光热温暖了陕北高原的阳光灿烂了所有的花朵与礼赞和《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一起升腾于人们的崇敬与怀念跨越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成为凝固朝火焰那个季节中国很冷...  相似文献   

6.
许多中年以上的人,对《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是耳熟能详。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的精神,号召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树立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就作为我们党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党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法宝。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回顾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诞生的始末,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写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天天读的“老三篇”,愚公、白求恩、张思德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主人公,毛泽东高度赞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毛泽东为一个普通的警卫战士写悼念文章,并且亲自参加追悼会,当场沉痛朗读了这篇感  相似文献   

8.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著名讲演。今天,重读《为人民服务》,深感其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社会环境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没有变。我们一定要坚持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  相似文献   

9.
张思德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人。尽管牺牲时只有29岁,但张思德却让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之动情,写下了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一篇流传60多年的《为人民服务》,令人深思,催人前行。至今,当人们捧读《为人民服务》时,张思德身上体现的那份为追求革命事业成功、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执著信念、无畏精神无不令人感动。感动并非因为一个人做了多大的事情,而是平平淡淡之间体现出的一种乐观向  相似文献   

10.
延安情思     
印象中最早听说延安,是在小学阶段。当时读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其中《为人民服务》中提到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就是在延安烧炭时牺牲的,毛主席专门写文章,高度评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对延安多了些了解,但也只是陕甘宁边区、革命圣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的重大考验。苏联失败,脱离群众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44年,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1945年,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深刻完整地阐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一段时期,被亿万中国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而巨大。“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曾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命服务”,则鲜为人知了。“为革命服务”是1940年毛泽东为赞扬魏一斋大夫的光辉业绩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而题的词。同时题词勉励魏大夫的还有周恩来的“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朱…  相似文献   

13.
正每次佩戴党徽看到上面刻着的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时,我就不禁想起与它有着密切渊源的张思德同志。1944年,张思德在挖窑烧炭时突遇坍塌事故,为救战友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专门指示要给张思德同志举办追悼会,并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会上,他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张思德在他短暂的11年革命生涯中,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15.
正1944年9月8日,历史定格在这天下午。这一天,毛泽东写下了著作《为人民服务》,此后党的七大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而作为"老三篇"之一的《为人民服务》,曾影响了整整几代人,今后仍将继续影响若干代人。这篇著作,是70年前由一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张思德的殉职而起的。7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回顾一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诞生始末和张思德的国事家事身后事,向读者解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是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在一段时期,被亿万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简明的话语,高度的概括,把我又带进了那难忘的童年时代。我第一次接触《为人民服务》时,还是一个只有10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1,(2):44
开拓性的事业需要坚定的信仰北京市密云县上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卓毅2010年4月,我在延安参加了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会后,我与全国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站在张思德塑像前,集体大声朗读《为人民服务》,那种感受至今让我震撼不已。  相似文献   

19.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作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这一历史性篇章,用简明而深刻的语言,科学揭示了革命队伍内部同志之间、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实质,凝炼概括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崇高思想道德。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的章程。现在《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外国都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从一个平凡的革命战士张思德之死升华出来的。继张思德之后,毛泽东还提出过“学雷锋”,其中心思想仍是为人民服务,争当革命的螺丝钉,先人后己,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20.
我入伍以后,曾多次读过毛主席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写的《为人民服务》。每读一次,都受到很大教育。特别是开头的一段话,在我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