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3,(5):18
正编者按: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管理乃至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讲都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拥有乃至争夺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充分使用,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乃至成为失败者,谁就面临着危机。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应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文章就如何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测评体系作了阐述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谁拥有高素质的决策层,谁拥有众多的一流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这早已成为明智的国家领导者的共识。为了保住或提高本国在世界的地位,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制定并实施了面向新世纪的人才开发战略。我国现在的干部人事制度仍然存在着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不利于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选人视野狭窄等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能进不能退。这已经是困扰多年的问…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崛起,已经改变了发达国家,并正在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被赋予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的涵义,创造知识并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以及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持续创新力,将成为影响一个企业综合实力和外部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竞争,已转变为对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今天和未来市场的准人证。而人才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谁拥有人才,谁将拥有知识和财富。图书馆是人类 知识的宝库,是人才成长的丰厚沃土,必将为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图书馆既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 的门槛,又是科学家、企业家成功的阶梯,更是高校学子获取知识的天地、科教工作者学术研究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谁拥有了人才、知识和信息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知识与信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因此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又是以人才的素质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形成丰富的人才资源的最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谁拥有第一流的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党政领导人才,需要大批有知识、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开拓型企业人才,还需要一大批有知识和较高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树立与新时期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标准与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现有的高素质人才的经营和转化现有的大量低素质劳动力,以满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竞争 ,归根到底无不是人才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谁拥有了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一、济南市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从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 ,济南市人才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 高层次人才匮乏。从总体上看 ,地域人才数量优势明显 ,但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据调查资料 ,1 997年济南地区人才总量达 3 6 96万人 ,当时院士只有一人。经过增补 ,2 0 0 0年中科院院士达 62 5名 ,工程院院士达 54 4名 ,而济南地区仅有院士 3人 ,远远少于青岛市 ( 1 4人 )。与经济发达地…  相似文献   

9.
黄日波 《人事天地》2010,(20):18-18
"广西要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适用的人才。"在畅谈如何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如是说。黄日波说:"人才是指在一个岗位上没人能做到,而他能出色完成的人;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就不是人才。"因此,中央提出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可谓是"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管人才努力营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体制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以才强,政以才治。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的人才素质高,谁的竞争力就强。世界各国都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之策,在加紧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面向全球攫取本国急需的高科技人才。在国内省内,各地也纷纷抢抓机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大力度,培养、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经过20多年的建  相似文献   

11.
康平  徐月高 《理论前沿》2004,(11):46-48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21世纪初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并行推进的三大战略之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整合力量、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我们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系着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积极稳妥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推进,应着重解决和处理好以下若干重大关系:(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资源大国。在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要顺利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各国间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而高科技的竞争的关键是民族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此,21世纪,谁具有人才优势,谁就能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我们国家即将加入 WTO,而我们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吸引、挽留人才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胡文君 《工会论坛》2007,13(3):148-148
人才的繁荣,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繁荣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和人才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迅猛扩张之势, 正在引发和牵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类文明产生新的变革, 对人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谁就能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 依赖于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人才发展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有的人才发展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必须建立新的人才发展机制 ,以适应人才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就如何构建新的发展人才机制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人事天地》2016,(4):42-44
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都应该放手。政府首先要放心,然后才能放手。要让用人单位成为评价主体。过去,我们一度偏离了以用为本的观念,异化为以考为本。只有让更多人不再盲目去考证,让就业更容易、创业更自由、创新更有梦,才能充分释放出人才活力。职业资格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需要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起科学评价人才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兴起。由此而导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亦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取胜。就我国而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赶超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肩负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双重任务的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知识经济大潮涌动的情况下,关注高校科研工作的走向。并制定适宜的对策,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新思路谋划党管人才。(一)必须创新观念。“党管人才”是一种新思路,创新观念是前提。在创新观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从旧的人才观向…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是复兴之需、发展之要、兴党之策。作为一个崛起中的中国,更是需要人才,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建立健全造就人才队伍的体制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坚持党管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才队伍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器。本文从人才概念和标准的演变出发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 ,强调要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理念 ,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的人才 ,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