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方博弈的关键仍然紧紧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后,美国和伊朗两大对头的博弈再度升温。双方的矛盾仍然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美国死死抓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不断向伊朗施压;而伊朗则充分利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优势,频频给美国制造麻烦。  相似文献   

2.
土耳其总理埃尔巴坎8月10日出访伊朗,一周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飞抵德黑兰,成为6年来出访伊朗的第一个叙利亚政府首脑。此两次访问不仅时间相隔甚短,而且是在美国加紧制裁伊朗的背景下,所以引人注目。 叙利亚多年来一直是伊朗的盟友,是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唯一阿拉伯国家,其总理出访伊朗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美国竭力促成叙利亚和以色列媾和之际,却去和美国的仇敌伊朗靠拢,不免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在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达马托”法案,决定对在伊朗和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资的非美国公司进行制裁的情况下,埃尔巴坎不顾美国警告,毅然出访伊朗,并同德黑兰达成价值为200亿美元的天然气交易,更引起美国的愤怒。那么,既然美国反对属预料之中的事,伊,土,叙领导人为何仍要接触?  相似文献   

3.
伊朗最关心的是美国提供安全保证问题以及结束美国的制裁、恢复同美国的贸易关系和外交关系在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将六国外长会议关于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转交伊朗方面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次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能否打破僵局,促使伊朗与欧盟英法德3 国和美国恢复谈判。据报道,伊朗目前正在研究这个新方案。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称,伊朗已经做好就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核问题展开会谈的准备。但伊朗同时也明确表示, 反对一个预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4.
都是为了各自经济利益李长久美国以伊朗“发起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积极谋求大规模杀伤武器”为由,最近宣布将中断与伊朗的一切投资、贸易关系和全面制裁伊朗,并呼吁其盟国采取同样行动,向伊朗施加压力。但是,美国的主要盟国或明确反对或态度晗昧。这一情况再次表明,冷...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 美国军舰10月19日摧毁了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海湾局势更趋紧张。 在此之前,美伊在海湾发生过多次冲突,但美国的作法看来主要是炫耀武力,威慑伊朗,原因之一是伊朗没有直接袭击美国护航的军舰或悬挂美国旗的油轮。10月16日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将失去信誉。据说,美国权衡再三,才  相似文献   

6.
德黑兰专电 美国总统里根最近公开承认美国早在十八个月前就与伊朗进行秘密外交接触之后,遭到伊朗当局的矢口否认。虽经里根苦心经营,断交已经六年的美伊关系未获转机。 里根的秘密外交在于争取被亲伊朗的黎巴嫩组织扣押的美国人质获释,而其基本的目的则在于改善美伊关系。在伊朗看美国的用心,是很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增兵伊拉克,第二艘航母战斗群也奉命奔赴波斯湾。人们纷纷猜测“布什舞剑,意在伊朗”。但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和国务卿赖斯则公开表示,美国“并未计划对伊朗发动战争”。究竟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手?一旦动起手来,伊朗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吗?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  相似文献   

8.
日前,人民网记者采访了著名军事专家彭光谦少将,就网友关注的"美国是否将对伊朗军事打击"作出分析——彭光谦介绍,伊朗一直是美国的心腹之患,搞垮伊朗,拔掉这个眼中钉,一直是美国的迫切愿望。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以后,有了一定的余力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10.
1、伊朗作出妥协的可能性在增大伊朗不会轻易放弃铀浓缩活动。但是,面对进一步升级的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动武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加之国内派系斗争的加剧,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面调整立场的可能性不能捧除。在核问题上,伊朗历来推行以强硬为主的“迂回战术”。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美国政府准备把伊朗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并有可能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公布这一决定。外界普遍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造成伊朗核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伊朗缘何提出与美国人民对话●本刊特约记者荣松德黑兰专电伊朗总统哈塔米去年底表示,他希望同“伟大的美国人民”进行对话。哈塔米说,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人类更需要进行对话,以消除分歧,增进理解。哈塔米的讲话立即在华盛顿引起了积极反响,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哈...  相似文献   

13.
陈铭 《瞭望》1996,(35)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5日签署了进一步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案,将惩罚在伊朗、利比亚石油、天然气行业投资4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公司,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对。这对伊朗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首都德黑兰像往常一样平静,没有出现去年6月美国宣布对伊朗制裁后的经济动荡、政治恐慌。  相似文献   

14.
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美国和伊朗围绕伊拉克乱局和伊朗核问题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双方的备战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美国是否会在短期内对伊朗动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海湾地区再次战云密布,美伊之战似乎又逼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张毅 《瞭望》2006,(Z1)
伊朗核问题形势正趋于恶化。如果伊朗一味抗拒下去的话,前景令人担忧。期间,美国默许和纵容以色列,甚至直接寻衅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10,(32)
<正>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8月1日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披露,奥巴马政府确实有以武力迫使伊朗弃核的计划。话音刚落,便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美国是否真的要打伊朗?又为何偏在此时披露动武计划?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24):21-21
彭光谦介绍,伊朗一一直是美国的心腹之患,搞垮伊朗,拔掉这一个眼中钉,一直是美国的迫切愿望。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以后,有了一定的余力考虑其他方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处于十字路口的伊朗核危机,前途未卜,对有关各方都是一个严峻考验联合国安理会为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设定的60天限期,已经于2月21日结束。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22日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的报告认定,伊朗没有履行1737号决议。对此,西方国家予以强烈谴责,要求安理会采取更加强硬的制裁措施,美国甚至以动武相威胁。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2,(8):57-57
伊朗军事能力究竟有多大,看一看家底便知分晓——伊朗王牌: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简称IRGC)是伊朗武装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被美国人认为是伊朗军队中王牌中的王牌。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20,(2):59-59
美伊——危机暂缓动荡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8日表示,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的袭击并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但同时表示愿与伊朗就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特朗普表态未提及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美伊危机暂时缓解。不过,双方的敌对关系本质上没有改变,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仍将继续,未来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