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09,(12):60-62
陈毅在1950年代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说:毛主席诗词有重大政治意义,但还是诗。作诗就是作诗,不要穿凿附会。这是一位诗人政治家的经验之谈。"文革"中,因为个人崇拜的戕害,竟有毛诗注释本将毛泽东诗词称为"精神原子弹"。  相似文献   

2.
肖胜云 《湖湘论坛》2007,20(6):85-86
李清照是中国词坛上光彩夺目的一颗巨星,为世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她在她的作品中抒发得最多的就是她的浓愁.纵观她的全部词作,其中所抒发的愁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离愁别绪,主要是与爱侣的离别之愁;二是骚人闲愁,是指在一些咏物词中所出现的人生慨叹;三是家愁国恨,是指李清照晚年遭遇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巨大伤痛.这些愁,占有李清照作品的大部分篇幅,观她的愁,可以了解她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进士,曾任冀州司户参军等职,并拜苏轼门下学习,名列苏门"后四学士",著有《洛阳名园记》等;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精通文学,是名门闺秀。李清照不仅在诗词方面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而且父母也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朱淑真是宋代女性文坛上一位颇有成就和个性的女诗人。她才华横溢,她的诗词就是其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本文从朱淑真诗词所表现出的爱和美的追求、对不和谐婚姻的抗争、对妇女传统生活方式的质疑、对广阔世界的憧憬等方面,揭示出朱淑真诗词中独具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宣和三年(1121),38岁的李清照离开青州老家,前往莱州,与分别大约五年之久的丈夫赵明诚团聚。在途中创作《蝶恋花》,到莱州后作《感怀》诗,诗词中有拂之不去的怨苦情绪。这证明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产生了“中年情感危机”,大概与长期分离的隔膜、赵明诚的情感部分转移、李清照的无嗣等复杂因素有关。但是,李清照与赵明诚已经建立起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感,相聚之后,矛盾随之化解消失。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这首慢词,紧扣悲秋之意,得六朝抒情小赋神髓,极尽铺叙之能事,以接近口语、朴素清新的词句潜入新声,体现词家不假雕饰的本色。其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心物交感、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研究,大多基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女性人物在政治实践中也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北宋著名女主刘太后在长达11年之久的垂帘听政期间,即在封建男权社会的政治大背景下,通过改立年号、提高仪礼规格、颁布诏令法律等途径和方式,表达了她与男性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欲望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意识。她在政治上欲与仁宗皇帝"二人同圣",在家庭关系中主张"夫妇齐体",甚至企冀把这种女主与男性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延续后世,成为中国古代女主政治人物中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一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似乎相当强大,因为到目前为止,似乎也仍然只有俄罗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给美国和欧盟出难题,据报道在伊朗核问题背后也有俄罗斯的影子。但俄罗斯还不够先进。从社会政治的实质上分析,俄罗斯至今也还没有走出专制阶段。尽管现在她已经建立起看来还算完备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框架,但俄罗斯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政治运作,这是其仍然落后的一个最突出的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9.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浓厚的政治情结 ,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政治和干预现实政治的倾向 ,其实这正是道教作为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宗教的特色之一 ,而道教所固守的黄老传统就是其政治情结的主要思想根源 ,也是我们理解道教政治情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外婆去世那年,母亲11岁,之后不久,她就坚决地、很有些固执地离开了学校,从我外公手里夺过了洗衣做饭缝缝补补的屋里活。 虽然外公一再劝她重回学校,甚至斥责她自作主张,轻重不分,但前途和未来太遥远了,她只是强烈地感到,外公就是她的整个天空,而这片天空,已经力不可支了。她不敢想象这片天空轰然倒下之后的惨象。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机关所属部门当一名普通公务人员,公务之余,见缝插针,孜孜不倦,痴迷于诗歌创作,这就是晓娜。数年前,因工作的联系,有幸认识了她。初次见面,只觉得她为人爽朗,待人热情,但尚不知她还是位诗人。2009年初春,在一次友人的聚会上,读到她从手机短信上发来的诗篇,始知她的热情,乃是源自于诗人的激情。现在她的《诗选》正式出版了,我又有幸成为了首批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28)
正"我还记得你的老师,去年也带一群学生来过。"一位茶馆女老板主动跟一位女生聊天。当时,同学们都领了令,在文殊坊几条小街上寻找他们的观察对象。这位女同学,在这家茶馆停下了。茶馆女老板知道她不是顾客,但让她坐在了自己守摊的位置上,一边同她聊天,一边麻利热情地招呼过往的客人,顺道还抱怨:"你们那群学生怎么要去隔壁,在我这儿坐多好。虽然没有空调,但这儿通风,凉快。喝茶就是要坐在通风的地方!"没有做成这群学生的生意,她虽然遗憾,但仍愿  相似文献   

13.
在松原市宁江区繁荣街民意社区有一位“知名”人士,她就是社区主任马秀云。1993年,她被选为宁江区人大代表。从此,她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全力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受到居民们的赞誉。为民排忧解难。平时,马秀云的口头禅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蕴含着深刻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意社区地势低洼,是宁江区有名的涝洼区,雨水排不出去,一下雨就往院里灌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周围几百户居民。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马秀云决心呼吁有关部门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她…  相似文献   

14.
她是第一位出现在世界冠军名录上的中国女性;她曾目睹政治风潮中的起起落落;她与与乒乓球结下了一生的未了情缘;她,就是邱钟惠。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7)
正以古典诗词为内容的一档节目唤起了许多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但这并不意味着古典诗词的复兴,正如中国文化厚积而薄发的特性,更需要在积累之后,创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章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伴随2017年的春节,火爆荧屏。一位年仅16岁的上海女高中生武亦姝的夺冠,更是引爆了人们关于古典诗词的种种话题。很多人甚至夸赞她是“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西方政治思想家关于教育对治理国家作用的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青 《思想战线》2001,27(3):133-136
历史上西方政治思想家们在其政治观中都非常强调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这表明他们早已看到了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及其对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观点尽管还不具有完整的系统性、科学性,但对后世各国施政中高度强调教育的政治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被人们誉为“词家大宗”的宋代词人李清照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涉及,更无人以此专文论述。近期内,读了李清照的有关作品、论述,联系她的生平经历,和词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发现李清照之所以成为一位著名的才华横溢的词人,与她重视民间文艺,勇于吸收新鲜的民间文艺的养料是分不开的。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宋代的词,是继汉赋、唐诗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大凡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总与民间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这是  相似文献   

18.
元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诗体之一,她与唐诗、宋词三足鼎立,并驾齐驱,以其自身的特色和美感,在中华文明史中熠熠生辉,受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和劳动人民的喜爱。然而,历史上的散曲,虽然规模之宏大,光彩之炫目,为人所赞叹不已,但近多年来,她远不及她的诗兄词妹们那样青春永驻。昨日辉煌的元曲似  相似文献   

19.
金涛 《今日广西》2008,(3):66-68
与许多“80后”作家相似,张悦然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中文系教授。小时候父母对她有很多期望,送她去学过画画、学过琴,还让她接受过书法之类的艺术教育。有些她做得还不错,但经常是很不投入。当时她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很想告诉父母她不喜欢学这么多东西,只是喜欢坐在那里发呆,后来她知识这是一种做梦的表现,从小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那儿做梦。  相似文献   

20.
法国女诗人茱迪特·戈蒂耶的<玉书>是最早的法译中国古诗集之一,在当时的法国乃至欧洲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这本书中,茱迪特翻译了六首李清照的作品,并在前言中特别介绍了这位中国最杰出的女词人,给予极高评价.她对李清照的解读与译介既富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气息,又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改造,两位不同国度的天才女诗人相隔数百年后,在<玉书>中碰面,并产生了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