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偏向"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早期都曾采用过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城市偏向"在多种城乡制度设计上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因此,必须对户籍制度、农地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赵义 《南风窗》2012,(19):10-10
8月31日,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2012广州论坛.新型城市化发展高峰论坛"。此次论坛是广州论坛的第三届,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社科院、中共广州市委、中山大学共同主办。广州走新型城市化的雄心在中央级智囊机构和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学者那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战略之际,广州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择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新型城市化。21世纪影响人类的两件大事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斯蒂格利茨语),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走向,不仅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发展的持续性,也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眼里,城市化是将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直接创造并分享城市文明的过程,势在必行。许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也充斥了农民拿到居民身份证和领到退休金后的喜悦。然而,记者近期对佛山、广州城市化进程的调查却表明,与"名义城市化"的深圳相比,在实质内容上大大超前一步的两地城市化更多的是一个困难重重、矛盾纠结的过程,它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兴起和发展的。工业化对生产要素空间集中的内在要求造就了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崛起。然而,城市化雏形一旦出现之后也便有了自身的运行规律,形成既与工业化相联系但又有别于工业化的独特特征。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的城市化进程呈现s型,即在城市化初期,由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一个过程,故而城市化进展并不快,呈缓慢发展的特征,以后随着生产要素聚集的加速,城市化开始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7)
正未来,将有三股看不到的力量影响甚至决定新一轮城市化的走向。那么,一线城市中,谁将是赢家?一线城市的房价经过过去十多年的飙升,已经锁定在一个高位。但你必须知道,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未来,将有三股看不到的力量影响甚至决定新一轮城市化的走向。那么,一线城市中,谁将是赢家?第一股力量是市场。中国的"普遍城市化"已走过高潮,二三线城市住宅库存高企,而"大城市化"方兴未艾。未来,生产要素将继续  相似文献   

6.
美军热炒"电磁珍珠港事件" 不久前,美国某权威杂志对下一场世界战争进行了预测: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蘑菇云,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闪过,各种计算机系统中的一切数据都将被抹去,所有电子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网、通信网都将陷入瘫痪,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将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文章指出,这并非耸人听闻,因为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大规模使用后,世界就将变成这般模样.  相似文献   

7.
经过了东亚经济危机与日本经济的长期下滑之后,许多观察家认为,东亚独特的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累赘,并且过时了。不仅日本继续保留着这一模式的多个方面(尽管它试图对其进行改革),而且,正是由于日本做出了典范,中国也正积极采纳新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各种要素。而更加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经济的成功以及"北京共识"的影响正激励着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这一模式。本文探讨了东亚发展主义模式的形成轨迹,并指出,宣称这些模式已经走向末路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8.
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在联合国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以来,建立"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理念,这一理论是中国执政党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国际延伸,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1989年东欧剧变后,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将一统天下。时至今日,"历史终结论"已经成为历史笑料,西方国家要以"民主、法治、市场"等西式发展模式一统江湖的梦想正在走向"终结",其在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方面的话语优势迅速消退。面对"民主、法治、市场"三支箭失灵带来的"后西方世界"之乱,应如何应对?"后西方世界"将走向何方?只要世界"后西方化""去西方化"的进程未完结,世界乱局就不会了结。这一漫长过程需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0.
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过什幺"穷人的原子弹"。所谓的"穷人的原子弹",也从来没有掌握在穷人手中,穷人只有挨"廉价原子弹"的份。"五胡乱华"时,曾有个后赵国,后赵国有个以残暴著称的武人石虎。这石虎能"青史留名",就是因为他带兵打仗,喜欢屠城。史书曾用这样一件史实描述他的武功,一次后赵派他攻打一座城市,同时派出一文官,准备接管该城。城下,石虎照例又开始大屠杀,直杀得那个文官愤然质问石虎:"你把老百姓都杀光了,让我这个官还怎么  相似文献   

11.
尹鸿伟 《南风窗》2011,(12):50-51
城管之难反映的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问题,更折射出中国城市化急剧扩张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不能因为现代化、城市化而失去乡村,必须使人力、物力、财力等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流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会像中国一样拥有那么多无证小贩,而且他们随时与城市管理者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冲突。"追求更为便捷或更好生活是人本能,当乡村与城市之间差距甚大时,人们自然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及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穆沙希德: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共同经历过时代考验的"铁哥们"。中巴友好关系已持续50多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在世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此后,中国的外  相似文献   

13.
人的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洋 《南风窗》2011,(7):59-60
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的落后。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落后于全世界50%的水平,也落后于多数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的落后。光辉的城市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形成鲜明的对照,即使是人均收入最低的省份贵州,其省城贵阳也是高楼林立,高架桥纵横,按一个外国朋友的话说,贵阳"也是拿得出手的"。在发达国家,乡村和城市一样好;在不发达国家,城市和乡村一样糟糕。世界上多数国家没有户口限制。在穷国,农村人进了城,找块儿空地搭个窝棚把家安上,久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学术界重新出现了一股研究世界政府或世界国家的热潮。其中,建构主义者亚历山大.温特开创性地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引入到世界国家的研究中。鉴于德国哲学家阿克塞尔.霍纳特的承认理论构成温特世界国家观的重要理论资源,可以从承认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否如温特所说那样不可避免。通过比较温特世界国家观与霍纳特承认理论间的异同后,可以发现两者虽然在"四因说"几乎同构,但前者对后者做了重要的修正。然而,不论是两者之间的同构还是温特对承认理论的修正,都导致他有关"世界国家观的出现是必然的"这一结论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3)
正"修正主义"学说冲击了"欧洲中心论",扭转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西方的殖民时才能被提及的命运。但是,"修正主义"仍旧无法摆脱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成功国家身上浓重的欧洲色彩,即现代世界的诞生来自"欧洲奇迹"的扩散。我是谁?来自何方?又将归于何方?这是人生哲学探讨的命题。我们身处的现代世界来自何处?这个世界又将走向何方?这是历史哲学探讨的命题。这样的问题也许难有答案。然而,当下中国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4,(20)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以户籍制度改革始,以行政区划调整终,新一轮"城市化"跃进正在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可看作是过去几年风光无限的"经营城市"的升级版。众所周知,在相当部分地区,"经营城市"的核心在于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城区或郊区农村的土地,然后以较高的价格转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0)
正作为改革开放先锋,广州重回"开放门户"高地,吸引"500强"为代表的高端要素聚集,已经是箭在弦上、枕戈待旦。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落户广州,是时隔4年该论坛重回中国举办,也是第五次在中国举办。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适足给中国大城市带来转型动能的,更多是已有成熟发展模式的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先锋,广州重回"开放门户"高地,吸引"500强"为代表的高端要素聚集,已经是箭在弦上、枕戈待旦。  相似文献   

18.
黄河 《国际展望》2014,(3):68-87,156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跨国经营。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经济体,在境外形成了若干个原油和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油气、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风险性无疑是跨国公司经营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必然会遭遇两类风险:经营性风险和国外政治性风险。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现身于国际商业和资本市场,国外政治风险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国家经济安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宣言>一章得出的精辟论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却不同程度的遭受某种挫折,这便向"两个必然"理论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辩证地分析其新变化的原因.同时坚信"两个必然"理论没有过时,它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8)
正任何一座城市、一个"中心"的崛起,最根本的推动力都在于它成为了这一区域的资源集聚地和分发地。广州是珠三角和华南的要素集聚中心,随着城市的扩张,疏解城市功能成了必要。南沙,将崛起为广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全球各大城市建设"副中心"的热潮发轫于1970年代,彼时,发达国家进入了工业化的巅峰,而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巨变。这一时期,由于通讯技术的成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