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经济周期延长;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要求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从直接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向间接的经济调控,从被动实施转向主动实施。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中良 《探索》2002,(4):92-9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和市场调节比重扩大的必然反映,更多的表现为供给制约型,而不是生产过剩型,带有明显的体制特征。虽然商品经济运行本身所固有的累积性和加速性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但由于中国的经济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它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或者消费需求约束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通常,经济周期波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都普遍否认存在经济周期现象。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存在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出现多次的经济衰退,甚至爆发经济危机。因此,探索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是经济理论界一大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仅就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谈点粗浅看法。一、以高投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是导致我国经济频繁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财政政策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视角,考察了新中国60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财政政策的下一步取向: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推进"两个重点"与"两项改革"。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周期波动,这是经济系统非平衡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要积极驾驭和主动利用经济周期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制定和实施经济周期非平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这里,所谓非平衡就是承认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这一客观事实,承认经济发展具有扩张和收缩的阶段性差别,承认国民经济在不同阶段上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异;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波动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是要避免由政策因素不当造成大起大落和减少由经济波动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就是要在经济运行中实现发展、改革…  相似文献   

7.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性,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长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周期波动性,每一周期波动都有“高涨——低潮——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按规律办事,对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最早以显著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规律.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后,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为经济危机周期.每一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深刻论述了经济周期爆发的原因和物质基础。本文在梳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背后的马克思周期理论依据进行了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阶段,在新常态下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需求,坚持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周期性的起伏现象,每次周期波动都要对生产力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坏.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供求关系紧张,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研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及特点,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避免或减少周期波动造成的损失,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及其特点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中循环出现经济增长上下波动的现象,每一个经济周期。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周期长度和波动幅度取决于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和宏观经济决策。波动幅度大是我国经济波动的重要特点。主要原因在于:一、维持1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乃是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已达到最高水平,粮食增产潜力有限。二、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对全国经济,各级政府的行政决策对地方经济仍有重大影响。这两方面突出的国情结相合,便形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力机制:在中国无论哪一届政府,其首要任务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