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领导艺术,他的回答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在答复“什么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时,他说:“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2.
有人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领导艺术,他的回答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在答复“什么是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时,他说:“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3.
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说明了自己见多识广,又能说明别人少见多怪,从而确立自己的专家地位。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改革,现在连伊拉克都踢不过?”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足球比赛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人问:“你为什么老是说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4.
一 在50岁以上的人当中,肯定有人会认为,这个题目值得做文章,而且要大做特做。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立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毛泽东同样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人拿出自己的2万多元血汗钱去无私地帮扶一个与自己无亲无故的贫困家庭,肯定有人说他“傻冒”或“神经病”,然而,黑山县四家子镇四家子村的党支部书记夏忠君竟做出来了,而且做得很诚心,做得很坦然。每当别人问及何故,他便朴实地一笑说:“谁让咱是他们的‘当家人’了。”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14):31-31
时间接近晚上9点半,沙发上正襟危坐的大师,仍在大谈养生之道,男女主持时不时地用恍然大悟般的拖音接话,并频频点头,貌似了然于心。观众席里有人奋笔疾书做记录,也有人耷拉着头“小鸡啄米”。这是湖南卫视《百科全说》的录制现场,这档节目曾是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养生荧屏”。  相似文献   

7.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不见他们平时学习,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公款窃取文凭,二三年后摇身一变竟成了硕士、博士,为自己的升迁“贴金”。这些硕士、博士,学费有公款付,论文有人代写,考试有人代考。自己惟一要做的,就是拿文凭,取得升迁的资格。这种用权力、公款窃取的文凭也是一种腐败。文凭腐败现象,它败坏了学风,使我国的一些学位水准大打折扣。这种“含水文凭”为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打造了升迁的台阶,对那些扎实学习,忘我工作的人是一种打击。如果任其泛滥,不仅损害我国教育制度改革,而且败坏党和干部声誉。透视文凭腐败现象,有…  相似文献   

8.
关于成就感,在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着这样的看法。有人认为自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整天接触的是“平凡之辈”,干的是“琐碎之事”,体会不到成就感;有人认为自己对基层不熟悉,一时出不了成绩,没有体现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价值,显示不出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雷锋的人生哲学“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一种富含哲理的人生价值观。“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10.
李隆汉 《廉政瞭望》2006,(11):23-23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晚年时他把自己的两只眼睛弄瞎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哲学家平静地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老人充满玄机的回答令人匪夷所思,但在读过下面四则故事后,也许你会顿觉豁然。  相似文献   

11.
廉政之本当克己省身○漆应得廉政建设的根本,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克己省身”。“克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战胜自己,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省身”,就是要时常提醒自己,严以律己,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克己省身,归根到底是提高干部...  相似文献   

12.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老板选择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农村主事。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刘树生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多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他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还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连长理家     
下海潮,有人做生意发了财,有人当经理做了老板。他却相反,自愿从机关到连队当连长,有人说他傻,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头顶家乡云,脚踏家乡土,农场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14.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季文子戒奢华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听说用自己的美妻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这样,原来讥笑季文子吝啬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榜样去做。当时,因为季文子的影响,鲁国上下崇俭戒奢,蔚为风气。诸葛亮俭以养德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高位显,身在一人之…  相似文献   

16.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德国人“死板”.有人监督没人监督,都一样“钻死胡同”较真儿。哪怕是夜深人静没人没车的红灯下.驾车人也一定会坚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却认为做得很对。只有形成一个好习惯,才能表现出高尚的社会公德,让人觉得是那样有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医大某心理学教授在一次护士培训班上,讲到护理人员如何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时,现场做了一个游戏:他把班上的护士分为两队相对而立,要求护士们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将对面的护士弄到自己一方就算胜利。其结果只有一对护士相互交换了位置。教授当即对这两名护士的行为进行了肯定。他说:“他们双方都在为对方着想,  相似文献   

19.
朱美芳 《党课》2008,(2):60-62
有人曾戏称“拆迁难”是当下的第一难事,谁都不愿干,谁也不好干。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唐闸镇街道过渡房集中区管理员朱美芳,用自己的爱心与诚心去体验拆迁户的苦与乐,赢得了拆迁户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至今,中国的经济学家有很多,但是作为教育学家、教授经济学长达70年的只有陈岱孙一人。他80多岁时还给本科生上课,90多岁还带博士生,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回顾自己的一生,陈岱孙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有人感叹,就这一件事,足以让人景仰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