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知贪的钱越多事,发后判的刑会越重但,贪官们还是追求贪更多的钱。明知医院『承诺』不收病人『红包』但,病人不送『红包』还是不放心。  相似文献   

2.
报载,荣获“信得过医院”称号的某妇产科医院新年又有新举措:凡病家所送的“红包”一律转送院部,用以奖励举报者、上缴者及救助特困病人。笔者以为,用“红包”救助特困病人固然值得称赞,但与其如此,倒不如将“红包”退还给患者更好。 “红包”作为医疗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起初人们  相似文献   

3.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比如常见的红包,最初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礼尚往来的人情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本无可厚非。但近些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红包代表亲情和友情的象征意义逐渐蜕变,以此谋求利益的功能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报载,深圳市纪委在反腐倡廉中,大力整治"红包"现象,在银行专门设立了"廉政账号",供那些收了"红包",不愿装腰包,但又不愿交到纪检机关的人,将钱存入此账号,换回一张回执,换回一份清白和安心.  相似文献   

5.
医疗“红包”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岷 《发展论坛》2001,(7):62-62
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医生收受“红包”,这种现象在医疗活动中长期存在,虽经多种措施整治,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和杜绝,成为医疗系统的一个顽疾。而且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医疗中发生的“红包”也有了新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病人的医疗费用大多是由公费承担。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其目的是想得到医生的细心治疗,或得到特殊的照顾。病人应交的医疗费用照样交纳,医院的收入并不因“红包”而受到影响。所以,一般将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尽管上海的医疗服务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针对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或拿药品“回扣”;对病人态度冷漠,服务不够周到方便;收费不够规范等问题,上海市卫生局决定多方面采取措施医治影响行风建设的顽症,其中之一便是严禁收受“红包”和其他馈赠。凡是接受“红包”、接受医药企业“回扣”情况严重的,按有关法规吊销医生执业证书,或清除出医疗服务行业。上海:收“红包”拿“回扣”者取消从医资格@学全  相似文献   

7.
包地     
时间:2007年年终的一天地点:某农场连队职工家人物:甲:老马乙:小郭丙:连长乙:广播宣传要包地,生产资料全自理。哎,明知今年受灾损失大,我哪里有钱来自理。我不信,没有钱,就包不上地!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还是找我的朋友,来商量。(敲门)甲:谁呀?进来。嗷,是小郭,来坐。乙:马哥,你咋还练书法的呢?队上的地都快包完了,你咋不着急呀?甲:着急有啥用,手里没有钱,也不能胡来呀。乙:我们得想办法呀。甲:还想办法,前天照你的办法,你  相似文献   

8.
塞红包     
不久前,岳母住院了,诊断是胆结石,得做手术。同病房的病人给岳母说:“你明天就要做手术了,怎么还不去给手术大夫塞红包?”“听说不塞红包,医生就给你肚子里塞纱条。”听着这些可怕的话,生活在农村的岳母有些胆怯了。可她没有给我说,只是教我去给医生说说,看这手...  相似文献   

9.
说钱     
陈村  程远 《廉政瞭望》2005,(2):13-13
钱本是最没说头的东西,说也白说, 还容易说得伤心伤肺。我们挑一些不太 刺激的说一说吧。 以物易物的时代诸多不便,催生了 钱的诞生。几千年来,充当货币的有贝 币、铸币、纸币、信用卡,以及永恒的黄金 白银。钱是被人惦记最多的东西。惦记情 人会心猿意马,有七年之痒。而想钱的群 众基础可靠、广泛得多。一位写作的朋 友,将《我爱美元》作为小说题目,引来视 线无数。一张纸,被无数人摸来摸去,不 赶紧扔了,还要买个好钱包供起来,甚至 贴肉存放。明知钱是最脏的,几乎所有人 数完钱后并不洗手。男人粗鲁一点也是, 连美丽的小姐们也不肯高洁,钱真是神 了,  相似文献   

10.
尚大夫拒收红包酒泉地纪委1993年10月8日,玉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住进了一位病人,经检查,确诊为胆结石,需要手术治疗。临做手术前,病人家属悄悄找到主治大夫尚义,塞给他一个红色,尚大夫婉言谢绝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们是不收红包的。”病人家属又...  相似文献   

11.
施露 《党建》1995,(10)
除“瘤”有方──南京市鼓楼医院治理“红包”记事施露一、长在医院里的“肿瘤”近几年,白色的医院跟红字之间发生了奇怪的联系,不是因为那“红十字”,而是一个个递向医务人员的“红色包”。“红包”始于何时,恐怕没人能作准确回答。但几乎每一个病人和家属,都确切地...  相似文献   

12.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大概无人不晓。它是可以用作兑换货物的货币,是等价物交换的流通媒介,是体现富有或贫穷的标志。钱这东西,自从人奕制造了它,社会上流通了它,就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带来了竞争,带来了发展,带来了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等级之分,带来了明争暗斗,带来了你虞我诈,带来了腐败现象。钱这东西,本来是不偏不倚的中性媒介,但人们赋予它等货物流通的本能后,就显得神奇莫测,且有种种功能之说,诸如:钱是购物券,可用来购置吃、穿、住、行之物,解决生活所需;钱是打门锤,可用来敲开衙门、牢门、直至心扉;钱是通天路,一个“红包…  相似文献   

13.
正微信红包这两年非常流行,因为微信抢红包发生争执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发出微信红包后究竟能否要求抢红包者返还呢?转账红包发错对象,有权要求返还微信红包有支付、转账的功能,实践中,常有人通过微信红包进行钱款支付,如果发红包是用于向特定人进行支付、转账,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生支付错误的情况,可以要求收到红包者予以返还。例如,甲借给乙50元,乙欲通过微信红包向甲还款50元,但因为乙操作  相似文献   

14.
<正>红包是我国社会人情往来中常见的现象,但透过诸多官员贪腐的案例,人们总能从中窥测到"红包"的影子。还有官员专门设定红包金额限制:每次收受红包数额控制在5000元以内,超过数额的要退回一些。作为人情世故表达载体的"红包",缘何会成为诱发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脓包"?"限额红包"或可折射出官员群体中某些普遍性认知误区。  相似文献   

15.
惯例     
在陕西省山阳县猛柱山水电站的开工仪式上,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县委、县政府几位剪彩的领导,竟然当众收受红包。一时全场哗然,台下嘘声一片。这件事,主办者办得确实有点蠢。他们把数份很厚的红包放在托盘上,上边用红绸盖住。等几位领导剪断红绸之后,便“绸落红包见”。接着,他们又当着大家的面,拿起红包,恭恭敬敬地递到几位领导的手中。弄得这些领导很为难,不接吧,“盛情”难却;接了吧,可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据说,这几个领导的表情也各有不同。有的很“坦然”地接过红包,装入自己的腰包。也有的面露难色,最后还是半推半就地接了过去,场面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16.
县官送礼     
王厂长第一次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发现红包时,他并不责怪送红包的职工,而是迁怒前任厂长。他认为,前任若能洁身自爱,廉洁秉公,心系工厂,关心职工疾苦,不见红包行事,不滥用职权,厂里就不会刮起红包风,他自己也不会因收受红包受到党纪处分,被免了职务。因王此,王厂长对送红包的职工采取批评教育,亲自找其谈话,当面送还红包,主动为他们保密。对他们的困难和合理要求,能解决的当即拍板,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说明原因,解释清楚,请他们谅解。并按照中纪委《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细则结合厂里实际制定出“党员、干部十不…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红包和红包现象已蔓延于市.人们也都见怪不怪了。但忽然间从新闻传媒上,见到一组校园送红包的电视画面,我仍然感觉十分警醒刺目,并沉思良久。  相似文献   

18.
大款的反击     
张峰 《党史文苑》2002,(5):20-20
不知钱先生是贪污受贿还是制假售假、是搞“豆腐渣”工程还是搞传销赚了大把的钱,总之,钱多先生的钱多得不得了。一天,钱多先生看报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金钱能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金钱能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金钱能买到书,但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  相似文献   

19.
赞扬的底线     
平日喜欢翻阅报刊,总能看到这样的赞扬报道:某医院某医生为病人着想,拒收“红包”或退还“红包”多少多少次;某学校某教师爱生如子,从来不打骂学生;某商店经理积极组织货源,从不销售伪劣商品;某县某乡镇从未拖欠教师工资。  相似文献   

20.
<正>福建省龙岩市冠豸山机场管委会原副主任、连城县政府党组成员吴大东,第一次面对开发商送来的红包,心中忐忑不安,既怕收了钱坏了名声,又觉得那一大沓钞票还是很诱人的。几经心理斗争,退又没退成,便"不管了,随它去"。这个"随它去"彻底突破了吴大东的底线,吴大东终因多次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伙同他人通过虚开餐费发票等手段非法占有公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公款吃喝、送礼、收受礼金等,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