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现状1、收支水平低,与全省差距拉大。2001年1—10月,全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214元,只相当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的36.9%,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1:2.50(以最低收入家庭为1,下同)扩大到1:2.71。1—10月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3101元,只相当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的48.4%,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1:1.93扩大到1:2.07。  相似文献   

2.
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广西速度",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背景下,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区经济虽然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但受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影响,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区情尚未根本改变。2011年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9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3.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6,(3):115-115,117,119,121
人均耕地1.4亩 4月上旬,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去年10月30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0年前的1.59亩和2004年的1.41亩,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海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3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由上年的93.3%上升至94.5%,与全国平均的绝对数差距也由上年的628元缩小至576元.但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雨水充沛、阳光明媚,自然条件优越,且背靠祖国巨大市场,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何在?除了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主要原因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一的农民小生产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做大做强,无法有效规避风险显然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9,(2):62-62
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列入未来12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从2009年起,我国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1497万增加到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1067元的扶贫标准还将根据2008年度物价指数做出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正>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在全国均居于领先地位。2009年,该地区人均GDP达到5612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125元)一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67元,而全国平均值为17175元。  相似文献   

7.
伍朝胜 《当代广西》2013,(10):37-37
在北海市最近召开的大会上,盘点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一组数据引人眼球:2012年与2008年相比,北海地区生产总值从276.49亿元增长到630.78亿元,翻了一番以上;人均GDP从2008年的1.76万元提到3.9万元以上,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从27.03亿元增加到100.09  相似文献   

8.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9.
庄光明 《政策》2013,(8):55-56
近年来,宜都市围绕"全国百强县市"、"全面小康县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三大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为冲刺全国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4.7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工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增长41.9%;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1元。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更强决心加速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09,(4):I0002-I0003
孝义是山西省第二个跨入全国百强的县市。2008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0.2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3.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06元。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由全国百强第96位前移至第88位。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新春伊始,浙江"促农增收"捷报频传。2013年,丽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24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至此,浙江省所有11个设区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迈过万元门槛。201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106元,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缩小到2.35∶1,成为全国"均富"水平最高的省区之一。精彩的成绩单和"蝉联"的背后,是浙江着力消除体制障碍和制度弊  相似文献   

12.
施本植 《创造》2003,(2):4-6
一、云南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基础及条件从云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看,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云南的任务比全国更艰巨。主要原因在于:1、云南目前的人均GDP水平较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现价计算,2000年云南的人均GDP为4637元,只及全国的65%。2、云南的GDP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排位后移。全国经济增长率从1996年9.8%回落到1999年的7.2%之后,2000年回升到8.3%,2001年也实现了7.8%的增长。云南经济增长率则由1996年的10.4%回落到1999年的7.2%,之后,2000年进一步回落到7.1%,2001年更降至6.5%。云南已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7,(3):61-61
18265元和7335元 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0.9%和9.3%,百姓收入水平继结稳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第一年。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力争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全省的工作大局,也是我省今后1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还有1万多个相对落后的村、165万贫困人口和602万低收入农村人口的河南来说,要同全国一道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务是何等的艰巨。据测算,今后18年,…  相似文献   

15.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12,(10):27-28
浙江人的腰包一直是比较充实的:2011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连续第27年居各省、自治区第一;浙江的贫富差距也是最小的: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37:1,远低于全国平均数。  相似文献   

16.
满洲里新颜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蕴含的是一种美好希望,孕育的是秋天的收获。当春天的故事唱响神州大地的时候,满洲里也谱写了自己的春天的故事。刚刚走过的"十五",是满洲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满洲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满洲里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五年间,满洲里人经受住了一个个挑战和考验,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和险阻。一年一个主题,五年五大跨越。一组组统计数据凝结着满洲里市五年来上下同心奋斗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国际贸易旅游城"向新世纪交出的最精彩的答卷。"十五"时期,是满洲里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五年来,满洲里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口岸"的工作方针,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建好口岸城市"的发展主题,实施"北拓南联、梯度推进、拓展陆海联运、构筑陆桥经济"的开发开放战略,深入调研,冷静思考,准确把握,理性推动,破解了诸多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潜力、经济增长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释放和激发。"十五"期间,满洲里市地区经济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0.5亿元,年均递增32%,发展速度超过呼、包、鄂地区,位居全区第一,在全区经济总量的位次也由2000年的第30位上升到2005年的前15位;人均生产总值38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1亿元,增长了4.2倍,年均递增32.9%,进入全区十强县,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唯一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九五"时期的15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120亿元,增长了7倍;口岸过货量由"九五"时期的2000万吨增加到"十五"时期的近6000万吨,增长了3倍,保持了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货运量由2000年的59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752万吨,增长了2.9倍,年均递增24.1%;海关关税及代征税由2000年的2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1.9亿元,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中排第1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5.5亿元,增长了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353元增加到2005年的10006元,增长近1倍,年均递增13.3%,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鹏  白培枝 《前进》2008,(8):34-35
根据国家统计局山西省调查总队对全省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的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末,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32.42元,比上年增加238.81元,增长14.1%,增速高于上年5.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与全省农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由上年的1487.31元扩大到1733.24元;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588.20元,比上年增加124.66元,增长8.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均每个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3390.1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5086.89元的66.6%。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8%,2006年仍可保持在9%左右。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速度达5%,2006年仍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04元,同比增长11.8%,均超过GDP增速。截至200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目前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消费者负担加重。2005年,就业形势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97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06年,就业形势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人口净增数逐年减少,人均GDP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更快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到2005年底,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近6%。  相似文献   

19.
马朝晖 《政策》2012,(8):39-40
钟祥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农谷"建设旗帜,争创全国百强,为加快构建支点作出应有贡献。力争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万元和1.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一...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12,(1):200-200
合川区三汇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3421"工作思路,以争创全国百强镇、全国园林式小城镇、全国知名旅游小城镇为目标,强力实施"扩量、提质、升级"三大战略。五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2.5亿元,年均增长26%;财税总收入从6120万元增加到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672元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