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之“跨国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兴起,国际法的立法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国际法立法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国家间立法”转向“国家间立法”与“跨国立法”并存的多元化立法模式。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作为国际秩序中与国家、国际政府组织并存的第三种力量,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行为体,并在跨国立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所从事的主要是事务性的立法和法律的编纂,制定的主要为国际软法,但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遵守。同时国际非政府组织还进一步推动和影响了国家间立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让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凸显。然而,人们对于如何在国际法上界定网络空间的性质有较大分歧,这直接影响到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规范以及治理机制的确立。国家治理和国际问题的治理都离不开法治,网络空间治理也不例外,要确保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发展,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必须实现法治化。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法治化是由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法律和政策来共同保障的。从国际层面来看,需要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有关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法律体系;从国内层面来看,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引领网络安全立法的方向,并确保国家网络安全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前,村委会选举规则由法律规范、官方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三种类型的渊源构成。对村委会选举规则渊源的发展,有四条建议:应逐步取消地方立法,建立以法律为主的全国统一的规则体系;应从附属性立法模式转变为单独立法模式;官方规则应逐步由立法吸收;在细化立法的同时,应为非正式规则的生存提供适当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4.
立法过程大致可分为确立立法目标、设计立法草案和法律创制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确立立法目标是为了实现立法目的,应当遵循三项原则:严格依据宪法、定性定量定时分析和以“满意”替代“最佳”。设计立法草案是用具体的文字使已确定的目标层次化、具体化,可以从分层细化原则和优化组合原则入手。法律创制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经过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公布等一系列立法行为制定或改变法律的阶段,是完成立法过程的决定性阶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其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此开放性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由数量型立法向质量型立法,由创制法律向统筹法律与清理、编纂、修改法律,由“摸着石头过河”向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模式,由粗犷型立法向精细型立法,由立法的片面性向把各种社会关系合理纳入到法律范畴内的五个方面的转变;同时,要关注社会、民生、经济、科技和商事立法,注重法律的良善问题,注重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公约与国内立法的衔接,把它们纳入到我国的法律体系范畴中来,关注国际立法的动态,积极融入国际法律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6.
立法是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 ,法的实体正义首先需要法律创制过程的一系列程序规则来保障 ,法律创新的程序价值与法律实施的程序价值同样重要。我国当前的立法特别是地方立法过程 ,并没有使程序的参与价值、合意价值、理性价值和道义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揭示并分析这些问题 ,对于完善立法制度 ,实现立法过程的程序价值 ,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发达且频繁的国际经贸交往情形下,传统的知识产权跨国诉讼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需要。变革传统制度的要求,就是扩大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管辖权。知识产权冲突法的实证还表现在一些内国法院纷纷适用外国的知识产权法。我国立法应区分知识产权案件与普通民商事案件的差别,除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外,还应创制专门的涉外知识产权司法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8.
绿色壁垒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的产生源于全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贸易保护主义则推动了其发展。绿色壁垒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为依据,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采取绿色壁垒措施必须遵循WTO的非歧视、透明度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等基本原则。面对我国国际贸易深受国外绿色壁垒影响的现状,我国应以国际规则坚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制定绿色产品及其包装发展鼓励条例,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绿色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社会治理需要三个有效结合,即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结合、立法防控与技术防控结合、国内治理与国际合作结合。要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自律有效结合,政府必须转变网络社会管理理念,明确网络社会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提升对网络社会的治理能力,推动公民有序参与网络社会治理。我国应借鉴网络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完善网络立法体系的同时改进技术防控体系,更好发挥法律与技术的双重作用,也就是要完善网络立法体系,改进技术防控体系,实现法律防控与技术防控的有效结合。目前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仍面临困境,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有重要的责任担当,也就是要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消减"数字鸿沟",支持联合国协调网络治理,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谈判。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商业运作模式,诞生新型法律关系并与我国传统的民商事法律规则构成直接冲突。我国应当立足于实践需求,整合国内已有法律资源,并充分借鉴国际电子商务先进的立法经验,形成我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模式、总分型法律架构,及小体系式调整范围的电子商务立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表述变为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道之变。鉴于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根基,其中法治思维是社会治理基本思维模式,法治方式是现代社会的最优治理方式。所以法治型社会治理体制的构建是社会治理范式的历史性飞跃,它是民主加法治的完美组合升级版,是社会治理的简单化智慧,可挈领提纲的制度性化解问题,其终极目的是善治的达致。需明了的是,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是立足于"法律主治"的治理模式,承载着民众对生活世界幸福的美好向往,但它绝不是公民幸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给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全球治理的理论模式还不成熟和完善,但它已深刻影响到国际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国际法作为调节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对全球治理的实现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国际法也应积极适应全球化的潮流,使其和全球治理理论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得到共同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更积极地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扮演维护者和建设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主要展现在:尚法法天的法律至上观、为仁兼爱的良法善治观、义正尚同的法律正义观、兴利利民的法律权益观和谈辩中效的法律商谈观。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以中国法律文化的“小传统”彰显了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大传统”,映射着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法律至上、仁爱兼爱、公平正义、义利相容、辨明析理等。通过弘扬“尚法法天”,促进法治意识的养成;光大“仁法”“治法”,助推良法善治;传承“义正尚同”,树立公平平等的法律正义观;倡导“兴天下利”的权益观,确保法治为民和保障民权以及借鉴“谈辩明理”的法律商谈,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从而实现墨家法律价值观的“创造性诠释”和“创造性转化”,为良法善治、为法治建设,提供最为原创的“法治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恐立法在刑事实体、刑事程序以及反恐法律制定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进步仍显得比较迟缓。从反恐立法整体层面看,已开创了反恐立法的新格局,但尚存不足,需要调整与完善;从法制与法治建设框架下分析,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基本理念、定位上还不够明晰,推进方向、目标不够明确;从我国治理犯罪宏观背景透视,已开启了治理恐怖主义的立法思路,但需要加以完善与探索。展望反恐法律体系整体发展前景:以预防为主导的反恐治理的立法思路向前推进;惩治恐怖活动犯罪法制化与法治化的方向逐渐明确,凸显保障人权与被害人权益的立法精神;突出区域、国际合作反恐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冲突可能会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法律地位较高的国际条约与法律地位较低的国内法相冲突,我们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予以解决;第二种是法律地位相同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相冲突,我们适用有条件的条约优先原则、解释一致原则、修改国内法和修改国际条约这4种方法予以解决;第三种是法律地位较低的国际条约与法律地位较高的国内法相冲突,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7条的规定排除了这种冲突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欧洲联盟作为国家联合体,它既不是一个典型的国际组织,也与主权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它目前采取的治理模式包含国际主义、超国家主义和亚国家主义三种因素。欧盟治理的指导性原则,制度架构和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欧盟宪法条约》的签署为欧盟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法律语言的完善程度是法律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法治是有层次的,法律语言必须具有多种特征才能与之相适应。法律语言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立法语言应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尽量简明、平实;司法文书写作风格要多样化并增强其内容的说理性;法制宣传要关注民众需求,注重宣传的实效。这是法治层次论对法律语言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竞争法国际协调从性质上属于国际立法,国家是竞争法国际协调的主要参与者,国家的经济人特性以及缺乏一个超国家的立法机构的背景使得竞争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在立法目的、立法动力、立法路径与具体内容设置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竞争法的传统理论并不能当然套用到对竞争法国际协调行为的分析中去。从法经济学角度可以对竞争法国际协调的基本特征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无法切断的,作为一种治理模式的法治来说也是一样,法治的建构不可能凭空而为.研究法律史途径有三:法律的制度史、法律的思想史、法律的社会史.法治可从价值、规范与社会三个方面来解释,其中的社会解释在淡化法治的价值与规范的同时,必然指向对法律的社会史研究.其中,客观与开放的态度是我们所欠缺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法律的社会史...  相似文献   

20.
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选择,是物权法制定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当今世界各国在物权变动模式上存在几种不同的立法主义,其各有利弊.我国是一个民法法制发育较晚,必须进行广泛法律继受的国家,但法治建设必须借助于本土资源,应从实际国情出发,选择最适合我国的物权变动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