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诗人夏吟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用诗歌的形式,来体验、感悟、探索、传达生命的哲理。因此,夏吟的诗不但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的精神生命的诗化。阅读夏吟的诗集《冰雪灵魂》,读者不禁会掩卷深思诗与生命之关系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并获得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
诗论浅析     
《新华字典》对诗的界定是很不明确的,只是说诗是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读,对诗的表现形式做了定论,并没有从本质上阐述诗的内质。这种说明比起有韵为诗,无韵为文更加指向诗的形式多样化,这表明不能说没有韵的文体就不是诗,有韵的就是诗。《诗经》中的诗篇大部分都不是押韵的篇什,难道说《诗经》诗章就不是诗吗?像《硕鼠》中的第一段: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  相似文献   

3.
纪秋香 《民主》2011,(1):28-29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远古到今天,悦耳的诗歌在莽莽苍苍的中国大地上不断地传唱着。吟诵,是古而有之的学习诗文的方法。《周礼》中的《春官》记载了"大司乐"的职责是"以乐语教国子",就是教小孩子吟诵。《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讲"诗三百五篇"  相似文献   

4.
阮籍的五言《咏怀诗》演绎了乱世之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层的情感冲突,同时也生动地展示诗者的艰难与困境,灵魂无处皈依的悲情。《咏怀诗》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不是对魏晋易代历史事件的实录,不是给出人生的答案作为指引,而是一种生命之忧最殷深的悲慨,一种生命之美最卑微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呈现出作者哲性与诗性的生存状态,仕与隐、仙与尘、生与死之间的徘徊,无处安顿的灵魂如岩浆喷薄出血泪的诗,千古绝唱,万年流芳。.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2)
<正>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健全的党内民主,既是党的肌体健康的根本保证,也是激发党内活力、巩固党的正确领导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对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和落实党内监督,促进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提高党内民主质量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7,(9)
<正>人物名片李国富,民进会员,70后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活动发起人。现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立人书院执行院长。曾出版《撞响生命的钟》、《三叶草》、《文学之旅》、《献给岁月》、《老家的村庄》等个人作品集。记者:从百度上搜索您的名字,知道您不仅诗写得极美,还坚持十余年在做"中国  相似文献   

7.
朱欢 《学理论》2010,(11):141-143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诗论》中说,诗的生命在情趣。而每个人的诗趣是不同的。诗趣体现了诗的"艺术性"。诗趣重在诗的"美感态度",却贵在"真",体现了一种"真"的意境与情趣。诗趣亦有"谐"与"悲"之分,在"谐"与"悲"中体现了一种诗趣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8.
尊严     
尊严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 ,是可尊敬的身分和地位。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有身分有地位的人并不一定拥有尊严 ;而无身分也无地位的一些人恰恰又珍惜这两个字。尊严二字 ,涵盖了自然万物多少的高尚与卑下、痛苦与欢乐?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说 :“所谓生命的尊严 ,就是为了什么目的 ,都不能把人的生命、个人的幸福、人格当作手段。生命尊严思想的终极是慈悲 ,蔑视生命思想的终极是暴力。”所以 ,60年前 ,德国拉贝先生的那本《拉贝日记》记载了日本兵在南京残害30万人的兽行 ;所以 ,有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的《贝德士文献》 ,对…  相似文献   

9.
叶金梅 《学理论》2009,(28):169-170
晚年的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中道出了对青春不再的悲叹和对永恒生命的向往。诗中迟暮与青春、灵魂与肉体、自然与艺术、情欲与理智等重大主题碰撞融汇成了复杂的哲思。一直以来,这首诗被推作像《希腊古翁颂》那样歌颂艺术的典范,被视为诗人重灵轻肉的高贵精神的体现。然而,它的伟大动人之处,似乎潜在于更深刻的蕴含。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入手,拟在发掘该诗的深层意识。  相似文献   

10.
黄强 《学理论》2009,(30):225-226
《边缘之水》是瑶族诗人黄爱平的代表性诗歌。诗虽以“边缘”为名,以“水”为眼,“边缘”为何者?何者为“水”?这看起来是个令人捉摸不定的意像,用新批评的细读法对此诗进行解读,可将“边缘”理解为诗人的故土,将“水”理解为栖息在故土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孔令环 《学理论》2010,(29):187-189
许地山的小说有着诗一般的意境与韵味,《命命鸟》尤为如此。其中意象的有意设置是一重要因素。他借鉴了大量佛教意象并加以改造,这些意象既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又是他生命哲学的承载体,因此是理解他作品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语》的内容广泛涉及和引用到《诗》、《书》、《易》、《仪礼》、《春秋》等文献,为其理论的建构和思想的表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儒家思想中的《诗》教与德行修养、引《诗》与思维表达、品《诗》与处世态度这三个方面,对其中涉及《诗经》的内容展开探析,可以对《论语》引《诗经》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进行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3.
大约在10年前,西方一家通讯社有个调查,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两部书,一部是《圣经》,一部是《列宁全集》。不管我们现在对这些“经典”的评价如何,但今天,道德滑坡是否与经典的失落有关呢?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研究专家郭齐勇解释说: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其实是指一个民族用以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资源。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文本意义上的,如《圣经》、《论语》等道德权威文章;一层是生命人格意义上的,如耶稣和孔子,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民族道德的示范。经典的失落,就是道德资源的失落。郭齐勇教授说,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化,比如  相似文献   

14.
冰雪与诗词     
衣殿臣 《学理论》2008,(3):88-90
冰雪。作为大干世界中的一种自然景观,真可说是无世而不有,无人而不爱。打开中国文学史.我们就会发现,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冰雪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就笔者考证,冰雪人诗始于《诗经》。咏冰诗,见于《大雅&#183;生民》:“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大意是说,把仙放在寒冰上,鸟儿展翅庇护他。咏雪诗,见于《小雅&#183;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意是说,而今归来之日,雨雪漫野纷飞。  相似文献   

15.
霍勇 《民主》2015,(3):29
<正>民进主界别更多的是文化和教育,我觉得今年恰恰有一个很重要的结合点,就是关于要弘扬健康文化,创建健康中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健康的重视,也充分说明健康是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健康的目标,其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的意义都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突出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建立成熟、定型的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比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对于完善城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实现"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3年陕西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首次采用广义精确匹配法(CEM)控制混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的EQ-5D效应值积分体系计算EQ-5D健康效应值,采用集中指数法、集中指数分解法等方法分别计算参保居民和未参保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公平性.研究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参保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并不显著;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参保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公平性,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不平等性主要由年龄、教育程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变量解释,参保居民的水平公平性均大于未参保居民.  相似文献   

17.
张定浩 《党政论坛》2012,(20):27-27
哈罗德·布鲁姆在《读诗的艺术》里讲,“所有伟大的诗歌都要求我们被它占有。在记忆中拥有是开始,扩展我们的意识是目的”。如果要我挑选几首伟大的中文诗,《春江花月夜》一定在其中,这首诗里的不少句子都被后人引滥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读过这首诗。闻一多称赞这首诗是“诗中的诗,  相似文献   

18.
粗朴的力量     
正东汉时期,有一首诗《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公无渡河"是说没有渡口、没有船,你不应该渡河。"公竟渡河",本来不可以做,可是你做了。这可能是一个发疯的男子投河而死,妻子赶到江边,捶胸顿足唱出来的四句歌词。民间的声音和文字不一定有特别的意义,有的只是很直接的情感呐喊。可是我最欣赏的诗就是《公无渡河》这种,它可以完全不管形式,没有押韵、对仗、叠句,就是这么直接,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死掉。  相似文献   

19.
杨力 《党政论坛》2014,(4):35-35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进健康,中医早就阐述了均衡的概念.《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强调营养均衡才能补益五脏,使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五谷为养.《本草纲目》中写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吃五谷杂粮才能养五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舒芜 《瞭望》1992,(12)
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八引《漫叟诗话》云:“诗中有一字,人以私意窜易,遂失一篇之意,若“相公亲破蔡州来,,今‘亲’字改作‘新’字是也。”胡仔曰:“《酬王十二舍人雪中见寄》云:“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前平满白皑皑。今朝踏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今‘从’字改作‘仙’字,则失诗题‘见寄”之意也。” 舒芜按:二首皆韩诗;杨慎《升庵诗话》卷五亦有论“诗从”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