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既是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增进民生福祉、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重大举措。长期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院接受长期康复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对象以老年人为主,主要解决老年人护理服务及其产生的费用问题。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开始探索建立针对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人员的长期照护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与照护问题一直备受重视。始于2003年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是日本为应对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构建综合性可持续照护保障体系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本文对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析,重点探讨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改革对完善我国残疾人养老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我国开始在15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试点。日本早在2000年就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今历经四次改革,成为世界上解决老年人口长期照护问题的制度典范。虽然四次改革内容有所侧重,但其核心始终围绕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收支平衡"。基于资金的"开源",制度调整了被保险人保费缴纳水平、被保险人自付部分比例和政府财政负担;基于资金的"节流",实施了从基本满足护理需求、有效控制护理需求到最大化满足需求的"三步走"战略,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护理支出的增长速度。我国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设可以借鉴日本的失能评估体系、照护预防的理念、医疗和照护服务相结合的措施以及坚持家庭和社区养老共同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运作模式为中心,具体诠释了由年金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形成的混合型保险产品的运行现状与未来发展动向,深刻剖析了商业健康保险运作下的长期护理保险实践的成败要因,力求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所遭遇的护理服务资源不足、商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缺失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与警示作用,也期待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政策上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国“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防止挤兑事件,稳定金融体系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本国或地区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学者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讨论最早在1996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要求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引入存款保险制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汤德宫 《党课》2011,(9):83-85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1年3月14日高票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存款保险制度被正式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何为存款保险制度?它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一、存款保险制度简介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国的政府或金融业监管机构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保持金融机构的稳定而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强制或自愿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生育保险制度演变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世纪桥》2008,(4):153-154
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是随着《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而初步建立起来的,但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生育保险制度得到了恢复,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进行了相应地探索。《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生育保险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新的世纪,我国政府又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视野     
《先锋队》2014,(32):42-44
中国石油开启国产乙烯技术新时代最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验收评估会在北京召开。据悉,中国石油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成套工艺技术,在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成功应用,结束了国内乙烯技术长期依靠引进的历史。“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2008年立项以来,寰球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9.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 ,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绕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认识问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 0 0 1年江泽民的“七一”讲话系统总结我们党 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创造性地科学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 2 1世纪“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根本问题 ,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两次讲话的比较 ,分析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品质。一、两次讲话具有…  相似文献   

10.
博览     
“九五”重大变化与“十五”再创辉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说:“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   其一,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九五”期间,我国全面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 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比 198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 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一五”到“五五”,即从 1953— 1980年的 28年间 (以 1952年为基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6. 3%。从“六五…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是江泽民同志在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我们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课题,并且强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一、8%的增长速度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目标除50年代末的“大跃进”等若干战略失误时期外,我国在短期国民经济发展任务中几乎从未提出过“确保速度”的目标,特别是提出要确保国民经济在8%以上的高速区运行更是非同寻常。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一速度目标不是一般的短期总量平衡目标,而是在国民经济增长从1992年以来逐年趋缓、1997全年进一步呈现为逐月下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关系到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能否继续保持高涨、繁荣局面和宏观长期趋好的重大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应当说,由于包含有抑制“八五”中后期经济“过热”与“九五”初期平抑通货膨胀的背景在  相似文献   

14.
小资料     
从“一五”到“九五”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已编制了9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1953—1957)  相似文献   

15.
刘树成撰文认为,“十五”计划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开始的。正是在“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 其一,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九五”期间,  相似文献   

16.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对中小储户的有效保护,防止个别银行挤兑而引起金融恐慌,动摇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稳定运行。存款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固有的正负效应,扮演者“双刃剑”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冯成 《当代贵州》2006,(21):8-10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全面分析了我省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和谐贵州”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要把构建“和谐贵州”作为贯穿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省委作出构建“和谐贵州”的重大决策合潮流、顺民心,是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70年的斗争中,我们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积70年历史经验作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23):77-77
头顶“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动物克隆体系创始人”等光环,担任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经费约200亿元的重大科研专项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近日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据了解,长期担任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李宁,参股或控股开办了多家企业,通过“壳公司”参与课题、捞取公款。  相似文献   

20.
吕春 《世纪风采》2007,(3):9-10
潘汉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在隐蔽战线上有过很大的功劳。1955年4月,潘汉年主动向有关方面交代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曾被人挟持到南京会见汪精卫的经过。结果他被怀疑为“内奸”遭到逮捕。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潘汉年是“长期隐蔽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内奸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文化大革命”中,潘汉年又被永远开除出党,改判无期徒刑,后被下放到湖南劳动改造。这是建国以来的一大错案,也是整个隐蔽战线的重大冤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