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1,(6):23-25
安徽省是农村劳务输出大省,总人口6700万,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50万人。针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习不佳、行为不良、性格孤僻这些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状,四川省江安县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五心”关爱活动,即建立爱心档案、架连心桥梁、抓开心活动、造暖心之家、营放心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兰斌 《公民导刊》2008,(11):44-44
据全国妇联最近分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重庆约有230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了城市,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由于长期孤独缺乏关爱和有效的保护,由此而带来的教育、安全和心理等缺陷,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这一带军事化的称谓,用在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身上,显得那么的沉重,成为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伤痛。  相似文献   

4.
赵建 《青年探索》2009,(3):43-48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我国学术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已开始关注并进行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人生安全问题、监护人类型问题等方面,并由此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出发,通过对重庆市开县X村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厌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晓甜  李锋 《当代广西》2008,(13):44-44
在天等县都康中心小学,这些有着“留守儿童”特殊名字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这个学校因此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方娟 《公民导刊》2005,(12):49-50
1980万,这是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推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字。从1985年“打工潮”起,到如今,最早一代农村留守儿童已长大成人,开始走入社会。有专家呼吁,再过5-100年,更多的留守娃娃将会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力军。然而事实表明,留守儿童面临着太多问题,他们成长的烦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2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流入城镇,城镇出现了以农村青壮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同时也派生出另一个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并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迅速扩大。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增多,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形成了许多事实上的“单亲”、“孤儿”家庭,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活动。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及管理监护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帮扶关系,对“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8,(3):42-43,41
【背景】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很多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也涌入城市,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年轻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带养,使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监护的不到位,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7,(11):48-48
为了却留守儿童的最大心愿一“好想见到爸爸妈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心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重庆市丰都县妇儿工委联合县教委在全县14所中小学建立了丰都县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室。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离开故土涌向城市务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城市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成长的状况如何?怎样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南宁市的实际,试着从以上两个方19.29%。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2,(11):33-34
安徽省总人口6862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近年来,针对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等“四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安全缺失、健康缺失”等“四缺失”问题,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精心做好关爱文章,致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6.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人们都耳熟能详,也会自然而然想到“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中国城镇化两拨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现实世界里还有一个目前仍被忽视的特殊群体——“都市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和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的亲情关怀和父母的有力监管,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此,增强对留守青少年的家庭保护功能对于遏制青少年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家庭中普遍出现“空巢”现象,而由此带来的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G市为例,对“空巢”家庭中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0,(11):45-45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崇左市妇联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新“五大载体”,为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6,(7):26-27
为认真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批示,切实解决“留守学生”教育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结合遂宁实际,市妇联决定认真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工作。现将工作方案制订如下:一、目标任务今年试点建立10个村(社区)留守学生(儿童)之家,建立和完善10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建立10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培养1000名巾帼志愿者,对1000名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解决1000件实事。二、具体任务一是建立示范点“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各级妇联要建立起…  相似文献   

20.
在盐城市盐都区,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的镇,劳务输出是部分农民生存致富求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其中绝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使他们的孩子成了感受不到正常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