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十分关心海外侨胞,坚持贯彻执行保护侨胞的各项政策,在抗日战争中,党通过对广大侨胞的统战工作,初步提出了一些华侨经济政策,保护华侨的经济权益,鼓励华侨回国投资,积极救济归侨难侨的困难,受到广大海外侨胞的普遍赞同与广泛支持。这种华侨经济政策,在解放战争的华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极大程度地把华侨经济力量与祖国的革命与建设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向国内外宣布: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从此,周恩来担起了长达26年的大国总理的重任。周恩来在日理万机、极度繁忙的工作之余,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农村社队、人民军队、文艺团体等单位部门以及各界人士、国外友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等的邀请,挥笔题词,为我们留下了数以百计的珍贵墨迹,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使热爱和崇敬周总理的人们了解建国以来周恩来题词的概貌,笔者将近30年来收集到的100多件建国以来的题词,大体上按时间顺序略加整理加以介绍。限于笔者的知识和水平,错漏不当之处,尚希识者补充指正。本篇内容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50年底的题词记事。目前已知周恩来建国后的第一次题词,是1949年10月20日写给管开智的。管曾任朱德的警卫员,建国以后即将赴四川工作。临行前,周恩来题词勉励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见《四川日报》1977年7月5日),遗憾的是尚未见到题词的手迹。1949年10月21日,新加坡出版的《南侨日报》上刊登了周恩来为海外侨胞的题词:“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团结一...  相似文献   

3.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的题词,在党校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毛泽东作这一题词的时间,流传着1941年和1943年11月、12月等说法。 毛泽东这一题词是为中央党校新建大礼堂题写  相似文献   

5.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中,不但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论著和近百首诗词及几十副对联,而且还曾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为牺牲的革命英烈、英雄模范、身边工作人员、报纸杂志和各行各业等题写了许多题词。毛泽东的题词除一些为个人的题词由这些当事人保存而未在当时面世外,其余的都是题词后即被公开发表,唯独1950年为《瞿秋白文集》的题词是在35年后才公开发表的。毛泽东为《瞿秋自文集》的题词因何35年后才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7.
华侨工业建设公司是黄洁、王源兴、薛两清、李祝朝等侨居印尼巨港的华侨于建国初期回国投资的,以发展工业为主,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侨资企业。它兴建的华建麻袋厂三年收回成本,是海外侨胞回国投资工业建设的一面旗帜。它的兴建体现了海外游子的赤子之心,促进了广东地方工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扩大祖国对华侨的影响,号召华侨回国投资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它处于激烈的历史大  相似文献   

8.
资料卡片     
口伟人姜宝口伟人基宝 1957年,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陵园的题词,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八个大字。刘胡兰烈士年仅15岁就为革命慷慨献身,毛泽东的题词,既是对她一生伟大业绩的概括和赞颂,又是对后继者的启示和教诲。 题词为行楷书体势,笔力夕J吧咭肉门才乐尹盯哄, J,l才吟八方硬强劲,斩钉截铁;逆入平出,干脆利落。虽然存有右上倾斜的书体余风,但垂轴劲直,仍然显得庄重肃穆。“毛泽东题”四字也为行楷体.这在毛泽东惯于以行草书署款的题词(字)中是少见的,其雍容大度,也无疑增强了整幅题词庄肃的气氛。口政要名录口政要名录各省省长、直辖市市长、自…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200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题词手书珍集>.其中一幅题为"实事求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是毛泽东在1960年12月25日为杨颖所题.那么杨颖是谁呢?杨颖是原辽宁省公安厅文保处副处长,现已故去.如今,这幅题词的真迹珍藏在杨颖的儿子家里,被放置在客厅书橱中最显著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李平 《奋斗》2010,(3):8-9
<正>每次去省委一号楼,在一楼半对着楼梯口的位置,都会稍作停顿,注视一下毛泽东同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题词。尽管题词已经过去60年了,但那遒劲有力的字迹中依然强烈地浸透毛泽东同志的殷殷期望,时刻提醒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黑龙江省题词60周年,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奋斗》杂志上发表题为《学习光辉题词建设富强龙江》署名文章,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7月20日,辽宁省华侨法律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辽宁大厦举行。辽宁省广大归侨侨眷、侨商、留学归国人员和海外侨胞从此有了一个重要的维权机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的题词,在党校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毛泽东这一题词是为中央党校新建大礼堂题写的。礼堂设计的重要设想之一是,两头各开一门,中间宽正面墙壁,请毛泽东题词并镶嵌在上面。1943年夏,毛泽东应彭真之请挥笔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为此,特烧制4块大方砖,把字体放大镌刻在方形砖上,镶嵌在礼堂正面墙壁上。  相似文献   

13.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14.
邓纯东 《奋斗》2020,(4):28-31
1950年初,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访问苏联回到国内,途经哈尔滨,为松江省及哈尔滨市写了五幅题词。其中一幅题词为,“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70年过去了,这个题词所蕴含的伟大力量一直引导、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我们重温题词,落实题词的要求,需要认真领会题词精神,深刻理解题词意蕴。  相似文献   

15.
做好侨务工作,应当密切关注海外侨胞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向,根据海外侨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新侨胞作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还有一些人拥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新侨胞的崛起和壮大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注入了一股新  相似文献   

16.
<正>在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之际,千百万海外侨胞群起誓为后盾,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职业阶层,广大侨胞踊跃捐输,勇赴国难。更有许多青年,怀揣热血与技术奔赴祖国的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以陈嘉庚为代表的300多万福建旅外华侨,心系华夏,全力支援祖国抗战。图为华侨劝募献金的场面。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3,(9)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老一辈湘籍将领满怀深情,饱蘸浓墨,抒发了他们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这些题词,以志纪念。题词由鱼汲胜供稿。  相似文献   

18.
唐洲雁 《奋斗》2010,(3):6-7
<正>今天,重温60年前毛泽东同志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题写的"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写的"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写的"学习马列主义"等重要题词,备感亲切。这些题词,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毛泽东对当时松江省委、哈尔滨市委等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而且蕴含着他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深入思考,历久而弥新。一、"奋斗"是毛泽东对我们党领导中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0,(2):54-54
<正>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首次访苏归国途中,视察黑龙江(时称松江省)并为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正在召开的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题词精神不仅为当时革命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当前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宇新 《奋斗》2010,(3):4-5
<正>60年前,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在圆满结束对苏联的友好访问回国后,视察了哈尔滨市。毛泽东同志1950年2月27日到达哈尔滨,次日早乘车前往长春,在短短的18个小时中,他不顾旅途疲劳,视察工厂、俯瞰市容、接见谈话、挥毫题词。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期间的谆谆教导和五幅题词,充分体现了他对全省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全省人民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