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红宇 《学理论》2012,(13):39-4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变革时期。这种变革是社会整体的变迁,包括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的变迁。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社会变革能否成功的根本问题。在社会变革中,许多最复杂、最艰难的问题都反映在文化上,文化所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其剧烈程度远远超过社会的其他领域。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化对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重要影响,强调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3年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发吴潜涛文章,文章认为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涉入深水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业进入攻坚阶段,道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从思想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都会出现各种思潮混杂交织的局面。社会变革实质是调整原有的社会关系,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建立起新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和利益分配格局。因此,在社会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青年社会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基本特征描述 80年代的青年社会参与,呈现与改革开放之前十分不同的面貌,具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1、青年的参与意识高涨。 80年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造成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变化,意味着大一统的、同质的社会和文化逐渐分化、解体,形成一种多元的异质性的社会和文化,并形成与之相应的新的价值准则、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积极的成果之一,是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这一时代变化的旋涡中心。他们对社会变革中所产生的伦理问题思考得最多也最深。而且理论色彩比较浓。正因如此,他们的伦理困惑和迷惘最多,内心的痛苦也最深。因此,对当代大学生伦理困惑诸问题的探析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改革和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的现代化也由此进入快车道。但社会现代化并非仅仅是经济或制度意义上的,正如著名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所说,它还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青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总是处在社会变革的前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首先体现在青年的人格结构和社会心态、价值心理的变化上,使当代中国青年表现出明显的“边际人”心态。  相似文献   

6.
行政决策应成为利益博奕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行政决策成为利益博奕过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个体利益(包括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同时在整体利益(以国家为代表)的协调和控制下,个体之间在利益上平均化,这是1949—1979年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主要特征。这种整体...  相似文献   

7.
段勇  王薇 《学理论》2013,(18):33-34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在利益主体、利益博弈、利益心理、利益变动等方面均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化解种种社会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社会纠纷,其核心是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我国经济利益主体多元社会格局的形成。政府和民众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单个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互相交织、冲突和博弈,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社会矛盾多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高风险时代。  相似文献   

9.
简析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綦金金 《学理论》2014,(6):274-275
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变动、思想观念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急剧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与此同时,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从利益变化的角度来解析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探讨当前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改革与农村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稳定,即社会成员对现存秩序(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和自觉维护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相对均衡,它集中表现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生活的有序性.政治稳定既是社会变革的结果,也是保证和实现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当前体制转换、结构重组、利益调整和社会整合过程中,正确处理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对于实现我国农村协调、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公共性社会关系性质的变化为观察和分析视角,从三个制度维度即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联系方式、国家与社会关系,阐释从单位社会的利益组织化架构进入公共社会的利益组织化架构所发生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涉及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市场治理等领域的主体型构及其功能界分,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重构基层公共性社会关系,由此可以明辨中国基层治理四十年改革和转型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解决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变化。认真对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治久安,意义特别重大。一、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更加复杂多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民内部矛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新的表现,这些矛盾广泛地表现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错综复杂,多种多样。(一)经济领域中的人民内部矛盾第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带来的多种利益群体的矛盾。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宋到80年代末的十余年间,中国大学生的行动主义引人注目,它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影响不能低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探讨大学生的行动主义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政治文化形成以及掌握学潮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行动主义研究成果简述对大学生行动主义的研究。国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论述学生行动主义的文章、书籍比比皆是,最重要的原因固然是60年代的事实证明大学生动乱是破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对社会安定和政治秩序造成深刻影响。P·G·Altbach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期加速阶段,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成员的利益结构也在深刻的调整中,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群体性政治参与是社会利益群体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社会组织或以临时集结的方式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经济领域的改革所推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全局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体性政治参与体现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的扩展,二是群体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大幅增加。新时期影响群体性政治参与的因素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触发了社会公众利益表达的愿望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现有的公民团体和社团组织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渠道,但人们对这些组织化渠道的利用还并不充分。我国群体性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既离不开社会层面的组织建构和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和供给,即以制度化的方式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积极效能,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而且是伦理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人们的精神领域,尤其是道德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是  相似文献   

18.
侯晋雄 《党政论坛》2011,(23):30-32
现在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央在多次会议上这样描述社会转型期: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单一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产生分化,表现为:城乡利益的分化、区域利益的分化、行业利益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韬 《理论导刊》2007,(6):67-68
利益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平衡。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于积极的影响,我们应从法律上予以保护;对于消极的影响,要采取措施予以防止,以期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结构变迁与人格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宏观上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微观上使人格结构发生了现代性的转型。社会结构是人格结构在社会活动中的投射,人格结构受社会结构的规约并随之转型而分化。在从非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从领域合一到相对分离,人格结构则实现从依附性向独立性、从单一性到多重化、从伦理型向法制型的转变。人的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