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党员干部接受监督和批评,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增强免疫力的内在力量,是抵御各种诱惑的重要保证。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摒弃唯我独尊的霸气。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有的“好干部”之所以沦为阶下囚,重要原因是错误地视上级监督为“不信任”,视同级监督为“找别扭”,视下级监督为“不尊重”,视群众监督为“过不去”,“一把手”成了“一霸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相似文献   

2.
盛若蔚 《学习导报》2011,(18):46-47
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认真的反省促人提高。谈批评,包括批评与自我批评两个方面。批评,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自我批评,是以自我为对象,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查找和剖析。中国的古人提倡"闻过则喜",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西谚亦云:“批评如同你忠实的门警,你若把它一脚踢开,你的一切就会被错误偷尽。”  相似文献   

3.
探析新时期邓小平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对当前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三讲”教育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党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党内的积极思想斗争,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方法,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辨明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锐利思想武器。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高度评价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他高兴地说:“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  相似文献   

4.
浅议批评难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不会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江泽民同志在讲到“三讲”教育时指出:“用整风的精神解决党内存在问题就是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永远要保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而在现实党内生活中,批评难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批评难的主要表现 1、“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谈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要讲究灵活与方式,不要太直白。我认为,批评固然要讲艺术、讲方式,但讲艺术并不意味着可以丧失原则。特别是支部成员间“绕弯子”的批评,不是爱护同志的做法,严重地讲是对那些有错误、有缺点同志的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求是》杂志上读到陈云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不禁心有所感——“能听到不同声音不是坏事,这与中央保持一致并不矛盾,如果鸦雀无声,反而大事不妙。”陈云同志不赞成“鸦雀无声”,这是鼓励干部群众敢讲真话。惟有敢讲真话,才能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才能促使领导干部正确决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赞成“鸦雀无声”,这也是要求官员决策事情不搞“一言堂”,不搞“一锤定音”,有民主作风,有听得进不同意见尤其是批评意见的胸襟。  相似文献   

7.
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批评,是检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一位领导同志曾指出,对批评意见"要闻过则喜,而且要主动了解这些意见,要善于运用这些意见,推动地方工作"。这位领导同志强调,批评意见"往往有一些真知灼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更准确、更清晰"。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一把手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原因1、一把手中有的政治素质较低,不愿接受监督。一般说来,一把手在广大干部队伍中政治素质是较高的,但也不能否认有些一把手思想政治素质较低。有的唯我独尊,搞“家长制”、“一言堂”,乱用权力,听不进他人批评,容不得不同意见,视上级批评、同志劝谏、群众意见为耳旁风。总认为上级的控制、群众的监督、法纪制度是对自己的束缚,不愿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2、一把手的特殊地位,使之不容易接受监督。一把手是某一地区或单位的最高领导  相似文献   

9.
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下称《修养》)中指出:“如果不开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经常地揭发和纠正各种缺点和错误,不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不进行党内斗争来克服党内的分歧……那么,就不能正确地教育党、教育阶级、教育群众。”毛泽东同志也强调:“党内不同思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的问题,这是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轨道顺利前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有的同志对提出反对和清除精神污染问题感到突然。其实,这是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思想战线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几年来,邓小平同志在反对和批评“左”的错误的时候,从来没有忽视对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批评。邓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党和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同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  相似文献   

11.
把党的批评的武器裹上糖衣,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糖衣批评“,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糖衣批评“使批评武器锐利性软化。这种软化软在有的把大错误说成小错误,有的把原则性错误说成一般性错误,有的甚至把犯罪说成犯错误;批评软化还表现在批评朦胧化、无所指,批也朦胧,评也朦胧,自我批评更朦胧,使批评融化在云里雾里;批评软化更表现在批评平等、吃“大锅饭“上,“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说好,不说坏,谁也别见怪“。批评武器的软化,导致党员思想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民主生活会上,同志间的面对面式的直言批评少了,即使有,也是无关痛痒,仅仅停留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此不实话实说,该出口时不出口,对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该出口时就出口,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否则,那些有缺点的同志可能会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对个人如此,对集体也是这样。对集体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益的意见不提,发现的问题不说,集体的工作就可能走弯路。其实,该出口时就出口,即便个人吃了亏,却于同志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国家有益。当然,该…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1,(33):57-57
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要从团结的意愿出发,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分清问题的性质,有理有据地去批评别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坚持自我批评为主,引导党员严于解剖自己,常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从各种意见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14.
1945年11月,辽宁部队在庆祝苏联十月革命28周年纪念大会上,主持人宣布:“请李隆郅同志作报告。”只见一个瘦高个中年人接过话筒就讲开了。当讲到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时,李隆郅提高了嗓门说,李立三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九江,幻想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当时,毛泽东等同志对这个命令的下达和执行提出不同意见,“左”倾冒险主义者不但不听,反而指责这些正确意见是右倾,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打击。后来,在瞿秋白、周恩来同志支持下,党在上海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了李立三的错误,才结束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座谈会上的传达讲话 ①(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五日 )今天开会主要传达主席对我们工作中反对保守主义的问题。今春党代会议② 主席的结论中曾讲 :“反‘左’反右 ,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 ,反对保守主义”。③ 有些人落在时代的后面 ,害怕批评 ,不进行批评 ,批评不尖锐 ,看见同志的缺点和错误不敢批评 ,怕伤感情 ,怕选举时不投自己的赞成票。在六中全会④ 上 ,又集中地批评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特别指出农村工作部在合作化问题上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的保守错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会议上⑤,又指出党内领导思…  相似文献   

16.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民主,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江泽民总书记在部署“三讲”教育时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联系当前实际,就批评武器对反腐纠风的功能谈点自己意见。一、党内“批评难”的忧虑近些年来,大家感到在党内开展批评很难,批评武器的功能出现了明显弱化的趋势。在许多单位…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2,(3)
1959年7月,为纠正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党中央召开了庐山会议。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和参加会议的省委其他同志,在大会发言和私下与毛泽东的多次交谈中,对“大跃进”以来党在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但是,当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后,毛泽东一改反“左”的初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有时见到一些同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攀谈起来,常常听到一声长叹:“倒霉了,挨批了!”把受到批评与“倒霉”划等号,视挨批为“祸”,是当前有的党员干部对待批评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把挨批视为“祸”,想方设法逃避批评,对明摆着的问题遮遮掩掩,捂捂盖盖,甚至干脆采取“不承认主义”,或百般辩解,推卸责任,或暴跳如雷,反唇相讥, 甚至日后找机会打击报复,如此这般, 对事业发展,对个人进步,都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9.
陈云同志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并把它看作是应该狠下功夫的着力点。陈云同志说:“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一件事,我有了一个意见之后,可以先放一放,再考虑考虑,听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认真听取,展开讨论,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驳倒错误意见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的过程。如果没有不同意见,自己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让大家来批驳。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起自己思考问题。常常是,有不同意见的人,他不讲出来。能够听到不同声音,决不是坏事。这和同中央保持一致并不矛盾。”(《陈云文选》第3卷第361页)  相似文献   

20.
我们提倡用表扬来教育孩子,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误,也只有在改正错误中才能不断成长,批评是老师对孩子的错误或过失提出正确的意见和看法。因此,为了培养孩子是非正误的观念,批评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