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微信"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能够进行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最热门的新型社交媒介之一。截至2015年8月,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亿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用户群体的即时通信软件。2014年,"微信"更是借助"微信红包"应用火了一把。羊年春节,"微信红包"以火爆的势头成为新年里最受欢迎的"新节目",抢红包游戏甚至引领了手机  相似文献   

2.
春节热词     
《台声》2015,(5)
<正>刚刚过去的羊年春节喜气洋洋,看点多多:延续反腐高压态势,反腐相声上了春晚,反腐动漫短片受热捧,请客送礼的少了,清风正气得到弘扬;从"小众试水"到"全民狂欢",网络红包成为羊年春节的"标签",为传统年俗注入新活力;在这个春节,人们还发现,异地团圆多了,旅游"爆棚"了……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说,赌博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兄弟,尤其是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段最容易降生和诱发。个别有赌博嗜好的党政干部认为,春节期间玩玩一把,纯属娱乐,不必深究,无伤大雅。当然,春节期间真的是为了娱乐和游戏去“玩玩一把”,那倒也无懈可击。可惜这所谓的“娱乐”和“游戏”却变了味:成百上千的现金交割,一个轮回一个轮回的你输我赢;从家里赌到家外赌,从境内赌到境外赌;从小赌、中赌到大赌豪赌,春节俨然成了“赌节”,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上有所好,下有所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趋附权势,或投其所好赞助赌资,或借春节送“红包”为“正常礼仪”…  相似文献   

4.
<正>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收发达32.7亿次,有上亿人参与。仅在除夕当夜,微信和QQ红包收发就达16亿个。毋容置疑,网络红包在让人们疯狂拆包、尽情娱乐的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变味"地进行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因而不能不让人警惕。向国家工作人员发送"网络红包":涉嫌行贿罪【现象】鉴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正在被严格执行,一些人为从国家工作人员中获取利益,而又难于或无法通过现实中的请吃、送礼、送钱等方式与国家工作人员"沟通感情"、"表  相似文献   

5.
宗和 《公民导刊》2015,(4):40-41
<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抢红包。爱情,怎么能在敷衍中错过?"一个新生儿——"网络红包"由不得任何人的拒绝迅速诞生,甫一出场便轰轰烈烈。在多才的网民中,最多也只供嬉笑,不供延迟来临。从2014年的发酵到2015年的全面开花,从春节的集体疯狂到平常的时有惊喜,"网络红包"俨然成了人们上班打卡、周末逛街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数读天下     
《小康》2019,(7)
正51亿次微博数据显示,截至初五,与春晚有关的视频达3240万条,产生7730万次互动,累计播放51亿次。春节档流量的集中爆发,再一次引发了互联网巨头们的流量争夺战。以春节红包为例,自四年前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后,春节红包也在逐渐演变成新的年俗。2019年春节,互联网企业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红包战术空前激烈。  相似文献   

7.
节假日往往成为腐败易发高发期,不少领导干部在元旦春节等传统佳节里迷失本色、腐化堕落。不少别有心计的人以传统佳节礼尚往来为幌子,铺路子、跑关系,而有的领导干部来者不拒,甚至染上“春节情结”、当上“红包书记”,除了收受红包现金之外,名烟名酒不在话下,国内外名胜旅游乐  相似文献   

8.
刘彦华 《小康》2015,(2):30-33
送个红包,在人与人之间只是人情往来,在企业与人之间才是生意。在如此"疯狂"的红包刺激之下,相信羊年春节期间,微信、微博、支付宝的广大用户们会不负众望的被企业红包刷屏。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一大波红包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向广大网络居民袭来,便宜不能不占,红包不能不抢,请大家提前准备好钱包!新春将至,马年的红包还未走远,羊年的红包已然光临。1月26日,支付宝钱包8.5版本更新上线,APP图标红果果地打出了"亿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信红包的便捷性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提供了机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子红包分配的随机性,将"微信群+微信红包"或"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红包"组织成为一个网络赌场,让"抢红包"行为悄然演变成新型网络赌博活动。当前该种犯罪呈现病毒式蔓延的态势,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展,而且其涉案金额、涉案人数等危害性日趋严重,是未来网络治理和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犯罪之一。  相似文献   

10.
漫新闻     
《小康》2016,(6)
正1大数据盘点2016春节之最2016猴年春节结束后,大数据见证人们过春节的新变化。最火爆:春节出游成首选,近600万人出境旅游。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最土豪:每秒40.9万个微信红包,"抢红包"成"全民游戏"。最给力:65.6%支付宝用户春节迁移,"堵城""空城"大转换。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5)
正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到321亿,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显示出来的却是一个被互联网所裹挟的假期,陪伴亲人的时间本就短暂,千万别再让红包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过年发红包,是中国的传统年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着各种形态各异的、寓意着压祟驱邪的钱币出现。到宋神宗年间,神宗皇帝听闻副宰相王韶之子在春节夜晚被歹  相似文献   

12.
过大年     
《传承》2006,(2)
“穿新衣,着新鞋,放鞭炮,拿红包;大扫除,贴春联;宰鸡鸭,做年糕;送年礼,团圆饭,大拜年……”这些春节场景似乎离我们已经遥远,要在我们残破的记忆里怀念。春节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记忆中的春节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相反,圣诞节、情人节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是什么稀释了我们的年味?是什么削减了我们的盼望?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哪些值得珍视的东西也在悄悄溜走?我们的春节需要保护和传承吗?过大年  相似文献   

13.
数读天下     
《小康》2016,(5)
正节日期间,最热门的网络红包吸引了一大批原本远离互联网的用户。企鹅智酷数据显示,98.6%的用户通过亲朋好友转发而首次使用网络红包,52.9%的用户通过在社交群里抢发开启第一次网络红包之旅。依靠社交平台的推动,网络红包在50岁以上的"白发网民"中渗透率高达64.6%。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扩张,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成为当今媒介化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涵化理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社会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成为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心理根源,从社会娱乐到精神麻醉,网络暴力游戏又发挥着重要的心理效能,而媒介竞争心理则是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些企业请领导干部出席庆典、主持剪彩仪式,是以“红包”作诱饵的。而领导之所以逢请必至,乐此不疲,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红包”的诱惑。剪彩与“红包”的关系,其实已成为一个通行于官场和市场的潜规则,成为一些官员“灰色收入”的来源,当然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温床  相似文献   

16.
白杨林 《群众》2015,(2):76
<正>前不久,江西省纪委对5起违规收送"红包"问题发出通报。通报强调,春节将至,各级党委、纪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委有关要求,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节俭清廉过节"。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包红包、给压岁钱本是中国的传统年俗之一,"红包"代表着长辈对晚辈节日的美好祝福,也渲染出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烘托了节日的喜庆。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红包"蔓延盛行于人情交往之中,使得"礼尚往  相似文献   

17.
经过14个小时的车程,何欣一家三口终于从北京自驾回到了湖北荆州。尽管已经是晚上11点,但一群小学同学依然等候在夜宵摊上,大家一起欢笑,一起喝酒。回家的感觉真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展示了全世界最为壮观的回与归。年年回与归,不变的是亲情,是团圆,是年味;而变化的,是越来越丰富的过年形式,或网络红包,或举家出游,或上餐馆团年,或看场世界级的演出……羊年春节,这些变化让传统年俗演绎出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整理并重视网络流行语就是发现赛博空间的虚无之美,就是发现网民对解构游戏的日趋熟稔。"很傻很天真"、"很黄很暴力"、"打酱油"、"俯卧撑"……2008年,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让我们对一年里发生的大事件记忆异常形象深刻。(7月21日《中国青年报》)今天赛博空间正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文化阵地。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的春节,许多民生好消息如同明媚的阳光,给人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众多住房困难家庭春节前喜迁新居;86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和众多企业退休人员节前收到了一份数额不小的红包;遭受旱情和冰雪灾情的受灾群众再度获得冬春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0.39亿元……  相似文献   

20.
春节,这个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太多的底蕴。不同年代、不同阅历的人对“年”有着不同的情怀与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