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创新"一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探究"创新",有人将其称为企业成长的灵魂,有人将其视为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然而,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并非一次偶然的创意。身处同质化的业内竞争环境,安防的创新需要不断地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2.
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大的经济事件以及特殊的经济时期都是密不可分的。如今,我们已处在知识经济时期,现有的财务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都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予以创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济法创新和发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  黄勃 《法学》2005,(11):124-128
经济法迫切需要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法的确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二是因为新形势对经济法提出了新要求。经济法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走不断创新和发展之路。仅就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而言,经济法创新和发展的紧迫任务(一)创新价值理念,使经济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把“社会公平和正义”奉为经济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并自觉地将其贯彻落实。(二)创新体制机制1、经济立法的体制和机制应进行集中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2、经济法的实施体制和机制也要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三)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基本法》。  相似文献   

4.
司法建议作为审判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方式,已被各级人民法院广泛运用。司法建议以"柔性司法监督"的特性延伸法律服务领域,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其预防矛盾、综合治理、服务大局的价值意义也由此彰显。因此,我们将司法实践中有效的措施规范化,把具体实践理论化,以此形成更加完备的司法建议制度,更好地发挥审判机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执法检查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性地将这一监督平台嫁接到为完善法律服务这一立法任务之中,从而在立法程序之外建立其一个有助于适时监控和提高立法质量的强大信息收集系统。迄今为止,这一制度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依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但这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则充分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政治系统和立法机关。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 《行政许可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新。有人说, 《行政许可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有人说,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将由此迈入一个新的境界。还有人说, 《行政许可法》的施行,无异于中国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那么,贯彻实施这部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保障修改后刑诉法贯彻实施的重要职责,应当加强机制制度创新,将修改后刑诉法新创设的法律制度、新修正的法律条款细化、具体化,把修改后刑诉法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于刑事司法实践中。一、刑诉法的修改为机制制度创新提供了空  相似文献   

8.
京、沪、深是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三个城市,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综合比较京沪深三地科技创新情况,本文尝试利用5年的相关数据,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辐射三个方面对京沪深三大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京沪深三地在科...  相似文献   

9.
基层社会管理离不开信访工作创新。信访解决纠纷机制有其合理性,将会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但这种解决模式不应当是一种常态,只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纠纷解决措施。因此,应当通过信访本身具有的权利表达功能将这些政策性纠纷导入常规性的纠纷解决渠道,不断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创新环境研究联系企业空间聚集现象与创新活动,将集群经济活动与其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相结合,强调集群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创新网络研究强调创新环境是产学研官等行为主体在区域中的网络联系.创新系统理论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定义来说明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平 《法人》2013,(1):28-29
金融创新方式多元化,是未来趋势,但不管如何创新,都必须以"守法"作为底线截至12月2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超过200家,"新三板"今年可谓完美收官。作为金融创新的举措,"新三板"扩容赚足了市场眼球,但其并非唯一的金融创新方式,在现在以及不远的未来,会有更多金融创新方式给市场带来耳目一新的选择。业界一般将金融创新定义为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组织创新等类别。而在资本市场领域,金融创新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资金的提供方与资金使用方之间相互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未成年犯教育的革新;是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与改造现状提出的治本之策;是对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种新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它将深刻地、长远地影响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全局工作。推进创新教育应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立科研支撑地位、提高教育者素质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民法典》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政治生活和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其制度创新设计,将对公民的保护延伸至更为广泛和深层次的领域,更多地满足了民众对多元的财产利用形态的需求,并将前期制度改革试点领域中的诸多实践经验上升至立法;就制度完善而论,民法典对一些既有制度的调整,更加契合社会发展趋势,更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关切.就治理...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转换和应用知识和技艺的活动,其顺利进行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功能。法律作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调控社会关系的主要规则,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不仅为科技创新集聚主体力量,而且为科技创新合理配置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科技法治建设,切实发挥法律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本文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条件,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幅半裸的人体彩绘广告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此褒眨不一,有人说这是惊世骇俗的创新,也有人说这有伤社会风化。随后,工商部门对该广告亮起了“红灯”。厂家不服,一纸诉状将南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从而引发了——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与法学理论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六大所树立的理论创新的榜样、所倡导的理论创新精神、所确立的科学发展方针 ,将对中国法学理论创新产生巨大的政治推动作用。十六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党和国家的建设各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命题 ,将对中国法学理论创新产生强大的理论推动作用。当代中国法学必须自觉地以理论创新为第一要务 ,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晗 《时代法学》2012,10(2):53-5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制度创新,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创新。由于民事诉讼对化解社会矛盾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强社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机制,而民事诉讼法作为规范这种机制的法律自颁布施行以来几乎经久未变,已难适应当今现实生活的多元化要求,特别是难以满足群众诉求和更有力更科学地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故修订民事诉讼法以服务社会管理便势在必行。为此,其修订应当紧紧围绕畅通诉求渠道、解决民事纠纷、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应当注意贯彻依法有序、公平迅速、程序正当等法律理念和精神。在修订的内容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全面进行,但需突出若干重点。  相似文献   

19.
王辉  陈筱媛 《公共行政评论》2023,(3):60-81+196-197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创新各具特色,然而学界对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解释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论文通过对重庆T区和D区互助养老政策创新进行案例比较研究,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框架包含由政策创新空间、政策创新属性、政策创新行动者、政策创新目标等要素互动作用形成的四重机制。一是空间约束机制。上级政策规范的过程约束和绩效考核的结果约束共同决定政策创新空间约束强度,影响行动者自主决定政策创新方式及内容的自由,对其他要素均产生约束作用。二是属性影响机制。政策创新的风险性影响行动者的创新意愿,兼容性影响行动者的政策衔接选择,而这些潜在性影响受到政策创新空间的调节作用。三是能动创新机制。行动者在空间约束和属性影响之下,结合自身认知偏好,能动生成理性的政策创新目标。四是目标牵引机制。在创新目标的规范性指引下,行动者进一步将目标解释、具象化为政策创新内容。四重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形成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研究有助于系统透视地方政策创新差异形成的复杂机理,弥合政策创新研究的碎片化格局。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9年,伴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全球化风波,行业洗牌的加速,中国安防产业将全面迈向资源整合和创新转型阶段,摸索一条新形势下的创新之路是各个安防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