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案情]黄某欲摆脱与罗某暧昧关系,便告诉丈夫陈某说罗某总是纠缠她,要求陈某找人教训他一顿,顺便搞点钱。陈某与蒋某商定了作案方案:由黄某去找罗某并留宿于罗的住处,再由陈某以"捉奸"的名义打罗一顿,搞一笔钱。根据安排,黄某找罗某并留宿于罗的住处时,陈某与蒋某将房门踢开,冲进房内抓住罗某就打。黄某趁机拿起罗放有6000多元现金的衬衫,对陈使了一个眼色后迅速离开。当罗某正准备赔钱了解此事时,发现放钱的衬衣不见了,便抓住陈某大喊"有人抢劫啦!"陈、蒋二人迅速逃离现场,后被抓获归案。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被害人同意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就至少在客观上没有实现不法。主流的观点将同意分为阻却构成要件的合意和作为正当化事由的承诺,但是,合意和承诺并不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它们更像是同意的具备不同功能之类型,且这些类型都具有阻却构成要件的效用。为了简易地区分这两种形式的同意,我们只需要简单地利用这个问题,即:是否犯罪行为可以由作为间接正犯之工具的被害人自己来实施?若得到的肯定的回答,那么该犯罪中就是可以出现被害人承诺的;反之,则是由合意来实现阻却构成要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在犯罪嫌疑人A的教唆下,犯罪嫌疑人A、B、C、D(女)从网上购买了"三唑仑"药品共同预谋实施麻醉抢劫。2011年1月14日,犯罪嫌疑人B为了确定该药的麻醉效力服用了6片之后昏迷过去。当晚,犯罪嫌疑人A、C、D上网聊天确定了被害人张某并将其约到金源宾馆。之后由小D携带药品和两杯豆浆与被害人张某见面,D害怕闹出人命临时改变了主意,没有投放药品。被害人张某喝了D带来的豆浆并与D聊天后因疲劳  相似文献   

4.
案号一审:(2008)广刑初字第4号二审:(2008)川刑终字第347号复核审:(2009)刑五复44996830号【案情】2007年3、4月份,被告人赵永发因经济拮据而产生采取爆炸方式抢劫其曾经工作过的四川省旺苍县嘉川镇五四煤矿的经营者姚泽元(被害人,男,殁年39岁)的钱财之念,并将此想法告知其妻姜春蓉(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姜表示同意。同年5、6月份,赵永发潜入五四煤矿窃得5筒炸药、2枚雷管,开始准备作案。后赵永发向其兄赵永兵、外甥姜某某(同案被告人,已判刑)提出上述抢劫犯意,赵永兵反对,姜某某同意。同年7月初,赵永发购买了一辆电动玩具遥控车,使用1枚雷管制成爆炸装置遥控试爆成功,后又让姜某某购买  相似文献   

5.
[基本案情]2006年1月14日上午7时许,郑某、谭某、余某、夏某、林某、苏某等六人(均为成年人)经合谋后一同乘坐由郑某驾驶的面包车从广东省茂名市窜到鹤山市沙坪镇,以帮助事主李某施法术解灾难为名,将事主骗至一栋住宅楼下,后由余某上前搂抱事主假装为事主驱邪并乘机将事主身上的一万多元现金及存折等物品取走。六人得手后准备逃离时,被公安人员人赃并获。[分歧意见]对本案的定性问题存在以下三种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郑某等六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将李某骗至一栋住宅楼下,假装为事主驱邪而乘机取走被害人李某的财物,其行为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